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隐藏在西安民间的世界级非遗项目 西安鼓乐 犹如仙乐落人间

在西安城, 除秦腔外,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民間瑰寶。 1300年前, 它從唐代皇家宮廷流出, 此后輾轉江湖, 多在民間和僧道間流傳。 它被冠以“盛唐燕樂, 御苑絕響”, 它就是——

2009年, 在阿聯酋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西安鼓樂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世界級非遺項目之一, 更是音樂界的一朵奇葩。

趙庚辰是西安東倉鼓樂社的“祖師爺”。 2012年10月27日傍晚, 太陽西沉, 須發銀白的趙庚辰端坐在位于東倉一條狹窄的巷子里一個一樓的陋室里,

以木凳為鼓, 用手掌擊拍, 老人雙目微闔, 聲音濁重沙啞, 高聲吟唱古曲《殿前喜》:“尺——兀——伊兀——”。

老人吟唱時韻律隨著手中敲擊的節拍變化, 無字的樂音聽上去更具神秘。 他桌前擺放的陳舊的發黃的工尺譜, 猶如天書一樣, 讓不少人根本看不懂那是啥玩意。

趙老說:“你們來啦, 我唱一段《殿前喜》, 喜慶!” 趙庚辰的手骨節暴突、指節斜傾而長, 左手拇指骨暴突而深凹, 這似一雙殘損的手掌。 趙庚辰的手是在他離開東倉鼓樂社以后變殘的。

1957年, 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始。 公家對鼓樂社的資助取消。 為生計, 趙庚辰就放棄鼓樂去食堂賣餅。 每天早上5點鐘就到食堂, 四個伙夫要干四袋面的活兒, 每天要烤出1000個餅賣。

烤餅的鐵板, 上下都有炭火,

上邊燃著炭火的鐵蓋移動要依靠一個高架的橫梁, 撐住慢移才能翻餅。 有一次趙庚辰困倦疲乏, 不小心就撞散了餅蓋上的炭火, 散開的火炭濺到他的手臂, 給他留下永久的傷痕。

有段時間, 趙庚辰不能再摸樂器, 只好挑著擔子上街去賣餅。 他迷鼓樂, 他心里記著那些鼓曲, 挑著擔子邊走邊唱。 沒人買餅的時候以手作槌, 在扁擔上敲, 在胸脯上敲, 鼓樂到癡迷的程度。

趙庚辰一直保存著那些從他的“祖師爺”手里傳下來的鼓譜。 “文革”的時候, 趙庚辰害怕那些古譜被抄走, 專門在屋前搭了一個柴房, 把寶貝樂譜放在筐里埋在雜草里, 當時他在柴房放了兩筐樂譜。 都是黃宣紙, 豎格, 用毛筆小楷手書出來的。 但是后來遇到暴雨,

柴房沖塌, 有些樂譜濕了揭不開, 忍痛丟到火里燒了。 幾年下來趙庚辰保留了四本鼓樂譜, 像命似的護著。

后來有在敦煌做考古的專家, 看到趙庚辰收藏的鼓譜, 說是跟敦煌出土的“鼓譜”一樣。

長子趙筱民就是在那時候跟趙庚辰學古樂的。 按照江湖的規矩, 鼓樂是要口傳心授, 傳男不傳女, 傳家人不傳外人, 傳街坊鄉黨, 不傳遠親。 傳譜時還要防備隔墻有耳“偷藝”。

“因為民間鼓樂社的樂手只識‘工尺譜’, 記譜方式的不精確, 使一些古曲只能通過口口相傳來傳承, 那些識譜的老藝人一旦過世必將面臨鼓樂失傳的境況, 所以長安鼓樂的搶救非常急迫。 ”

收音樂女教師馬西平為弟子, 是趙庚辰破除江湖慣制, 為長安古樂所做的最后的工作。

馬西平和趙筱民跟師傅學鼓樂, 先要韻曲, 一首一首地記。 現在馬西平和趙筱民能背誦出師傅教授的很多曲譜, 但是他們都擔心師傅有所保留, 或者來不及學到全部的曲譜。

趙筱民說自己是幸運的。 他有個師兄范炳南, 當年和他一起跟父親學鼓樂的, 現在成了美籍華人、書畫家、美國陜西同鄉會會長。 范炳南一直熱愛長安鼓樂, 他回西安找到趙筱民說:愿意給他30萬元資金, 幫助他傳承長安鼓樂技藝。 趙筱民就找來附近縣鄉的一些孩子, 教他們鼓樂。 招了50名, 淘汰了30名。 這剩余的20名就成為東倉鼓樂社的成員。 他們每個月可以領到1000元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