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厄齐尔退出德国队风波的背后

原本在世界杯結束后, 以為短期內不會有值得撰寫的足球相關話題, 沒想到近期厄齊爾退出國家隊的風波愈演愈烈, 遂撰文一篇, 作為世界杯系列文章的結束。


卷入輿論風暴的厄齊爾

近期, 德國國家隊球員厄齊爾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國足, 消息激起千層浪, 在德國與土耳其兩國引起巨大風波。 厄齊爾今年將滿30歲, 這個年紀對足球運動員來說, 遠未到生涯末期, 他目前也沒有被傷病困擾。 為何宣布退隊的決定, 會引起如此大的后續反應?


世界杯前夕與埃爾多安(右二)合影的京多安(左一)與厄齊爾(左二)

世界杯之前, 今年5月13日,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英國期間, 接見了三位在英超效力的運動員, 其中一位是土耳其運動員, 另外兩位卻是德國土耳其裔球員, 厄齊爾正是其中之一。 埃爾多安所屬政黨在社交網絡公布合影后, 引起德國輿論爭議, 但厄齊爾和京多安還是在入選德國國家隊, 征戰俄羅斯世界杯。 一個月后世界杯開賽, 德國隊表現令人大失所望, 小組賽1勝2負早早出局, 對于大賽成績向來出色的德國隊而言, 如此戰績可謂丟人現眼。 世界杯已經結束了, 德國隊卻沒有走出輿論漩渦, 在世界杯結束后, 對厄齊爾的指責依舊不停, 最終厄齊爾宣布從德國國足退隊。


厄齊爾與埃爾多安

小小的一張合影, 為什么引起這么大風波?因為厄齊爾與埃爾多安合影事件,

表面看只是無心之失, 但本身意義已經遠超出足球范圍。

合影門為何如此敏感, 先從土耳其人在德國說起。 土裔人群在德國是比較敏感的人群, 二戰后由于西德缺乏低端勞動力, 西德與土耳其兩國政府在1961年遂簽訂勞工協議, 讓大量土耳其人進入西德務工, 后來隨著來德務工土耳其人經濟收入增加, 不少人也把家人接到了西德生活。 到兩德統一時, 土耳其人已經是德國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移民群體。 如今德國的土耳其移民有300萬以上, 約占據德國總人口的3.6%。 厄齊爾的祖父母就是1960年代從土耳其到德國的移民。


土耳其移民在德國普遍從事低收入行業

雖然人數不算少,

而且對德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歷史貢獻, 但土裔人群在德國的社會地位極低, 而且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也普遍低下, 也因此成為德國族群矛盾的根源。 多數土裔人群都是從事技術含量和收入較低的工作, 生活水平在德國也較平均水準差。 相比起大多數從事低技術含量工作的土裔德國人, 厄齊爾可謂土裔中的成功人士, 從移民后代的孩子, 成為身價數千萬歐元的足球明星, 在社會地位和收入兩方面都實現了階級跨越。 除此之外, 厄齊爾從國青隊時期開始就為德國隊效力, 至今為止為德國國家隊出賽各類賽事近百場, 同時也是德國隊在2014世界杯的奪冠功臣之一, 成為德國族群和諧的象征人物。 按理說,
厄齊爾這樣的人物堪稱德國土裔人群的楷模, 但眼下這一形象卻受到嚴峻挑戰。

從2011年至今, 厄齊爾不止一次與埃爾多安合影。 埃爾多安在當今世界上是形象較為不佳的政治人物, 在他執政任內大肆鼓吹民族主義、加強集權、積極對外進行軍事干預、鎮壓國內反對人士的行為, 都令他成為在西方國家普遍不受歡迎的政治領袖之一。 2017年德國大選前夕, 埃爾多安呼吁德國土裔人群勿投默克爾選票, 更被德國視為干預內政。 也因此導致今年5月京多安與厄齊爾在合影事件后, 遭遇了德國國內巨大的輿論壓力。


因為及時道歉躲過輿論風暴的京多安

與埃爾多安5月13日合影會面期間喊出“我的總統”的德國土裔球員京多安,

他的汽車被砸壞, 并在比賽里被德國球迷狂噓, 不止一位德國足壇名宿呼吁讓厄齊爾與京多安退出國家隊, 不要征戰俄國世界杯以免影響軍心士氣, 但當時兩人受到包括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大人物力挺, 加上京多安事后道歉, 短時間內得以平息輿論風浪。 但在德國恥辱出局之后, 對糟糕戰績的不滿情緒遍布德國上下, 沒有及時道歉的厄齊爾便取代京多安成為輿論風波中心, 即使他在德國國家隊的世界杯之旅中遠非表現最差的球員, 卻依然受到大量來自媒體和足壇名宿的指責和質疑。


