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统计局解读:2018年全国夏粮获得较好收成

中國網財經7月18日訊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 2018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3872萬噸, 比2017年減產306萬噸, 下降2.2%;其中播種面積26703千公頃, 比上年減少164千公頃, 下降0.6%;全國夏糧每公頃產量5194.9公斤, 比上年減少82.0公斤, 下降1.6%。 2018年夏糧產量因面積減少而減產86萬噸, 因單產下降而減產220萬噸。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加才解讀夏糧生產情況表示, 2018年全國夏糧獲得較好收成。

一、播種面積減少

一是各地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減少夏糧播種面積, 增加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如河北部分地區由于地下水嚴重超采而采取休耕政策,

減少了小麥種植。 二是上年秋冬播期間部分地區遭遇持續陰雨天氣, 江淮等部分地區水稻不能及時收割騰茬, 影響了小麥播種。 三是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政策的實施, 促使新疆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提高, 更多農戶傾向于擴棉減麥。

二、單產有所下降

一是秋冬播期間, 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續降雨天氣, 部分麥田播期推遲15-20天, 小麥冬前積溫不足, 不利于形成冬前壯苗和安全越冬。 二是清明時節, 正值小麥生長的拔節孕穗關鍵期, 黃淮海等小麥主產區遭受了一次大范圍大幅度降溫天氣, 影響小麥穗粒數形成。 三是灌漿收獲期間, 安徽等部分地區遭遇長時間陰雨天氣, 降水偏多,

日照不足, 不僅影響小麥灌漿和產量的進一步形成, 還導致小麥出芽霉變, 影響品質。

( 編輯:暢帥帥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