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夫妻冲突与坏情绪,始于原生家庭的应对模式0143

你和愛人在吵架,發生作用的是“六個人”

在所有關係中夫妻關係是最難處理的。 因為它是每個人最貼身的關係,像我最私密的內衣一樣。 在這個關係裡,喚醒的都是每個人潛意識裡深處的感受和體驗,這個喚醒幾乎是一個自動化的過程。 如果不加以察覺,自己將很難發現。 更糟糕的是,我們還會不自覺地把這些情緒投射到對方身上,在面對我們]另一半的時候,無形中會有憤怒和委屈。 認為伴侶應該無條件地滿足我們一些心理和情緒上的需求。

很多時候你和愛人的互動,不是兩個人。 在爭吵中的夫妻身上,發生作用的一般是六個人。

妻子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丈夫和他的原生家庭。

我們每個人在和愛人的互動過程中,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 舉例來說,有一對剛剛結婚的夫妻,在結婚前數次分手,又複合。 最終,我們把問題聚焦在他們倆的吵架上。 當兩人為了一件事情爭吵時,丈夫很急於說明情況和自己的想法,丈夫嗓門變高,表情也變得急切。

妻子很傷心,開始哭泣,並停止爭吵。 妻子越哭越傷心,越哭越委屈。 丈夫認為:我們只是討論去哪裡吃飯,你為什麼那麼委屈。 一方非常委屈、憤怒;另一方非韋常憋屈。

那麼當我們回看妻子的原生家庭,妻子從小聽到父親大聲訓斥自己時,就開始委屈地哭。 每次她都是這樣應對的,給她造成的影響是,她會在內心覺得:我不好,我不對。

當聽到愛人大聲訓斥時,她非常委屈:你又再指責我不好,我不對。 她已經陷入了情緒的黑洞,當她陷進去時,很難保持理性的情緒聽凊丈夫在說什麼。

而丈夫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不太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 他們通常做的事是,我們]怎麼想的,你是怎麼想的。 誰對,誰錯。 父母沒有問過他的感受,他們習慣於只是急於把事情說清楚,但他在急於把這件事情說凊楚的同時,並沒有關注到另一方已經陷入了強烈的情緒中。

個人對婚姻邊界感的模糊不清,可追溯到童年

為什麼在我們]的婚姻中,彼此發生矛盾時會被強烈的情緒所控制將自己強烈的情緒指向對方,而導致矛盾無法解決,甚至持續惡化?這與婚姻中的邊界不清是有很大關係的,經過大量的觀察,人們可能會誤以為婚姻中是沒有邊界感的,兩個人是一個人。

當婚姻中有人感覺自己的邊界被侵犯時,會自動保護自己的邊界,許多夫妻之間因小事發生的矛盾,都能找到邊界的影子。 比如:如果我們在等電梯,當等到電梯,準備上電梯時,發現裡面有一個陌生人站在電梯的左前方,你走進電梯,會走到哪裡呢,幾乎沒有人選擇會站在他旁邊。 這就是我們在保護自己的邊界。 當然也有例外:幼小的孩子和熱戀中的人。

邊界感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我們從小到大,除了身體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得到足夠的呵護和滋養,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心理逐漸長大,邊界逐漸清晰。

舉例來說,母親帶著孩子去買霜淇淋。 你是吃香草味的還是草莓味的?你一直愛吃香草的,怎麼會買草莓的呢?孩子說我是想吃草莓的,而不是香草的。

這件簡單的事情,說明了什麼呢?幼小的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自己的情緒。 讓有些成人去理解這一點是很難的。 媽媽會認為:你這麼小,懂什麼,我的感覺就是你的感覺。 當孩子三番五次告訴她想吃草莓味的,媽媽卻不相信。 這時,孩子就會產生一種錯覺。 如果類似的事情伴隨著孩子成長時,孩子就很難長出健康的邊界感。

