您的位置:首頁»台灣»正文

好吃不過餃子

俗話說, 舒服不過躺著, 好吃不過餃子。 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 既是家常又是待客的好飯食。 出門的餃子進門面, 當有家人遠行, 一家人就會其樂融融, 圍坐在一起包著餃子, 盡享天倫之樂。

餃子種類太多了, 一般家常餃子以韭菜豬肉居多, 芹菜豬肉也不錯。 我覺得最好吃的是羊肉水餃。 這是我們老家過年除夕晚上的專利。

記得除夕那天下午的時候, 勤勞的大嫂就把從榆林買的好羊肉拿出來, 洗乾淨, 放在墩子上開始, 咚咚咚剁成肉餡, 中間還要撒些花椒水。 最後拌入大蔥, 調料, 餡就做好了。

晚上吃過拉魂面,

看一會春晚, 九點多我們就開始收拾桌子, 拿出案板, 全家齊動手包餃子。 到了十一點, 餃子也包的差不多了, 備幾個涼菜, 倒上白酒, 我們就開始小酌幾杯。 等到微醺煮餃子, 熱騰騰的餃子端到桌上, 我媽就會急著說, 先給先人獻飯。 大, 媽, 快來吃!

吃羊肉餃子我喜歡盛到碗裡拌著吃, 倒上醬油醋, 挖一勺紅紅的油潑辣子, 再來點潑好熟油砸的然然的蒜汁, 拌好整個碗裡就變成了紅通通的, 看著就面紅耳赤, 將一個裹滿濃香味道的羊肉餃子塞進口中細嚼, 頓時覺得幸福無比。

我們大學門口小寨紅磚路有一家城南餃子館, 承載了我們青春的回憶。 那時候, 一口大鍋支在門口, 鼓風機吹出的火苗舔著鍋底, 師傅頭戴一個白帽子,

自信得用勺子壓壓餃子皮就知道熟了幾分。 進門一個碩大無朋的案板, 五六個人圍坐著包餃子, 師傅手底翻花, 一眨眼一個餃子包好, 隨意扔進餃子盤裡。

餃子很實惠, 還有煮花生, 涼拌蓮菜, 木耳, 腐竹等涼菜, 可以混合裝滿一大盤, 再來一瓶漢斯干啤, 那就是我們當年改善生活的標準。 一直到現在, 這家店還在, 回西安的同學們都要去念舊再吃一次。

南方人不吃餃子, 也就沒有我們的餃子文化。 每年看春晚的時候, 南方人都很鬱悶, 因為電視上反復強調全國人民吃餃子啦, 而他們根本沒有吃餃子的習慣。 記得曾經給同事說, 上海的餃子論個的, 我們以前都是論斤的, 我一頓可以吃半斤, 他們都不信。

不過上海有一種大餛飩,

其實和餃子非常類似, 特別有名的是薺菜鮮肉餛飩。 和餃子的不同是, 包法不一樣, 皮也不是擀出來的, 而是機器壓出來的, 有時候也可以替代餃子。

我們家現在以吃米為主, 但是小孩從小在北方和南方之間穿梭, 口味變得大雜燴, 既愛吃北方餃子, 又愛吃南方的小籠包, 義大利面, 牛排也是他的最愛。 不愛吃手工面, 愛吃速食麵, 愛吃牛羊肉, 不愛吃蝦蟹。

南方魚蝦蟹較多, 做飯久了, 這些對我來說小菜一碟。 對我們來說, 做一頓餃子可是一項重大工程, 需要專門找一天來慎重對待。

去了菜場, 偶然發現了茴香苗。 說實話, 茴香苗長得比較奇特, 像掃把似得, 散發出幹茴香的味道, 又帶著一股綠苗的清香。 很久之前吃過一次茴香苗餃子,

好吃令人難忘。 好了, 就是它了。

回家摘去老根, 洗淨晾乾備用。

開始和麵, 餃子的面要和的稍微硬一點, 方便擀皮。 和麵講究三光, 盆光, 面光, 手光, 我這水準怎麼樣?

餃子的餡最有技術含量, 肉要提前用醬油、料酒、鹽、薑末醃過, 茴香苗切碎拌入, 加雞蛋, 橄欖油, 五香粉, 反復順一個方向攪動, 最後上勁。

包餃子有許多種包法, 我只會一種, 也是最快的包法。 將餡放入皮子中央, 合攏, 中間捏住, 兩邊擠出褶皺虛虛合住, 再把餃子放在左手裡, 餃子邊搭在食指上, 兩個拇指並在一起使勁一捏, 一個餃子就成了。 這種包法非常快, 幾乎兩三秒就完成一個。 不一會, 白胖子就擠滿案板了。

等熱氣餃子上桌, 小碗裡加入醬油醋水, 重重的放入幾勺辣椒油,

鮮紅的汁水泛著油光, 白色的胖餃子, 哎呀, 口水又流出來了。

這就是家常飯的魅力, 普通的食材, 簡單的餐具, 然而注入了對家人的愛意, 對健康的期盼, 美好生活的祝福, 美味就自然而然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