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5年股價跌去56%,聯想憑啥回A股?只因A股韭菜多?

回歸A股的企業名單, 如今又填了一個新成員。 5月24日, 聯想集團表示正考慮回歸A股。

1994年就在港股上市的聯想,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也想追隨潮流, 要回A股呢?聯想集團CFO黃偉明給出的官方回應:“聯想是中國企業, 需要一個平臺讓中國投資者參與”。

當然, 對於聯想官方的這番說辭, 只能表示, 不管你們信不信, 反正牛熊君是不信, 更還要反問一句憑什麼回A?BAT之類的互聯公司回A股那是股民所期待的, 股民可以分享它們增長的紅利, 而聯想呢?已經被BAT之類的甩出了十條街, 業績還是虧損的, 有什麼理由回來呢?

我們來看,

截止目前宣佈有回歸A股意向的互聯網科技企業: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京東、攜程、微博、網易、搜狗……當然, 還有聯想。

在這樣一些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名單中, 聯想自然是顯得有些異樣, 這種違和感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雖然都被奉為科技股, 但可以清楚的知道聯想有多麼的底氣不足。

就在5月4日, 恒生指數正式發佈公告稱, 聯想集團將從恒生指數成份股中剔除, 由石藥集團代替。 2018年4月23日, 彭博社還將聯想列為“全球最差科技股”。 事實上, 自從2013年3月被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以來, 聯想股價已經下跌了56%, 市值抹去了58億美元, 僅為446億港元。

這些年來, 聯想在港股並不如意。 業績下滑、市值大幅縮水、股票成交量過低, 這不僅是聯想被剔除恒指的主要原因,

更是如今聯想虛弱之所在。

雖然剛剛發佈的2017-2018年財報顯示, 聯想集團全年營收453億美元, 年比年上升5%, 為3年來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營收逼近歷史新高的同時, 聯想集團帳面上仍然虧損1.89億美元。

再看營收結構。 2017-2018財年, 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和智慧設備業務的收入年比年增長8%至323.79億美元, 占集團整體收入約71% 。 移動業務的收入為72.41億美元, 占聯想集團整體收入約16%, 年比年下滑6%。

也就是說, 在後移動互聯網時代, 聯想依舊只能靠PC這一夕陽產業, 完整的錯過了移動互聯時代。 即便就拿做到世界第一的PC 業務來說, 未來的增長空間也是堪憂, 據財報顯示, 2015-2017年, 聯想PC端三年毛利分別下跌1%、7.8%、0.6%。

對於聯想業務結構的單一化, 楊元慶在5月24日面對記者提問時承認移動業務做得不好,

但他強調, 還遠遠沒到要放棄的地步。

那麼, 已經被甩遠的聯想憑什麼在後移動互聯時代彎道超車?這時候, 一個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就顯得無比重要。 那麼, 聯想有多重視研發和創新呢?

17-18財年聯想集團的研發費用為12.74億美元, 約合人民幣81.42億元, 占集團營業額收入的2.8%, 自2015年來逐年走低。 為了可以有更直觀的感受, 可以把聯想和華為的研發投入做一下對比。 2017年華為的研發費用支出為人民幣896.90億元, 占全年收入比例更是高達14.9%。

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占比上, 聯想的研發費用投入, 都被華為甩上好幾條街。 據媒體統計, 在過去10年間, 聯想累計投入研發成本僅僅為44.05億美元,

尚不及華為2015年一年之中的研發支出。

即使是前段時間一直被吐槽創新能力不足、研發能力較弱、被美國制裁的中興通訊, 其2017年研發費用都有129.62億元, 占總營收的比例為11.91%。

作為一個科技企業, 研發的投入如此吝嗇, 令人大跌眼鏡。 換句話說, 作為一個被移動互聯網時代拋棄的科技企業, 聯想回歸A股有多少能力為股民帶來增長紅利, 有如何撇得清大家“回歸A股割韭菜”的疑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