在合影門之后, 馬特烏斯嚴厲批評厄齊爾“他好像不喜歡這身球衣(國家隊球衣)”

世界杯之前, 德國足壇名宿埃芬博格呼吁厄齊爾和京多安應退出國家隊;德國隊小組賽出局后, 作為國家隊領隊的比埃爾霍夫更表示人們在世界杯前就應該考慮厄齊爾的入選問題;長期作為厄齊爾批評者的馬特烏斯,從世界杯比賽期間到結束,由始至終都在批評厄齊爾的表現;德甲豪門拜仁隊主席赫內斯更宣稱為厄齊爾退隊感到高興。


現任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


合影門之后一周的5月20日,格林德爾發布自己會同主教練勒夫及領隊比埃爾霍夫與合影門兩位球員的照片,表示事件與政治無關

在這個過程里,作為德國足協主席的格林德爾,在德國隊從世界杯出局后就公開要求厄齊爾道歉,然而在此之前格林德爾已經在社交網絡上表示“得到京多安與厄齊爾保證,合影事件與政治無關”。但德國隊出局后,面對無數從非競技層面指責厄齊爾表現不佳的言論,身為足協主席的格林德爾不但未有平息的意思,反而推波助瀾,任由事件發酵而不加阻止,把厄齊爾當做轉移視線的工具使用,以減少輿論對德國足協和國家隊的壓力。德國足協前主席茨旺齊格也力挺格林德爾,認為“無法想象格林德爾和比埃爾霍夫會去傷害厄齊爾”。


傳奇名帥希斯菲爾德認為德國足協在合影門的處理上欠妥

面對無數從非競技層面指責厄齊爾應為德國隊出局負責的輿論,少部分德國足壇人士也發出不同聲音。德甲名帥希斯菲爾德表示不能理解德國足協處理合影門的方法,認為如果球員面對巨大壓力,足協應保護球員免受輿論傷害,而不是帶球員參加世界杯,去承受更大的輿論壓力;拜仁隊高層魯梅尼格與德國足協前副主席米克爾萊特,都認為德國足協在國家隊世界杯出局后的應對方式十分糟糕,魯梅尼格更怒斥足協“缺乏專業性”。但他們的理智聲音相比起整個德國足壇和傳媒界對厄齊爾鋪天蓋地的指責和炒作,是極其弱小的。


厄齊爾以公開信對指責還擊

世界杯結束后,厄齊爾連續發布三篇英文撰寫的親筆信,闡述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最終在第三篇聲明中宣布退出國家隊,不再為德國國足效力。三篇親筆信內容和文字組織嚴密,強調自己并非因為政治原因與埃爾多安會面,并直指德國足協和足壇、媒體對他的指責含有嚴重的種族和宗教偏見,把德國長期存在的土裔和德國本土居民的族群矛盾擺到了臺面上。尤其是第三封親筆信,矛頭直指德國足協現任主席格林德爾,認為后者出于非競技原因打壓自己,并強調同為移民后代的德國隊名宿波多爾斯基和克洛澤并未受到類似的壓力。三篇親筆信公布后,不僅在足壇激起千層浪,連政界人士都紛紛表態。


大批德國網民對厄齊爾表示支持

厄齊爾事件隨著三篇親筆信發表,升級為德土兩國的政治和公共事件。土耳其體育部長在社交網絡表示“支持我們的兄弟厄齊爾”,土司法部長稱厄齊爾三篇文章是“攻破法西斯病毒大門的漂亮進球”。埃爾多安發言人認為德國足協不講“寬容、禮貌和多元化”;合影門的另一主角埃爾多安,強調自己與厄齊爾通了電話,并稱贊對方的立場是“民族主義的”,表示自己會支持他。厄齊爾的社交網絡主頁更有大批土耳其網民留言支持,并狂刷土耳其國旗表情包。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厄齊爾表示理解

德國政界對此反應也頗為震動,德國外交部長稱厄齊爾是“生活在英國的百萬富翁,不能說明移民在德國的融入程度”(厄齊爾目前在英超踢球),并強調德國隊出局與厄齊爾和埃爾多安合影無關;德司法部長在社交網絡表示“厄齊爾這樣偉大的球員退出國家隊是危險信號”,一位聯邦議員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人稱“厄齊爾是令人尊敬的球員,尊重他的行為”。從以上言論來看,兩國政界借此暗中角力之姿,可謂明顯。


迫于輿論壓力,德國成為歐洲接收中東難民最多的國家

厄齊爾受到德國足壇批判,本來應該只是局限于足球領域的事件,為何越鬧越大,導致兩國政界紛紛卷入?除了前文的土耳其族裔移民問題外,還有其他原因。2015年后,隨著中東亂局的長期化,數百萬難民涌入歐洲,其中以德國接收難民數量最多(至今已超過200萬)。當下正值德國經濟困難期,中東難民不但無法成為勞動力,還為德國帶來諸多社會問題,以至于德國政壇極右勢力逐漸得勢。


