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武则天被逼退位,众王公大臣皆欢庆,为何只有他痛哭流涕?

神龍元年(705年), 已經82歲的武則天年老體弱, 病息懨懨, 已掌控不了朝政, 當時的宰相張柬之等人策劃發動“神龍政變”, 他們率領禁軍誅殺了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 并迎太子李顯即位, 李顯便是唐中宗, 武周一朝結束, 天下又恢復成李唐王朝。

武則天被迫禪讓帝位后, 遷居上陽宮, 在女皇離開之時, 眾王公大臣都歡呼慶祝, 唯獨有一位也參與其事的大臣痛哭流涕, 顯得與眾人格格不入, 他不是別人, 正是唐朝著名的“救時宰相”姚崇。

姚崇因受到武則天的賞識, 屢屢被破格提拔重用, 直至躋身于宰相之列。

因此, 姚崇對女皇武則天的離去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和依依惜別之情, 所以在武則天被遷走時, 才哭泣不止。

當時, 張柬之等人看到姚崇這種泣別舊主的情況后, 就在一旁指責他說:“今天這種時候能哭嗎?恐怕你的大禍就要因此開始了!”

姚崇卻邊哭邊回答說:“我侍奉則天皇帝時間很久, 突然分手, 實在是悲痛難忍。 前幾天我同你們誅殺奸逆, 恢復李唐, 這是臣的情義;今天離別舊主, 也是臣的情義。 即使因此得罪, 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

果然, 沒過多久, 剛剛即位的唐中宗就因姚崇那場不合時宜的痛哭, 貶姚崇為亳州刺史, 后又轉遷于宋州、常州、越州、許州等外地, 遠離京城。 直到景云元年(710年), 唐睿宗李旦繼位, 姚崇被征召回朝。

后世有史學家認為姚崇此舉恰恰是在政治上的明智和老練之處。 因為他很有可能看到當時張柬之等人沒有乘勝剿除諸武的勢力, 而唐中宗又是昏庸無能之主, 以后諸武很有可能還會得勢, 朝中局面復雜難測, 姚崇作為政變的策劃參與者而留在朝中, 是很危險的, 倒不如借機遠離朝堂。

后來的局面也正是如此, 唐中宗乃無能之輩, 皇后韋氏效仿武則天, 與安樂公主把持朝政, 并與武三思結為聯盟, 把好不容易才恢復的李唐朝堂搞得烏煙瘴氣的。

張柬之沒有急流勇退, 他與其他參與政變的功臣都遭到武三思與韋后的迫害, 張柬之被免去宰相職位, 被流放瀧州, 最終氣憤而死。 唯有參與政變后痛哭一番的姚崇躲過了這一劫難。

本文參考文獻:《賞讀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