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古代黄河决口多达上千次,最大的是哪六大改道变迁?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上古時代居住在黃河流域的勞動人民在黃河附近的肥沃土壤進行耕種, 獲得較多的農產品, 是黃河流域成為古代農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黃河流域包括三大平原, 即上游自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之間的河套平原;中游自山陜的龍門至潼關的汾渭平原;下游自河南孟津以下至入海的華北平原。

由于黃河上、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 河水中夾帶著大量的泥沙, 而且自潼關至鄭州河床坡度下降達800米, 又有汾河、洛河、渭河等諸水的相匯, 再加上集中在夏秋季節的降雨,

這就形成了黃河下游易決易淤的特點。


黃河上游的寧夏青銅峽水庫

盡管歷史上黃河的上、中游也曾發生過改道, 但范圍不大, 據統計歷史上黃河決口多達1500多次, 絕大多數都是集中在黃河下游。

黃河自孟津向東南經武陟、滎陽進入華北大平原后, 由于地勢變緩, 黃河在這里便開始時而東南流, 時而東北流, 長期的南北擺動, 任意行走, 猶如一把折扇, 扇骨多至數十根。 這樣就造成了歷史上的華北平原布滿了黃河的足跡。

那么, 具體黃河在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變遷呢?清代經學家、地理學家胡渭(1633-1714年)在康熙時著有《禹貢錐指》一書, 把歷史上多達上千次的大小改道歸納為五大遷徙, 后來再加上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遂有六大遷徙之說。

黃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葉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 《漢書·溝洫志》記載:“定王五年河徙”。 黃河自今河南浚縣、滑縣、濮陽一帶, 再經過清豐、內黃、南樂進入河北入衛河, 北經滄州、靜海、天津入海。

這條河道穩定了將近500年, 直至西漢文帝后決口。 到西漢末達到不可收拾地地步, 災情極為嚴重, 后來終于在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 在魏郡(今河北磁縣南)決口, 主流東決, 在今山東境內入海, 而分流則慢溢在今山東西部、河南一帶, 前后經過七十余年的漫流期, 直至東漢初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黃河第二次大改道是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 由著名的水利工程師王景和王吳主持, 他們對始建國三年河決加以疏導,

疏通后的河道就是在北魏《水經注》、唐《元和縣志》、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的河水。 這次改道后黃河穩定長達700余年, 直到唐中葉才又決口。

黃河第三次大改道是在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 宋初的七十余年中, 黃河多次大決, 但屢決屢塞, 總能堵住, 直到慶歷八年, 黃河在商胡埽(今濮陽東北)大決口, 黃河自濮陽經山東北部入今衛河由天津入海, 歷史上通稱商胡決河為北流。

此后, 嘉祐五年(1060年), 黃河又在大名東決出一股, 東北循馬頰河入海, 自此黃河有東北二流。 以后的六十年里, 宋金對持, 中原戰亂不定, 黃河流域局勢混亂, 加上人為破壞, 災情更加嚴重。

黃河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 黃河在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決口,

由陽武經延津、封丘入山東至壽張入梁山伯, 然后分為二支, 北支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 南支由南清河(泗水)取道淮河入海。


寧夏沙坡頭下的黃河

第五次改道在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 明初, 黃河經常是幾條同時并存, 弘治七年, 浙江左布政使劉大夏塞黃陵岡筑太行堤, 沿黃河北岸筑內外兩道護堤。 外堤自胙城經滑縣、長垣、東明、澶州、曹縣、虞城, 全長360里。 內堤自于家店經銅瓦廂東抵小宋集, 全長160里。 在大小二堤的作用下, 迫使黃河正流, 奪汴入淮, 遂以淮河承受全部黃河之水, 北流斷絕。

黃河第六次改道在清咸豐五年(1855年), 黃河在銅瓦廂決口, 初分為幾條, 漫流二十年后形成今天的黃河。

最后還必須提到的是在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

當時正值抗戰, 國民政府為了阻延日軍的進攻, 采取“以水代兵”的辦法, 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 形成大片的黃泛區, 致使河南、安徽、江蘇的二萬九千平方公里的流域遭災, 受害人數達六百多萬, 其中有32萬多人被淹死, 造成黃河史上最嚴重的人為慘案。

本文參考文獻:《中國古代史常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