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努力的意思是專注

努力, 這是佛教密宗用語, 不是用力, 是“專注”之意。 空海大師回歸日本, 他的老師惠果阿闍黎的臨別贈言是“努力努力”, 是讓他“專注專注”。

看到一些體育競技類的電影, 如《洛奇》, 《鐵血教練》, 經常有主人公進行體力、耐力、力量的訓練鏡頭, 可謂“打雞血”, 渾身能量感爆棚, 並相信自己也能有如他們一樣的意志能身經百煉, 最終想獲得像他們那樣的至高榮譽。

我們常能堅持一段時間的浴血奮戰, 進行高標準要求的奮鬥, 最終迎來生活的妥協與無力, 慣常熟悉的操作。

因為誤解了努力的意思。 身體訓練的疲憊感與受挫感固然難以經受,

但這是簡單的。 訓練指向肌肉的生長, 很單一的映射邏輯, 肉眼可見, 沒有操作難度。 健身是用力的過程, 就像功夫是專注的過程。 你可以練出一身腱子肉, 可你很難練出功夫。 中國的功夫是真的勁, 藝術化的智慧。

健身也難, 難在千百天如一日的持續訓練。 長期的訓練要求“專注”, 專注地走訓練的路, 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想法, 這是困難的。 因為體育訓練本不是適合每個人的路, 生活是一個擁有諸多變數的難以應付的場, 這個場複雜得難以控制, 能瓦解我們一切自以為堅不可摧的意念。 真是難以承受的生命之輕。

我們以為努力就是用力, 其實是走了一條投機的路, 偷偷簡化了現實的難度。 用力不一定能產生力,

力是個向量, 它還有方向。 要學會專注, 把力專注到一個方向, 才能產生有效力。 就像你去踢一個側踢, 練習好之前, 你再怎麼大力地模仿李小龍, 也不能出奇跡, 是一個沒有殺傷力、沒有啟動速度、也沒有姿勢美的無力的擊打動作。 當你集中方向, 學會了真正的側踢, 你踢向牆壁, 它的力量之大, 能讓你像被小車撞擊一樣反方向撞出去好幾米。 我就被小車撞過, 因為我學會過側踢。 可我終究沒能學會專注, 大概生活要比跆拳道複雜得多。

注意力, 注意力絕不是憑空產生的, 注意力是稀缺且有限的。 我們要好好養它, 才能養出來, 想養小金魚一樣用心。 少做低勢能的事, 多做高勢能的事, 看看書, 見見朋友, 上上課也不錯,

重要的是, 找到自己想學的方向, 一天學一點, 每天三省吾身的時候告訴自己今天過得很不錯, 又學了一點點, 砥礪前行就是這個意思了。

生活中有一種人, 就做恐懼傳播者, 他們無時不刻不再曬著高水準的生活, 微信朋友圈都是令人炫目的高精准生活, 畢業前的簡歷編制, 能讓你看著菊花一緊, 怎麼能比我厲害這麼多。 其實沒有這麼多, 寫在一起加上文筆潤色, 就很厲害了, 這種叫做恐懼傳播者, 除了讓你恐慌打亂自己的節奏之外, 毫無其他。 熟悉一點文法, 你會知道曬的東西其實恰恰是他們最緊缺的東西。 你可以用它糊弄別人, 可你不能被它糊弄住。 雞湯文也是恐懼傳播的一種。

要向好, 是正確的, 但正確的打開方式,

是“努力的最好時機就是今天開始”。 如果實在進行不下去了, 就睡個覺, 蹲個馬桶, 其他什麼也不要做, 注意力養回來了, 一切就對頭了, 能量就會開啟了。 你不要以為思想狀態是一直不會變的, 不同的生理狀態, 會對應完全不同的思想內容。 不信你留心觀察一下。 身體是最重要的, 就是這個意思了。

如果還不行, 多見見朋友, 在基督的修行中, 這叫“聚氣”, 聚合多人的力量, 幫助修行繼續下去。 每天要時時激勵自己, 今天過得很不錯, 如果今天過得不怎麼樣, 還可以說這周過得還是不錯的。 哈佛大學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中, 定下的學生應具備的六種能力:自我激勵能力, 自律能力, 學習能力, 社交能力, 思考能力, 應對挑戰的能力,

其中自我激勵能力排在第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