默克爾作為德國史上在位最久的聯邦總理之一,最后一屆任期面臨的挑戰遠多于前三屆

2017年9月德國舉行國會大選,極右的選擇黨獲得12%選票成為德國聯邦議院第三大黨,加上執政黨聯盟內部也面臨嚴重分歧,大選后過了近半年才和社民黨組閣成功,可見當下德國內部的政治分化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政治逐漸極化,讓各種政治力量都在尋找事端,借機發難。此次厄齊爾事件,應屬德國內部極端政治勢力有意為之,表面看是抨擊厄齊爾,其實是借機對默克爾政府示威施壓。否則以厄齊爾與埃爾多安的頻繁見面次數,早已被輿論集火批評,不必等到今日才引起軒然大波。


描繪德國與土耳其微妙外交關系的政治漫畫

厄齊爾退出國家隊風波,除了影響到德國與土耳其兩國關系,也令人對德國目前的內部政治狀況深感憂慮。因為該事件的成因是數重社會事件的集中交織表現,映射出的問題和矛盾也多種多樣,堪稱社科和政治研究問題的典范事例。既有因兵敗世界杯后令人不得不直視的德國足壇派系問題(此次世界杯出局,拜仁系球員受到的指責遠少于非拜仁出身的厄齊爾),也暴露出德國社會隱匿已久的歧視和偏見,更有土耳其移民在德國長期無法融入的歷史矛盾,還衍生出德土兩國在復雜的國際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和影響,以及對德國在中東難民危機壓力下政治環境漸變的折射。但作為公共事件,還要等待德國社會與政局的后續變化,才能對此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


厄齊爾或許永遠不會再披上國家隊戰袍

德國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和歐盟核心成員,國內的劇變難免會令歐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厄齊爾退隊事件,再度說明體育遠離政治不過是少數人的奢望,政治從來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場合展現自己的存在感,體育作為自古以來與政治密切相關的重大活動之一,更是避無可避。尤其對于二戰后被兩大陣營刻意壓制民族主義的德國而言,國際體育賽事是少數國民宣泄民族主義情緒的場合,在政治氣氛漸變之下,德國體壇的變化風向,亦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效果。當政治對體育的干涉愈加積極和嚴重,往往也是社會和政局出現更劇烈變動的信號,未來的德國和歐洲還會發生何等變化,只有拭目以待。

作為國家隊領隊的比埃爾霍夫更表示人們在世界杯前就應該考慮厄齊爾的入選問題;長期作為厄齊爾批評者的馬特烏斯,從世界杯比賽期間到結束,由始至終都在批評厄齊爾的表現;德甲豪門拜仁隊主席赫內斯更宣稱為厄齊爾退隊感到高興。


現任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


合影門之后一周的5月20日,格林德爾發布自己會同主教練勒夫及領隊比埃爾霍夫與合影門兩位球員的照片,表示事件與政治無關

在這個過程里,作為德國足協主席的格林德爾,在德國隊從世界杯出局后就公開要求厄齊爾道歉,然而在此之前格林德爾已經在社交網絡上表示“得到京多安與厄齊爾保證,合影事件與政治無關”。但德國隊出局后,面對無數從非競技層面指責厄齊爾表現不佳的言論,身為足協主席的格林德爾不但未有平息的意思,反而推波助瀾,任由事件發酵而不加阻止,把厄齊爾當做轉移視線的工具使用,以減少輿論對德國足協和國家隊的壓力。德國足協前主席茨旺齊格也力挺格林德爾,認為“無法想象格林德爾和比埃爾霍夫會去傷害厄齊爾”。


傳奇名帥希斯菲爾德認為德國足協在合影門的處理上欠妥

面對無數從非競技層面指責厄齊爾應為德國隊出局負責的輿論,少部分德國足壇人士也發出不同聲音。德甲名帥希斯菲爾德表示不能理解德國足協處理合影門的方法,認為如果球員面對巨大壓力,足協應保護球員免受輿論傷害,而不是帶球員參加世界杯,去承受更大的輿論壓力;拜仁隊高層魯梅尼格與德國足協前副主席米克爾萊特,都認為德國足協在國家隊世界杯出局后的應對方式十分糟糕,魯梅尼格更怒斥足協“缺乏專業性”。但他們的理智聲音相比起整個德國足壇和傳媒界對厄齊爾鋪天蓋地的指責和炒作,是極其弱小的。


