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一文读懂谷歌遭欧盟43亿欧元创纪录罚款:安卓强迫手机厂商预装

騰訊科技 7月18日訊, 歐盟委員會于北京時間晚上7點對谷歌處以約43.3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的罰款。 這筆罰金也將創出全球反壟斷罰金的新紀錄。

一、歐盟為什么要罰谷歌?

在收到由微軟、諾基亞、甲骨文等公司發起的貿易組織Fairsearch發起的投訴之后, 歐盟委員會從2015年4月開始對Android是否涉嫌不公平競爭展開調查。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Statcounter的數據, 當時Android在歐洲手機市場的份額為64%, 而如今已增長至74%。

經調查后, 歐盟認為谷歌在安卓操作系統上的一些限制為非法, 而這是谷歌的重要收入來源。 歐盟委員會隨后對反競爭行為提出了三項具體指控,

稱:

1、谷歌要求Android手機和平板電腦制造商把谷歌設為默認搜索引擎, 并在設備中預裝Chrome瀏覽器, 這些才能夠讓它們進入應用商店Play;

2、谷歌禁止制造商銷售搭載競爭對手基于Android開源代碼編寫的操作系統的移動設備;

3、谷歌給予設備制造商和移動網絡服務提供商財務獎勵, 以提供自己的搜索服務作為唯一的預安裝選項。

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谷歌的做法是非法的, 違反了歐盟的反壟斷法, 這種做法讓別的公司無法獲得競爭優勢, 以及進行創新, 更重要的是, 這也妨礙了消費者在對比中獲益, 從而做出真實的選擇。

二、本次罰單對谷歌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谷歌的本次巨額罰款,

將會影響這家搜索巨頭繼續在安卓系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預裝自己的服務, 更多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會因此獲益。

這次處罰更重要的影響是一項附加條款, 那就是可以讓手機制造商們自由選擇在安卓系統上安裝非谷歌的應用程序。 目前全球大約80%的移動設備都使用了安卓系統, 因此這會為廣大應用開發者帶來更加巨大的發展機遇。

這將是歐盟與谷歌長達8年的反壟斷斗爭中一個最為重大的舉措。

這將直擊谷歌過去10年的核心戰略——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機使用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在歐洲, 安卓設備應用下載量的90%以上來自Google Play商店。 該系統對谷歌的未來收入至關重要。

谷歌通過安卓操作系統讓它的服務推向數十億用戶,

涵蓋YouTube、谷歌地圖和App商城等應用程序。 一旦削弱谷歌預裝應用, 有可能動搖這位搜索巨頭的核心業務。

三、歐盟屢次對谷歌開出罰單, 原因都是什么?

這并不是歐盟給谷歌開的第一張罰單。

2017年6月27日, 歐盟委員會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 谷歌進入購物比價市場后, 利用自己在網上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操縱搜索結果, 不公平地把客戶引向自己的購物服務。

谷歌2004年進入歐洲購物比價市場。 從2008年起, 谷歌開始利用自身強大的網絡搜索引擎推動公司的“谷歌購物”服務, 使“谷歌購物”流量大漲, 而其他購物比價服務流量驟降。

歐盟委員會從2010年開始調查谷歌這一行為。 去年6月, 在經過長達7年的調查后, 歐盟委員會裁定谷歌濫用搜索引擎市場主導地位,

向其他谷歌產品(比價購物服務)提供非法優勢, 因而對該公司開出24.2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罰單。 當時這個處罰已經是歐盟數額最大的反壟斷罰單。

四、歐盟還對哪些科技巨頭開過罰單?

自2013年至2017年6月21日, 歐盟委員會因違反反壟斷法案向多家企業總共罰款84.72億歐元(95.4億美元)。 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數據, 該委員會開出罰單金額最少的年份是2015年, 當年總共罰款3.64億歐元;金額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 為37.26億歐元。 如果將統計時間追溯至歐盟成立之初的1990年, 那么該委員會總共開出的罰單金額增至267.5億歐元。

除了谷歌之外, 還有哪些科技公司被歐盟委員會開過罰單呢?

英特爾:10.6億歐元

在谷歌面臨的天價罰單之前,

歐盟委員會開出的最大反壟斷罰單是2009年對芯片巨頭英特爾處以10.6億歐元的罰款, 原因是濫用其在CPU市場上的主宰地位。

歐盟委員會表示, 自2002年至2007年, 英特爾公司在x86CPU市場上向只從英特爾購買所有CPU的制造商提供回扣, 并向一家大型零售商直接付款以使其只采購并倉儲配有英特爾CPU的電腦, 這些行為都違反了反壟斷法。

微軟:8.99億歐元、5.61億歐元

微軟不止一次面臨過歐盟的罰單。 2004年, 歐盟委員會認定微軟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 并責令該公司披露所有能使非微軟操作系統在Windows系統電腦中工作、提供服務的文件。