有過相似的例子,是曾經諮詢過的一對母女。 媽媽不能瞭解孩子的感受,女兒已經14歲了,她不知道自己愛不愛吃辣椒。

面對一盤辣菜和一盤不辣的菜,你會選擇哪個?她回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媽媽說我愛吃不辣的。 這就是一個邊界感被母親侵染,已經沒有發展出健康邊界感的孩子一個極端的例子。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她只知道媽媽告訴她應該喜歡哪個。

女人,在婚姻中不要只和自己的幻覺生活

我們說,一個健康邊界感的形成,必要條件是:在原生家庭中你的父母足夠尊重你的內心感受,他們]知道你的情緒變化,在探討任何事情之前首先接受你的情緒。 總之,有人來觸碰你的感受,你的感受能被別人感知到,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存在。 這是幼小孩子的法則。

健康的邊界感形成的重要前提是:父母可以感受到你的內心體驗,並且尊重它,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發展出清晰的自我邊界。 在他長大後,敢於觸碰自己的內心體驗,也知道自己是怎樣的,接納自己,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沒有太多情緒的壓抑。這些都是健康的自我邊界的表現。而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邊界不清的人,表現為:有較多的情緒壓抑,自我認同感差,不能拒絕別人,愛討好別人。在人際交往中,不是太近,就是太遠,總會有受傷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感受別人的感受,分不清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不允許別人做他自己,同時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做自己。

在你的成長經歷中,如果從來沒有被父母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那麼你的心理邊界就沒有被尊重過。在婚姻中,你就不會尊重對方的邊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邊界感發展不好的人,在進入婚姻後,還會有一個糟糕的問題,他們通常會帶著一種幻覺進入婚姻。她的潛意識深處,通常會存在對另一半的幻覺。她覺得另一半的他應該是這樣的,任何時候都是懂我的,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給我一個準確的安慰。我想他怎樣,他就是怎樣的。所以在婚姻裡,女人是和自己的幻覺生活,而不是和自己身邊的人在生活。

婚姻的磨合是那麼的重要,那麼的艱難。這個磨合需要我亻們不斷打破潛意識深處的那個幻象,而接納身邊實實在在的人,知道他的感受,他的需求。很多女性把經濟上的獨立混同於精神上的獨立。事實上,經濟獨立只是精神獨立的前提,精神的獨立需要通過不斷的心理成長,才能獲得。

“婚姻中,越愛越不應該有邊界”,錯

很多人誤以為:婚姻中不需要邊界。這個認知誤區與我們傳統文化的沿襲密不可分的。

我們的社會文化有著自己非常獨特的特點,五千年的歷史至今都在影響甚至決定著我們的一些人文理念。我們著重來看看它對邊界感的影響。我們的文化在很多時候是沒有邊界感的文化。在20世紀50~60年代,如果兩個人感情不好,要離婚時,不經過單位允許是不被同意的。

這樣的文化,在那個年代,也培養出來了一些沒有邊界感的“好人”,這樣的“好人”是很累、很壓抑的。因為她在不斷地侵入別人的邊界時,自己的邊界也是不健康和不健全的。而這一點表現在家庭中,就很嚴重。很多父母天然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和孩子的生活攪在一起。他們認為這是一家人的感情好。記得我看過一個電視劇:有一個情節是,父母沒有經過兒子的同意,買了一套傢俱,並把傢俱放在兒子的新房中,兒子雖然無奈,但堅決站在父母的一邊。兒媳婦無論如何都看不上這套古典傢俱,想把這套傢俱搬出去。兒子和媳婦因為這個問題產生了強烈的衝突並吵架。

在我看來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的詬病,父母覺得:我做得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愛,我們]很無私。首先,不否認父母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和邊界感是兩個問題。但是感情再好也不等同于不讓對方做他自己,這是兩個維度的事情。但我們]的文化,恰恰是喜歡把兩個維度的事情放在一個維度去思考、去判斷。

