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DC将推同性恋超级英雄“蝙蝠女侠”,是公关噱头还是多元化进步?

漫畫巨頭DC于17日宣布, 漫畫改編電視劇《蝙蝠女俠》(Batwoman)將在美國CW電視網上映, 蝙蝠女俠也將成為真人電視劇中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超級英雄。 而漫威漫畫也向《The playlist》證實不久將有兩位同性戀身份英雄加入漫威宇宙。 消息放出后, 一些觀眾對這兩家漫畫大佬贊不絕口, 他們認為在電影中加入同性戀角色的行為不僅是對LGBTQ運動的正面回應, 還為電影多樣性增添了里程碑;但另一種聲音則表示, DC和漫威的商業競爭劍拔弩張, 此舉無非是一種公關噱頭。

被“泛性戀”掩蓋的角色人設

根據目前公布的信息, 蝙蝠女俠將于今年12月在CW聯動劇場進行首秀,

之后還將在明年播出的獨立劇集中驚艷登場。 “蝙蝠女俠”凱茜?凱恩(Kate Kane)擁有訓練有素的戰斗力, 加入過軍隊, 不過因為女同性戀的身份被排擠, 隨后沉溺于派對夜店, 直到她遇到了“蝙蝠俠”布魯斯韋恩, 才成為打擊罪犯的哥譚超級英雄。 新劇集將由《吸血鬼日記》編劇Caroline Dries打造劇本, 聯合著名DC電視劇制片人Greg Berlanti聯合監制。

1956年7月, 蝙蝠女俠在DC漫畫初次登場, 至今共有兩代。 初代蝙蝠女俠(Kathy Kane)出生在哥譚市, 因崇拜蝙蝠俠取名“蝙蝠女俠”;二代蝙蝠女俠(Kate Kane)則是初代的侄女, 登場于《52》# 7。

雖然蝙蝠女俠是首位將“女同”身份公之于眾的超級英雄, 但DC和漫威在之前的作品中早有過對角色性向的塑造, 只不過用“泛性戀”的概念模糊“同性戀”。

例如《雷神3:諸神黃昏》中, 由泰莎?湯普森(Tessa Thompson)飾演的瓦爾基里(Valkyrie)是漫威第一位公開的雙性戀角色。

演員在推特上承認瓦爾基里的性向, 并表示這位女武神不介意別人對她的看法。

漫畫中, 關于瓦爾基里和人類女友有詳細的介紹, 然而在《雷神3》電影里, 關于她們的感情戲被導演以“占據大部分情節為由”刪減, 未能在大銀幕上最終呈現。 唯一一部R級超級英雄電影《死侍》的導演蒂姆?米勒(Tim Miller)向媒體拋出實錘, 死侍是一名泛性戀者(pansexual), “他的腦細胞一直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他可以這一分鐘是同性戀, 下一分鐘又變成了異性戀, 對任何性別都能產生感情”。

同性戀角色被弱化的情況在電影界并不少見, 還有哪些電影對這一話題敬而遠之?點此閱讀

相較漫威, DC漫畫將LGBT理念處于較前沿的位置。 權力戰隊是DC漫畫里的超級英雄團隊, 兩位主要成員Midnight和Apollo, 是平行宇宙的蝙蝠俠和超人, 同時也是超級英雄漫畫世界中第一對出柜結婚的同性伴侶。 在2016年播出《超級少女》中, 女超人的妹妹亞歷克斯丹弗斯(Alex Danvers)是一名女同性戀, 而在新一季中, 她將成為一名變性人。

《權力戰隊:革命》漫畫, 平行宇宙中的蝙蝠俠和超人正在親吻對方。

粉絲讓LGBT元素更受重視

2017年,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斬獲一系列大獎, 同性片受到了各方的重視。 今年5月, 反歧視同志聯盟(Gay and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對漫威影業進行了抨擊, 因為他們的電影中沒有足夠的同性戀代表。 僅僅幾個月后, 兩大漫畫巨頭先后回應,

