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你想穿越到大唐盛世?先办好通行证吧

現在好像許多人都在爭說盛唐、大唐盛世、唐人的自由與開放, 最想穿越的朝代就是大唐云云。 但,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 請先辦好通行證, 因為唐代有另一項限制市民長距離活動的制度:市民與商人如果要出遠門, 進出關津, 需要先向官府申請通行證, 這一通行證叫做“過所”。 過所之制始見于漢, 魏晉南北朝相沿, 至唐朝時最為完備。

唐時過所的申請程序非常繁復:首先, 申請人要請好擔保人, 向戶籍所在地的里正說明出行的目的、時限, 請里正向縣政府呈牒申報;縣政府收到申辦過所的文牒之后, 要對申請人進行審查,

凡服力役期限未滿或犯罪之人, 不得申請過所:“有征役番期及罪譴之類, 皆不合輒給過所” 。 審查通過之后, 縣政府再呈牒送州政府的戶曹審批。 戶曹逐項核查無誤, 才會給申請人發放過所。

過所一式兩份, 一份給申請人, 一份存檔備查。 過所上面詳細寫明:1)出行人的姓名、年齡、身份和籍貫;2)隨行人員(如親屬、奴婢)的姓名、年齡、籍貫、數目;3)攜帶物品(如牲口)的名稱、特征與數目;4)出行的時間、目的地;5)擔保人是誰;6)離鄉后本戶的賦役由誰代承。 經過關津、州縣、軍鎮時, 官府都要勘驗過所。 沒有過所的人, 不但不得通行, 還會被抓起來;有過所、但過所登記的信息與持有人現狀不符者(比如說, 過所登記的馬匹是三匹, 但實際上你攜帶了四匹馬),

也不予放行。

甚至出行人在異地住店, 也要驗看過所。 隋朝的一則敕令規定, “舍客無公驗者, 坐及刺史、縣令。 ” 轄區內若有旅店接收沒有公驗的客人, 州縣長官要連坐問責。 此處的公驗, 是指官府發給的證明文書, 其中包括過所。 前面我們說過, 夜禁制下, 有緊急事需夜行的人, 須持有公驗, 這個公驗亦相當于過所。

到了五代時期, 由于長年戰亂、制度崩潰, 開始出現了“出入過所事, 久不施行”的情況 。 很可能自此過所制度便作廢了。 生活在南宋前期的洪邁提供了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然‘過所’二字, 讀者多不曉, 蓋若今時公憑、引據之類。 ” 可知, 至遲在洪邁那個時代, 宋人已經不知道“過所”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跟當時的后生對街鼓“茫然不能知”一樣。

顯然, 作為一項社會制度的過所, 已經遠離宋朝人的生活太久了。

不過, 過所的消失, 不代表宋朝平民出門遠行就不需要申辦任何通行證。 宋王朝在軍事要塞、邊境一帶設有關禁, 商民出入關禁, 還是要驗看通行證, 比如“自來入川陜之人, 依法經官司投狀, 給公憑聽行” , 因為宋政府在川陜設有關禁, 如劍門關。 只是宋人不再將通行證稱為“過所”, 而是叫做“公驗”或“公憑”。

所謂“公驗”、“公憑”, 顧名思義, 即是指政府頒發的證明文書。 在宋朝, 稅務機關發給商民的納稅憑證、市舶司發給海商的出海貿易許可證、政府發給僧侶的度牒, 都可以叫做公驗、公憑。 換言之, 宋朝并沒有出現一個專門用來稱呼通行證的名詞。

我們去檢索《宋會要輯稿》, 會發現宋人提到的公驗和公憑, 通常都是指納稅憑證, 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指通行證。 從這里可以看出, 在宋政府的施政日程表中, 征稅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對商民出行的管制。

實際上, 宋朝官員呈給朝廷的報告書, 已經透露出路證公驗荒廢的信息:天圣六年(1028)九月, 益州鈴轄劉承顏言:“西川往來商旅, 有公憑者則由劍門經過, 無者并自閬州往來, 蓋自利州入閬州由葭萌寨, 并有私路入川。 ” 政和元年(1111)四月, 又有臣僚言:“關防之禁, 昔年經由汜水、潼關, 機察甚嚴, 既抄錄官員職位, 又取券牒(即公憑)逐一檢認軍兵。 今緣邊關陜, 所至關津, 未有過而問者, 昔者以關禁之嚴, 戍兵無逃竄之路, 今則相攜而去,

略無留礙。 ”

唐朝政府對過所的審批、勘驗都非常嚴格, 不但出入關津需要驗看過所, 而且州縣官也會查驗過所, 投宿旅舍也要出示過所。 宋朝公憑的申請手續, 則沒有唐朝過所那么繁瑣, 而且, 只是在出入關禁時才驗看公憑, 一般情況下, 走州過縣是不用通行證的。 對投宿異鄉旅店的客商, 宋政府也不會關心他們是否持有通行證, 而是更注意他們有沒有按規定繳納商稅, 宋朝的一本行政指南書提出, 縣衙應當要求經營邸店的店家“說諭客旅, 凡出賣系稅行貨, 仰先赴務印稅訖, 方得出賣” 。 至于路證公驗, 則完全沒有提及。

事實上, 跟漢唐時期相比, 宋朝社會的一大特征就是人口流動非常活躍。 宋人自己說:“古者鄉田同井, 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固不為患。” 這里的“近世”,無疑指宋代;宋人之所以“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原因之一便是政府對人口流動的管制大為減少了。而人口的流動,顯然給宋代商業的興起、城市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固不為患。” 這里的“近世”,無疑指宋代;宋人之所以“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原因之一便是政府對人口流動的管制大為減少了。而人口的流動,顯然給宋代商業的興起、城市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