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她早年两立两废,经历浩劫后再称后,一生祸福皆因两岁早夭的公主

宋朝有一位皇后, 一生經歷坎坷, 早在16歲的時候即被立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之后卻又因故被廢, 廢之后又被立, 立后又被廢, 簡直是等同于清朝康熙帝的二子胤礽, 胤礽是一生經歷過二立二廢的“皇太子”, 是歷史上比較坎坷的皇太子。 而這位宋版的“胤礽”便是宋哲宗的皇后孟嬋。

孟嬋(1076-1131年), 名州平赫(今河北永年縣)人, 其父孟彥弼, 并不顯赫, 但其祖父孟元卻曾官至眉州(今四川樂山)防御使兼軍馬都虞候。

元祐七年(1092年), 孟嬋16歲時, 由于她出身名門, 性情溫柔賢良, 因此被當時臨朝聽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和向太后同時看中,

在百余名世家少女中認為孟嬋是母儀天下的合適人選, 便冊立她為宋哲宗的皇后。

但是新郎官宋哲宗并不滿意這樁包辦婚姻, 與孟皇后并沒有什么感情, 但也與孟皇后生下一位公主——福慶公主, 可惜這位公主在兩歲多就早夭了, 而孟皇后一生坎坷的皇家路卻與自己這位女兒密切相關。

紹圣三年(1096年), 福慶公主突然得病, 多方醫治, 不見好轉, 孟皇后愛女心切就有些亂投醫, 竟然讓自己的姐姐向道士求得了書符咒水, 并帶入皇宮為公主治病。 宋哲宗聞訊來看望女兒的時候, 對孟皇后此舉也不以為意, 也覺得不妨一試, 并說:“此乃人之常情耳。 ”

誰料這位小公主命薄, 各種醫治后仍無效而去世了。 悲痛萬分的孟皇后更是荒唐地在后宮內擺起了祭壇,

這一下讓對孟皇后不滿的劉貴妃終于抓住機會, 向寵幸她的宋哲宗大吹枕頭風, 添油加醋、捕風捉影地進行挑撥。

宋哲宗聽了挑撥之言后, 下令把參與這場法事的道士、宦官、宮女們抓起來審問, 這些人在經歷殘酷的拷打后, 做出偽證, 宋哲宗在聽取一面之詞后, 下詔廢去孟氏的皇后之位, 囚居在瑤華宮, 當起了道姑, 法號沖真。

元符三年(1100年), 宋哲宗病逝, 其弟趙佶即位, 是為宋徽宗。 向太后又垂簾聽政, 由于當年向太后和高太后一起舉薦立孟嬋為皇后, 因此, 向太后又下詔把孟嬋以皇后之禮接回宮。

但由于劉貴妃已被尊為元符皇后, 所以只能把孟嬋尊為元祐皇后(劉貴妃與孟嬋都是宋徽宗的嫂子,

故不能稱為太后)。

崇寧元年(1102年), 向太后病逝, 宋徽宗又改元為“崇寧”。 不久就有朝臣和地方上的官吏接連上書, 主張解除孟嬋的位號, 其實這些人背后還是有推波助瀾的人物——劉皇后, 最終, 孟嬋再次被廢, 又被貶居于宮外的瑤華宮做女道士, 號為妙靜法師。

孟嬋這次出宮, 一出就是25年。 靖康二年(1127年), 侵宋的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后, 并把趙氏的皇族成員全部掠去北上。 金兵把當時的張邦昌立為新皇帝后北返, 剩下的事情也就撒手不管了。

此時的北宋一片混亂, 而張邦昌又因自己的號召力不強, 這時有人提起了孟嬋, 這位曾經的皇后, 由于被貶居宮外已二十多年了, 在皇室的名冊上早已被除了名,

反而在這場“靖康之恥”的浩劫中幸免于難。

由于孟嬋的特殊身份, 在汴京城里是原皇室中唯一有號召里的成員了, 雖然已經被廢了兩次, 但可以兩廢兩立, 也不差這第三立了。 于是, 張邦昌就聽取了大臣呂好問的意見, 重新迎孟嬋為元祐皇后入宮, 而孟嬋也被剩余的宋臣尊稱為皇后并請她垂簾聽政。

孟嬋聽政后, 積極尋找北宋逃過劫難的皇室后人——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 并派人持詔書找到趙構, 請他即皇帝之位, 趙構即成為南宋的宋高宗, 延續了趙氏的宋王朝。

趙構宣布即位后, 孟嬋即在汴京宣布撤簾還政, 后來孟嬋離汴京南下, 宋高宗對孟嬋的眷顧之情感激不已, 他尊孟嬋為隆祐太后, 禮之如母。 后來孟嬋患風疾病重時,

宋高宗曾經幾日幾夜衣不解帶地在床邊伺候, 足見宋高宗對她的尊戴。

孟嬋在“靖康之恥”的浩劫中, 幸免于難, 奇跡般地保全了自己, 沒有被金兵掠去。 因此, 她在晚年, 經常回想起與自己僅有兩年母女緣分的福慶公主, 并由衷嘆息:“我一生因禍得福, 都是因為她, 她確實是我的救星啊!”

本文參考自:《中國后妃全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