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職場»正文

出生在贫困家庭,后来他是如何成为国内百亿农业大亨的

在我們中國, 最賺錢的行業是農業。 ”通過與中國企業的多年接觸, 胡潤認為, 民營企業賺錢最多的行業是農業, 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賺錢最多, 最有代表性。 他說,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 農民多, 而且中國的農業以前沒有什么大的發展, 最近20多年發展得很快, 許多人因此致富, 今后農業可能會發展得更快, 很多外國農業公司早已盯上中國農業市場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跟著富豪尋找財富機會。 作為兩岸農業界里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企業家, 郭浩摘取農業巨大利潤的方式很值得借鑒。

靠電子產品掘得第一桶金

郭浩, 本名郭建軍, 1955出生于中原大地的一個貧困家庭。 他的父親是南下的一位老干部, 郭家后來就安在了福州。 郭浩從小隨父在軍中長大, 12歲便參了軍, 轉業后到一個軍工電子企業去工作。

20世紀80年代初, 郭浩下海, 成為中國第一批下海者之一。 他走南闖北, 做電子元件生意。 那時, 電子產品非常走俏, 廣州又是電子產品最為熱銷的地區, 于是, 郭浩在廣州成立了建華電子公司。

因經營有方, 生意紅火, 建華電子公司在國內大、中城市先后開辦了8家分公司。 而與郭浩有業務往來的電子企業達到上千家, 每年公司的利潤都達到上千萬元。

大膽改行, 做“下一個世紀”的事情

1994年, 郭浩突然丟下炙手可熱的電子元件銷售領域,

大聲宣布, 他要去做農業。 這一消息驚呆了所有熟悉他的人。 他的許多朋友都覺得不可思議, 認為郭浩“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丟掉了一個現成的“大金礦”, 他們認定郭浩此次轉行必敗無疑。

但郭浩覺得自己很清醒:農業并非人們所說的投資多、見效慢、利潤薄, 而是所有傳統行業中一匹“黑馬”。 只要人吃飯, 農業就是個永恒產業, 這個行業潛能無限, 這樣的商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出來, 并敢于介入的;搞這樣的科研, 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中國的農業科學家, 他們是這一產業最為寶貴的財富, 誰將他們利用好了, 誰掌握了農業的核心技術, 誰就最具有發展前景。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郭浩才大膽決定就去做這個“下一個世紀”的事情:開發中國的生物有機肥和優良農業種子。

郭浩丟下廣州的生意, 回到福州。 他從北京、廣州、福州召來全國最為著名的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和種子專家, 立下科研項目——這同時獲得了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經費, 開始了生物有機肥的研發和農業優質品種的開發。

很快, “超大”的科研有了成果。 但是他們陸續推出的“超大”有機肥、“超大”種子卻難以推開——農民不買賬!這樣的對比太富有刺激性, 太富喜劇性了!一方面, 農民對“超大”的有機肥、蔬菜良種疑慮重重;另一方面, “超大”試驗田中的農產品是那樣豐碩。

一樣的土地, 一樣種了大白菜, 是“超大”引進或培育的種子, 用“超大”的有機肥, 種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不僅產量高、病蟲害少、總體成本低,

更重要的是, 它好看、口感好——郭浩是一個商人, 他從這個滑稽劇中看到了商機:一畝地, 用“超大”的肥種出的蔬菜, 成本比普通的要低很多, 其利潤空間是成本的好幾倍。

后來, 他把眼光瞄向了世界, 在荷蘭等國家發展無公害溫室大棚種植技術, 得到普遍的認可。 后來的郭浩便擁有上百億的資產, 也成為國內的農業大亨。

大家對郭浩這位農業大亨還有哪方面的了解呢?歡迎大家留言, 一起分享你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