而從兒子的反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很難有力量突破邊界不清的問題。因為父母是那麼的深愛他,花費了精力和錢。他是在無力反抗。對於兒媳來說,這是個很糟糕的問題,她沒有辦法為自己家擺什麼樣的傢俱做主,這是一個嚴重的邊界感被侵犯的感覺。她的公婆和丈夫都不理解她,她感覺扌非常鬱悶。

我們再來說一個常見的誤區,很多人認為家庭成員之間感情好,就不應該有心理邊界。事實上,邊界感和感情好的區分是非常重要的。在熱戀中,我們會有一種錯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科學證明愛情的保鮮期通常是8個月左右。再相愛,也是兩個人,不是個人。如果兩個人變成一個人,我們用一個腦袋去思考,這是很可怕的,如果繼續下去,會麻煩不斷。

“我的幸福,從此由你負責”,錯

還有一個相似的誤區,在婚姻中,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否幸福是對方決定的,至少對方要負主要責任。在這裡,我想送給大家幾句話愛一個人是你的權利,但是愛一個人不代表給你這樣的特權:第要求他也愛你;第二,控制他的思想和行為;第三,要求他負責你的快樂。

在這裡我還想挑戰幾句話,幾句我們經常能聽到的話。

第一句話是,很多父親在女兒出嫁時會對新郎說:我把女兒交給你。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希望女婿很好地照顧自己女兒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實如何呢?沒有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負責,更別說負責一輩子。

每個人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才是最健康的心態。一個女人如果覺得嫁給了誰,對方就該負責她的快樂和幸福,這是一種可怕的思想這種思想是婚姻的大敵。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是否快樂,是否幸福。幸福是一個主觀的感受能力,當一個人主觀感受不到幸福,即便在旁人看來再幸福的日子,他也有可能沒有意識到幸福。如果她充滿著幸福感,那麼她在任何境遇下都是比較積極樂觀的。

第二句話是:你應該對我負責一輩子。這是很多女性結婚後,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想法,這個想法會影響你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是很多衝突和矛盾的根源。我們每個人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一輩子,才是最長久的。

第三句話是:我就是為孩子而活。這句話其實是親子教育中的邊界感問題。其實,對孩子最健康的愛是允許孩子在心理上發展出邊界,成為他自己。對於父母,她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父母和孩子會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彼此都是獨立的有邊界感的人。最健康的愛應該是允許分離的愛。這個分離,是心理上的分離,絕不是感情上的分離。

所以這句話表達出許多母親的心聲,孩子對我很重要,然而重要也是要有一個度。如果說一個母親全身心地只為孩子活,她沒有一個價值觀,一個人生建構,那麼對於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一個母親沒有一個生活目標,就會很難忍受和孩子一次次的分離,最終和孩子纏結在一起。

心理上和孩子纏結在一起的家庭,雙方都很枯竭,這樣的家庭紛爭不斷。父母因為愛孩子,就不能為自己好好活著,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悲劇。

如何避開婚姻中邊界不清的誤區

我們要察覺到自己身上有哪些模式是不成熟的,如果是來自于原生家庭,還沒有被解決的,那麼一定要通過自我成長來完善。精神分析中有一句話:你在此刻產生的憤怒,一定不是來源於此刻。

我們要察覺一下我們的邊界感建構得是否健康,是否可以保證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尊重自己的感受,是否也能夠尊重愛人的感受,並且平和地對待一些人和事。

我們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內心,在婚姻中有沒有帶著對另一半的么覺,而忽視了身邊這個真實的人,他的感受和需求。在婚姻中,是不是和自己想像中的幻象互動?我們也需要不斷地自我成長,來打破這個幻象。

作為女人,在精神上真正的獨立起來,也是通過成長來實現的。勇敢和有勇氣是這樣的。舉個例子:潑婦駡街不是勇敢,敢於直面生活給你的一切課題,這才是勇敢,一味地指責別人也不是勇敢,敢於承擔生活給你的責任才是勇敢。