厄齊爾以公開信對指責還擊

世界杯結束后,厄齊爾連續發布三篇英文撰寫的親筆信,闡述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最終在第三篇聲明中宣布退出國家隊,不再為德國國足效力。三篇親筆信內容和文字組織嚴密,強調自己并非因為政治原因與埃爾多安會面,并直指德國足協和足壇、媒體對他的指責含有嚴重的種族和宗教偏見,把德國長期存在的土裔和德國本土居民的族群矛盾擺到了臺面上。尤其是第三封親筆信,矛頭直指德國足協現任主席格林德爾,認為后者出于非競技原因打壓自己,并強調同為移民后代的德國隊名宿波多爾斯基和克洛澤并未受到類似的壓力。三篇親筆信公布后,不僅在足壇激起千層浪,連政界人士都紛紛表態。


大批德國網民對厄齊爾表示支持

厄齊爾事件隨著三篇親筆信發表,升級為德土兩國的政治和公共事件。土耳其體育部長在社交網絡表示“支持我們的兄弟厄齊爾”,土司法部長稱厄齊爾三篇文章是“攻破法西斯病毒大門的漂亮進球”。埃爾多安發言人認為德國足協不講“寬容、禮貌和多元化”;合影門的另一主角埃爾多安,強調自己與厄齊爾通了電話,并稱贊對方的立場是“民族主義的”,表示自己會支持他。厄齊爾的社交網絡主頁更有大批土耳其網民留言支持,并狂刷土耳其國旗表情包。


德國總理默克爾對厄齊爾表示理解

德國政界對此反應也頗為震動,德國外交部長稱厄齊爾是“生活在英國的百萬富翁,不能說明移民在德國的融入程度”(厄齊爾目前在英超踢球),并強調德國隊出局與厄齊爾和埃爾多安合影無關;德司法部長在社交網絡表示“厄齊爾這樣偉大的球員退出國家隊是危險信號”,一位聯邦議員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人稱“厄齊爾是令人尊敬的球員,尊重他的行為”。從以上言論來看,兩國政界借此暗中角力之姿,可謂明顯。


迫于輿論壓力,德國成為歐洲接收中東難民最多的國家

厄齊爾受到德國足壇批判,本來應該只是局限于足球領域的事件,為何越鬧越大,導致兩國政界紛紛卷入?除了前文的土耳其族裔移民問題外,還有其他原因。2015年后,隨著中東亂局的長期化,數百萬難民涌入歐洲,其中以德國接收難民數量最多(至今已超過200萬)。當下正值德國經濟困難期,中東難民不但無法成為勞動力,還為德國帶來諸多社會問題,以至于德國政壇極右勢力逐漸得勢。


默克爾作為德國史上在位最久的聯邦總理之一,最后一屆任期面臨的挑戰遠多于前三屆

2017年9月德國舉行國會大選,極右的選擇黨獲得12%選票成為德國聯邦議院第三大黨,加上執政黨聯盟內部也面臨嚴重分歧,大選后過了近半年才和社民黨組閣成功,可見當下德國內部的政治分化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政治逐漸極化,讓各種政治力量都在尋找事端,借機發難。此次厄齊爾事件,應屬德國內部極端政治勢力有意為之,表面看是抨擊厄齊爾,其實是借機對默克爾政府示威施壓。否則以厄齊爾與埃爾多安的頻繁見面次數,早已被輿論集火批評,不必等到今日才引起軒然大波。


描繪德國與土耳其微妙外交關系的政治漫畫

厄齊爾退出國家隊風波,除了影響到德國與土耳其兩國關系,也令人對德國目前的內部政治狀況深感憂慮。因為該事件的成因是數重社會事件的集中交織表現,映射出的問題和矛盾也多種多樣,堪稱社科和政治研究問題的典范事例。既有因兵敗世界杯后令人不得不直視的德國足壇派系問題(此次世界杯出局,拜仁系球員受到的指責遠少于非拜仁出身的厄齊爾),也暴露出德國社會隱匿已久的歧視和偏見,更有土耳其移民在德國長期無法融入的歷史矛盾,還衍生出德土兩國在復雜的國際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和影響,以及對德國在中東難民危機壓力下政治環境漸變的折射。但作為公共事件,還要等待德國社會與政局的后續變化,才能對此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


厄齊爾或許永遠不會再披上國家隊戰袍

德國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和歐盟核心成員,國內的劇變難免會令歐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出現重大變化。厄齊爾退隊事件,再度說明體育遠離政治不過是少數人的奢望,政治從來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以主權國家為單位的場合展現自己的存在感,體育作為自古以來與政治密切相關的重大活動之一,更是避無可避。尤其對于二戰后被兩大陣營刻意壓制民族主義的德國而言,國際體育賽事是少數國民宣泄民族主義情緒的場合,在政治氣氛漸變之下,德國體壇的變化風向,亦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效果。當政治對體育的干涉愈加積極和嚴重,往往也是社會和政局出現更劇烈變動的信號,未來的德國和歐洲還會發生何等變化,只有拭目以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