2008年2月份, 歐盟委員會以“不合理的專利權收費”為由, 向微軟罰款近9億歐元。

2013年3月份, 歐盟委員會對微軟罰款5.61億歐元, 理由是該公司未能遵守歐盟委員會關于必須允許用戶更容易選擇常用網頁瀏覽器的規定。

西班牙電信:1.51億歐元

2007年7月份,歐盟委員會對西班牙電信企業西班牙電信公司罰款1.51億歐元,理由是該公司在西班牙寬帶市場上進行的長達5年時間的不公平定價活動。歐盟競爭事務專員尼利·克洛斯認為,西班牙電信公司不僅提高了競爭對手的成本,還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飛利浦、三星電子、英飛凌科技:1.38億歐元

2014年9月,飛利浦、三星電子和英飛凌科技公司串謀操控SIM卡價格,歐盟對其開出1.38億歐元(折合1.81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Facebook:1.1億歐元

2017年5月份,歐盟委員會因Facebook收購WhatsApp相關事宜向該公司罰款1.1億歐元。

Facebook在2014年以190億美元價格收購了WhatsApp信息服務,但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誤導性的收購信息,違犯了歐盟的并購法規。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維斯塔格在聲明中表示:罰款是“適度的,而且是一個嚴重警告”。

特別追繳——蘋果公司:130億歐元(未繳納稅金)

歐盟委員會對蘋果公司開出的不是罰單,而是責令補繳稅款的命令。2016年8月份,歐盟委員會認定科技行業巨頭蘋果公司在愛爾蘭獲得了高達130億歐元的非法稅款優惠收入。

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歐盟針對國家補貼進行的調查發現愛爾蘭向蘋果公司開出的優惠稅款規定意味著該公司“實際支付的國際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已從2003年的1%下降至2014年的0.005%。”

除了以上公司外,高通也曾因涉嫌壟斷被歐盟委員會罰款過,Twitter因不正當言論也被罰款過。

綜合來看,歐盟委員會對這些科技公司開罰單的由頭主要包含了涉嫌壟斷(谷歌、微軟、高通、英特爾)、拖欠稅款(蘋果、亞馬遜)、侵犯隱私(Facebook、谷歌)、信息誤導(Facebook)、不正當言論(Facebook、Twitter)等。

歐盟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正在更加趨于嚴厲,已經從反壟斷延伸到了用戶隱私。為此,谷歌、Facebook這些美國科技巨頭都已經改寫了用戶政策條款,以符合歐盟數據保護新規。不知道歐盟委員會盯上的下一家會是誰?

理由是該公司未能遵守歐盟委員會關于必須允許用戶更容易選擇常用網頁瀏覽器的規定。

西班牙電信:1.51億歐元

2007年7月份,歐盟委員會對西班牙電信企業西班牙電信公司罰款1.51億歐元,理由是該公司在西班牙寬帶市場上進行的長達5年時間的不公平定價活動。歐盟競爭事務專員尼利·克洛斯認為,西班牙電信公司不僅提高了競爭對手的成本,還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飛利浦、三星電子、英飛凌科技:1.38億歐元

2014年9月,飛利浦、三星電子和英飛凌科技公司串謀操控SIM卡價格,歐盟對其開出1.38億歐元(折合1.81億美元)的巨額罰款。

Facebook:1.1億歐元

2017年5月份,歐盟委員會因Facebook收購WhatsApp相關事宜向該公司罰款1.1億歐元。

Facebook在2014年以190億美元價格收購了WhatsApp信息服務,但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誤導性的收購信息,違犯了歐盟的并購法規。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維斯塔格在聲明中表示:罰款是“適度的,而且是一個嚴重警告”。

特別追繳——蘋果公司:130億歐元(未繳納稅金)

歐盟委員會對蘋果公司開出的不是罰單,而是責令補繳稅款的命令。2016年8月份,歐盟委員會認定科技行業巨頭蘋果公司在愛爾蘭獲得了高達130億歐元的非法稅款優惠收入。

歐盟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歐盟針對國家補貼進行的調查發現愛爾蘭向蘋果公司開出的優惠稅款規定意味著該公司“實際支付的國際銷售收入適用稅率已從2003年的1%下降至2014年的0.005%。”

除了以上公司外,高通也曾因涉嫌壟斷被歐盟委員會罰款過,Twitter因不正當言論也被罰款過。

綜合來看,歐盟委員會對這些科技公司開罰單的由頭主要包含了涉嫌壟斷(谷歌、微軟、高通、英特爾)、拖欠稅款(蘋果、亞馬遜)、侵犯隱私(Facebook、谷歌)、信息誤導(Facebook)、不正當言論(Facebook、Twitter)等。

歐盟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正在更加趨于嚴厲,已經從反壟斷延伸到了用戶隱私。為此,谷歌、Facebook這些美國科技巨頭都已經改寫了用戶政策條款,以符合歐盟數據保護新規。不知道歐盟委員會盯上的下一家會是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