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小孩子懂什么!”限制孩子发展的,正是家长的认知

《媽媽是超人》中有這樣暖心的一幕

霍思燕想要考驗一下嗯哼, 讓他去買一杯咖啡, 并再三說明是冰咖啡, 嗯哼痛快答應了。

但是最終點咖啡時, 嗯哼卻選擇買了一杯熱咖啡。

霍思燕很疑惑, 為什么沒按照她的要求買?

“為什么買熱的啊?”

“因為我怕媽媽感冒啊。 ”

在很多這樣的時刻, 我們會忽然覺得孩子長大了, 為什么孩子買錯了咖啡?放下自己原本心中買錯了的預設, 多問一句為什么, 會看到一個已經成長起來的溫暖寶貝。

1

小花班上同學媽媽跟我說, 她家孩子總是愛“多管閑事”, 家里很多事情都想插一腳,

大人在說話時他經常在邊上問“你們在做什么呀?”或者是硬插話進來, 完全是“人小鬼大”的模樣。

我就問她, 那你是什么回答他的呢?這位媽媽說, 當然是制止他, 這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 而且讓他有大人說話插嘴的習慣很不好。 我就這樣回答她, 那他再長大點會什么事情都不肯做、什么都不跟大人講哦!

“人小鬼大”

“小孩子, 懂什么”

在平時生活中, 像這樣的言語有很多, 我們時常會聽到“寶寶你不能這樣做。 ”“小孩子亂說什么話!”“大人說話小孩子插什么話。 ”……我們會習慣性地給孩子們加上一個框架, 什么事能不能做、什么事是他們還不懂的, 剝奪了他們參與和嘗試的機會。 但實際上,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們不會做和不參與的這些事,

孩子是有必要參與的, 或者他們已經有能力做到了。

小花從小就對自己家的事很有熱心, 大人在一起說話時, 她常常會問:“媽媽, 那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當我們家人在一起聊天, 呈現出某種情緒時, 小花特別關心, “發生什么事了嗎?”我一般不會制止她的這些好奇和疑問, 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 有分寸地告訴她一些事情。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 什么事是高興的、什么事是不高興的, 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如何做得更好。 孩子都會呈現好奇心強的個性特征, 從小形成參與意識, 易于培養責任心, 從家庭的瑣事中讓ta接受到這份教育, 同時也能讓ta感受到被人需要的感覺。

很多事情, 孩子就是在這種“被允許”中, 感受到父母的信任,

在這過程中, 接受智商、情商、逆商的3Q教育, 責任心、積極性和發散思維也逐步地培養起來。 不要輕易地對孩子說“小孩子懂什么”, 孩子懂很多東西, 遠比我們大人以為的多, 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具備著各種發展的可能性。 及時地給予ta信任和尊重, 而不是將ta“隔離”在一個保護罩下的真空兒童世界

2

在孩子剛出生時, 一般都沒有任何育兒經驗, 通常在一邊學習一邊體會孩子的成長。 抓緊的心, 慢慢地放開, 直到學會去欣賞他們的成長。

不要因為自己的思想限制了孩子

電視劇《小別離》中童文潔對女兒朵朵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今天要是進不了前一百, 你就進不了重點高中。 你進不了重點的高中, 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 進不了重點大學,

你等于這輩子就完了。 ”

作為家長如果一天到晚給孩子灌輸的是這種理念, 孩子也會接受這種思想。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自然也就搭上了各種擔心, 但現實中孩子的成長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

有天我看到小花幼兒園班級群里發的小蛋糕照片, 就隨口說了句好想吃啊, 沒想到第二天放學后小花悄悄給我帶回來一個, 一回到家看到我立馬掏出來, 據說這個是不能帶出學校的, 她偷偷藏在口袋里才能帶回來。

當母親四年多, 我常常感到孩子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強大, 看著孩子的旺盛成長力, 我驚嘆贊美著!家長們都需要去懂得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愛ta。 育兒的過程, 也不斷學習著, 偶爾也會帶著社會化的眼光去看孩子,

在心理上會有難以跨越的部分, 但這些, 都是作為父母還可以提升的地方。 當我們不用大人的思想去限制孩子時, 會發現ta做的更好!

3

漫威電影《蜘蛛俠英雄歸來》中我們從小蜘蛛的身上, 能看到一個毛躁小子, 一步步的成長過程。

小蜘蛛Peter像很多熊孩子一樣。 覺得學校生活很無聊, 總幻想著做點大事、拯救世界。 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過程中, 他偶然發現了有人利用外星能量非法生產武器, 他想憑借一己之力消滅壞人, 當然失敗了。

對待蜘蛛俠Peter如兒子一般的鋼鐵俠此時就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沒有這身蜘蛛戰衣你就什么也不是, 那你也不配擁有它。 ”

該放手時就放手, 孩子在家庭中是獨立的個體, 年紀雖小,但也享有權利和義務,有發表意見、參與決策的權利,的確有很多事需要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但大人不應該以孩子小為借口來剝奪這些權利。同時孩子也有承擔家務、關心照顧父母的責任,大人也不應該因為孩子小或是學習緊張而免除孩子完全有能力承擔的責任。

如果沒有了外力的依賴,孩子就要獨立解決問題。從小蜘蛛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影子,從小被家人寵愛,已經習慣了被照顧,做事想自己多于他人,做事遇到困難總是半途而廢。因為父母習慣著被處理他們的一切問題,出現了負面作用,扼殺了他們本來可以成為英雄的機會。

孩子可以自己獨立去做的事情,父母就要放開手,孩子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讓他們自己來抗,使他們成為有獨立意識的“主人公”。一個不會自己走路,不會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是不會長大的,讓孩子勇于去嘗試、發現并解決問題,長大后才能面對更復雜的人生。

孩子在與父母共同承擔責任,創造美好生活的體驗中能夠收獲真正的成長,親子關系更能形成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依靠基礎上的濃厚感情。

善解人意、知冷知熱的孩子,從小就給ta參與的權利,肯定ta的每一次付出和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才會發現孩子不像你想象中那么渺小!

年紀雖小,但也享有權利和義務,有發表意見、參與決策的權利,的確有很多事需要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但大人不應該以孩子小為借口來剝奪這些權利。同時孩子也有承擔家務、關心照顧父母的責任,大人也不應該因為孩子小或是學習緊張而免除孩子完全有能力承擔的責任。

如果沒有了外力的依賴,孩子就要獨立解決問題。從小蜘蛛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孩子的影子,從小被家人寵愛,已經習慣了被照顧,做事想自己多于他人,做事遇到困難總是半途而廢。因為父母習慣著被處理他們的一切問題,出現了負面作用,扼殺了他們本來可以成為英雄的機會。

孩子可以自己獨立去做的事情,父母就要放開手,孩子需要承擔的責任,就讓他們自己來抗,使他們成為有獨立意識的“主人公”。一個不會自己走路,不會獨立解決問題的人,是不會長大的,讓孩子勇于去嘗試、發現并解決問題,長大后才能面對更復雜的人生。

孩子在與父母共同承擔責任,創造美好生活的體驗中能夠收獲真正的成長,親子關系更能形成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依靠基礎上的濃厚感情。

善解人意、知冷知熱的孩子,從小就給ta參與的權利,肯定ta的每一次付出和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才會發現孩子不像你想象中那么渺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