有時,我們]會用結束一段婚姻,或者結束一段關係來解決一些問題。有時,結束婚姻也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它可以讓你看到,你在這件事情上要付什麼樣的責任,你通過這樣的一件事情要獲得什麼樣的領悟,如果只是結束一段關係,認為都是對方的錯,我沒有錯,自己沒有做任何領悟和成長,那麼你在進入下一段婚姻時,問題依然會存在,它不會憑空消失。

在他長大後,敢於觸碰自己的內心體驗,也知道自己是怎樣的,接納自己,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沒有太多情緒的壓抑。這些都是健康的自我邊界的表現。而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邊界不清的人,表現為:有較多的情緒壓抑,自我認同感差,不能拒絕別人,愛討好別人。在人際交往中,不是太近,就是太遠,總會有受傷感,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感受別人的感受,分不清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不允許別人做他自己,同時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做自己。

在你的成長經歷中,如果從來沒有被父母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那麼你的心理邊界就沒有被尊重過。在婚姻中,你就不會尊重對方的邊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邊界感發展不好的人,在進入婚姻後,還會有一個糟糕的問題,他們通常會帶著一種幻覺進入婚姻。她的潛意識深處,通常會存在對另一半的幻覺。她覺得另一半的他應該是這樣的,任何時候都是懂我的,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給我一個準確的安慰。我想他怎樣,他就是怎樣的。所以在婚姻裡,女人是和自己的幻覺生活,而不是和自己身邊的人在生活。

婚姻的磨合是那麼的重要,那麼的艱難。這個磨合需要我亻們不斷打破潛意識深處的那個幻象,而接納身邊實實在在的人,知道他的感受,他的需求。很多女性把經濟上的獨立混同於精神上的獨立。事實上,經濟獨立只是精神獨立的前提,精神的獨立需要通過不斷的心理成長,才能獲得。

“婚姻中,越愛越不應該有邊界”,錯

很多人誤以為:婚姻中不需要邊界。這個認知誤區與我們傳統文化的沿襲密不可分的。

我們的社會文化有著自己非常獨特的特點,五千年的歷史至今都在影響甚至決定著我們的一些人文理念。我們著重來看看它對邊界感的影響。我們的文化在很多時候是沒有邊界感的文化。在20世紀50~60年代,如果兩個人感情不好,要離婚時,不經過單位允許是不被同意的。

這樣的文化,在那個年代,也培養出來了一些沒有邊界感的“好人”,這樣的“好人”是很累、很壓抑的。因為她在不斷地侵入別人的邊界時,自己的邊界也是不健康和不健全的。而這一點表現在家庭中,就很嚴重。很多父母天然覺得,自己的生活應該和孩子的生活攪在一起。他們認為這是一家人的感情好。記得我看過一個電視劇:有一個情節是,父母沒有經過兒子的同意,買了一套傢俱,並把傢俱放在兒子的新房中,兒子雖然無奈,但堅決站在父母的一邊。兒媳婦無論如何都看不上這套古典傢俱,想把這套傢俱搬出去。兒子和媳婦因為這個問題產生了強烈的衝突並吵架。

在我看來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的詬病,父母覺得:我做得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愛,我們]很無私。首先,不否認父母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和邊界感是兩個問題。但是感情再好也不等同于不讓對方做他自己,這是兩個維度的事情。但我們]的文化,恰恰是喜歡把兩個維度的事情放在一個維度去思考、去判斷。

而從兒子的反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很難有力量突破邊界不清的問題。因為父母是那麼的深愛他,花費了精力和錢。他是在無力反抗。對於兒媳來說,這是個很糟糕的問題,她沒有辦法為自己家擺什麼樣的傢俱做主,這是一個嚴重的邊界感被侵犯的感覺。她的公婆和丈夫都不理解她,她感覺扌非常鬱悶。

