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当年的“小知青”在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意外邂逅“青年点”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 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從1968年開始, 將近兩千萬都市里16~20歲的青年學生, 響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 以知識青年的名義, 成批量地上山下鄉。

今天與我同去蘇州吳江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的朋友中, 就有兩個當年曾經下過鄉的“知青”。 但他倆的年紀都不算大, 當年也只是沾上了“上山下鄉”最后時期的“尾巴”。

——言歸正傳, 先看風景。

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之美, 美在竹林與碧水。

即便是今天蘇州高溫36℃, 但置身于參天蔽日的毛竹林, 頃刻就覺得清涼而心曠神怡。

王卡克先生, 就是當年在福建上山下鄉的“小知青”。

王昌玉女士, 當年在江西, 也是遇上了“最后兩年”的“小知青”。

這倆人充分繼承了那個時代從“青年點”里出來人的特點, 就是都“多才多藝”。

在同里濕地公園, 有一片向日葵林。

在向日葵林的后面, 就是一個被復原了的“青年點”。

先讓我們進去看看, 當年他們是怎么生活的。

不知你注意到了沒有, 這滿墻糊的《文匯報》, 似乎就是當年的第一大報。

皮箱+軍大衣, 就是當年知青的標配。

馬恩列斯毛, 這是我們當年宣傳口徑的排序。 這五人的名字, 生于上世紀70年代以前的老人, 我估計絕大部分至今都能脫口而出。

對于這“青年點”的室內擺設, “小知青”王卡克老師表示:“這絕對是被美化了。 當年, 我們睡的都是10幾個人滾在一起的大通鋪,

絕對不可能有這么好的單人床。 ”

“抓革命 促生產”, 墻上還有一個寫著“村干部十大守則”的小黑板。

不過, 從這些“蛛絲馬跡”來看, 這間放著單人床的臥室, 應該還不是正宗的“知青青年點”。

當年的知青, 就是在這樣村部教室, 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再去“知青食堂”看看吧, 看他們今天都有什么好吃的。

哎呦, 今天的伙食挺好!好到在當年想都不敢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