讓聯盟實現了自己的訴求。

除了公開抗議的行為, 粉絲們的推動力量也不可忽視。 DC和漫威龐大的擁躉中不乏LGBT社群成員和LGBT的支持者, 粉絲們自發地對DC、漫威角色以及原文本進行再創造, 賦予新的意義。 在這個過程中, 角色沒有了固有的性向標簽, 轉而全部為LGBT服務。 粉絲們是媒體內容的積極消費者、熟練的參與者, 不再是愚昧盲目的接受者, 其中最明顯的“盜獵”成果是角色同人cp的出現。

粉絲自發在Instagram和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發布角色cp話題, 關注者眾多。

當然, 一些劇情的設置本身也不乏“賣腐”嫌疑, 《美國西部日報》(The Western Journal)就調侃稱:“不可否認的是, DC和漫威中蝙蝠俠和管家阿爾弗雷德之間經久不衰的感情, 美國隊長和冬日戰士生死不離的故事,

鋼鐵俠無微不至保護小蜘蛛的橋段……嗯, 這種情節設置本身就很微妙。 ”

符號化的角色, 營銷背后是關懷還是傷害

蝙蝠女俠不是DC漫畫中的熱門角色, 從人物出場至今已有60余年歷史, 為什么會突然走紅?僅僅因為LGBT嗎?留心觀察就會發現, DC和漫威兩巨頭刻畫的超級英雄擁有英雄主義的共性, 想要讓一個角色脫穎而出, 獲得受眾的認知, 必須要有強烈的個人特色。

有句話這樣調侃超級英雄:“富人靠裝備, 窮人靠變異。 ”除此之外, 人物塑造還需要別的特征。 就像漫威的瓦坎達國王黑豹, 他是一個非洲族裔的超級英雄, 但請注意, 當人們提到黑豹時, 第一反應往往是“黑人超級英雄”。 “黑人”是特查拉的特征, 特查拉也因此成為“黑人”的符號, 黑豹的角色因種族平等理念而生,但又陷入了另一種“種族歧視”的窠臼中。

電影《黑豹》劇照。

在DC和漫威的電影宇宙中,無論哪個角色成為第一個公開走向大銀幕的同性戀角色,都可能發生同樣的事情。同性戀超級英雄可以由某個好萊塢巨星出演,也可以擁有精彩的故事情節和特效畫面,但人們仍然會簡單地將這個角色貶為“同性戀超級英雄”。

美國的主流媒體長期以來把流行文化作為武器來推動政治議程,傳播認知觀念。DC和漫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族裔、LGBT等議題,收獲超高的人氣和票房,名利雙收。但是這種迎合主流價值的做法也透露出矯揉刻意之感:給少數族群貼上標簽,通過大眾傳媒潛在地樹立刻板印象,最終“黑豹”“蝙蝠女俠”們成為某種“象征主義”的代表,人們只會記得黑豹是黑人,而非“種族平等”;記得蝙蝠女俠是女同,而非“LGBT平權”,大家看過笑過,娛樂僅此而已。

黑豹的角色因種族平等理念而生,但又陷入了另一種“種族歧視”的窠臼中。

電影《黑豹》劇照。

在DC和漫威的電影宇宙中,無論哪個角色成為第一個公開走向大銀幕的同性戀角色,都可能發生同樣的事情。同性戀超級英雄可以由某個好萊塢巨星出演,也可以擁有精彩的故事情節和特效畫面,但人們仍然會簡單地將這個角色貶為“同性戀超級英雄”。

美國的主流媒體長期以來把流行文化作為武器來推動政治議程,傳播認知觀念。DC和漫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族裔、LGBT等議題,收獲超高的人氣和票房,名利雙收。但是這種迎合主流價值的做法也透露出矯揉刻意之感:給少數族群貼上標簽,通過大眾傳媒潛在地樹立刻板印象,最終“黑豹”“蝙蝠女俠”們成為某種“象征主義”的代表,人們只會記得黑豹是黑人,而非“種族平等”;記得蝙蝠女俠是女同,而非“LGBT平權”,大家看過笑過,娛樂僅此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