我們再來說一個常見的誤區,很多人認為家庭成員之間感情好,就不應該有心理邊界。事實上,邊界感和感情好的區分是非常重要的。在熱戀中,我們會有一種錯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科學證明愛情的保鮮期通常是8個月左右。再相愛,也是兩個人,不是個人。如果兩個人變成一個人,我們用一個腦袋去思考,這是很可怕的,如果繼續下去,會麻煩不斷。

“我的幸福,從此由你負責”,錯

還有一個相似的誤區,在婚姻中,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否幸福是對方決定的,至少對方要負主要責任。在這裡,我想送給大家幾句話愛一個人是你的權利,但是愛一個人不代表給你這樣的特權:第要求他也愛你;第二,控制他的思想和行為;第三,要求他負責你的快樂。

在這裡我還想挑戰幾句話,幾句我們經常能聽到的話。

第一句話是,很多父親在女兒出嫁時會對新郎說:我把女兒交給你。這句話表達了父親希望女婿很好地照顧自己女兒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事實如何呢?沒有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負責,更別說負責一輩子。

每個人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才是最健康的心態。一個女人如果覺得嫁給了誰,對方就該負責她的快樂和幸福,這是一種可怕的思想這種思想是婚姻的大敵。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是否快樂,是否幸福。幸福是一個主觀的感受能力,當一個人主觀感受不到幸福,即便在旁人看來再幸福的日子,他也有可能沒有意識到幸福。如果她充滿著幸福感,那麼她在任何境遇下都是比較積極樂觀的。

第二句話是:你應該對我負責一輩子。這是很多女性結婚後,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想法,這個想法會影響你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是很多衝突和矛盾的根源。我們每個人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一輩子,才是最長久的。

第三句話是:我就是為孩子而活。這句話其實是親子教育中的邊界感問題。其實,對孩子最健康的愛是允許孩子在心理上發展出邊界,成為他自己。對於父母,她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父母和孩子會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彼此都是獨立的有邊界感的人。最健康的愛應該是允許分離的愛。這個分離,是心理上的分離,絕不是感情上的分離。

所以這句話表達出許多母親的心聲,孩子對我很重要,然而重要也是要有一個度。如果說一個母親全身心地只為孩子活,她沒有一個價值觀,一個人生建構,那麼對於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一個母親沒有一個生活目標,就會很難忍受和孩子一次次的分離,最終和孩子纏結在一起。

心理上和孩子纏結在一起的家庭,雙方都很枯竭,這樣的家庭紛爭不斷。父母因為愛孩子,就不能為自己好好活著,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悲劇。

如何避開婚姻中邊界不清的誤區

我們要察覺到自己身上有哪些模式是不成熟的,如果是來自于原生家庭,還沒有被解決的,那麼一定要通過自我成長來完善。精神分析中有一句話:你在此刻產生的憤怒,一定不是來源於此刻。

我們要察覺一下我們的邊界感建構得是否健康,是否可以保證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尊重自己的感受,是否也能夠尊重愛人的感受,並且平和地對待一些人和事。

我們可以看一看自己的內心,在婚姻中有沒有帶著對另一半的么覺,而忽視了身邊這個真實的人,他的感受和需求。在婚姻中,是不是和自己想像中的幻象互動?我們也需要不斷地自我成長,來打破這個幻象。

作為女人,在精神上真正的獨立起來,也是通過成長來實現的。勇敢和有勇氣是這樣的。舉個例子:潑婦駡街不是勇敢,敢於直面生活給你的一切課題,這才是勇敢,一味地指責別人也不是勇敢,敢於承擔生活給你的責任才是勇敢。

有時,我們]會用結束一段婚姻,或者結束一段關係來解決一些問題。有時,結束婚姻也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它可以讓你看到,你在這件事情上要付什麼樣的責任,你通過這樣的一件事情要獲得什麼樣的領悟,如果只是結束一段關係,認為都是對方的錯,我沒有錯,自己沒有做任何領悟和成長,那麼你在進入下一段婚姻時,問題依然會存在,它不會憑空消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