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人,婚后怎么能对妻子如此狠心0094

有一位40歲的女性來訪者來找我,鐵青著臉跟我控訴她丈夫的冷血和無情。 在她被查出乳腺腫瘤後,徹夜無眠幾近崩潰的狀態下,丈夫居然酣然大睡毫無反應。 她當時感覺自己真的瘋了,半夜裡歇斯底里哭鬧。 丈夫睜開迷迷糊糊的眼睛瞪著她:你又在發什麼瘋?還要不要人睡覺了?她仰天大笑:你還要睡覺?你還睡得著!我馬上就要死了你居然還要睡覺!丈夫大怒:你現在死了了嗎?你死了的話還會大半夜發瘋?

她聽完當場暈死過去。 第二天跑回娘家,跟哥哥、姐姐哭訴,他們立刻帶她到北京做了全面檢查原來是虛驚一場,只是良性的。

從此以後,她徹底抑鬱了,她不知道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她打量著這個一起生活將近20年的男人,這個稱之為“丈夫”的人,恨到不行,看到他的背影她都會咬牙切齒地恨。

我看到她臉上那種痛恨的表情,也感覺到陣陣發冷。 其實,作為個女人,我何嘗不能理解這種在自己最絕望的時候,被身邊最親近、最需要的人忽略的感覺,這時候丈夫的冷漠和平靜不僅在她心口插了把刀,而且更摧毀了她的安全感,讓她深刻地懷疑生活。

她詳細講了他們戀愛結婚及婚後近20年的種種細節,最終得出個結論:這個傢伙就是“非人”。 我問:你為什麼會選擇嫁給一個非人?她的臉色柔和下來,緩緩地說:那時候我太年輕。

他文質彬彬的,寡言少語又非常的體貼。 雖然家庭條件很差我父母家人都反對我嫁給他,但我最終還是一意孤行嫁了。 沒想到這麼多年家裡家外我拼死拼活奔波奮鬥,快把自己累死了,都得了乳腺癌,他還是無動於衷的那副死相。 說到這裡,她的臉色又黯淡下來,眼裡滾出大滴的淚珠。

“非人”是怎樣煉成的

聽完她說的這些,其實我在想,一個當年文質彬彬、寡言少語還很體貼的文科男,如何讓歲月變成了一個“非人”?

原來婚後的生活裡,她的個性一直是風風火火、大大咧咧的,心直口快;而他對事情卻是永遠都保持著一個不冷不熱的態度,慢吞吞的,很多事情都讓她急得發瘋。 加之她比他年長2歲,覺得他不成熟,於是逐漸養成了家裡大小事情她一個人說了算的習慣。

而他也樂得讓位,並沒有像大多數男人那樣要在家裡爭奪主宰的地位。 久而久之,她成了家長,一個人扛起所有的事。

他們開了一家店,從進貨到銷售都是她一個人做,他幫不上任何的忙。 當我問她是他不肯幫忙還是什麼原因時,她氣憤地說:他只會添亂。 偶爾幫忙賣東西,卻把顧客當作仇人一樣跟人家吵架,店裡的小姑娘曾求她說別讓叔叔來店裡了,顧客都讓他吼跑了。 為什麼呢?原來是他不擅長與人交流,不懂得銷售技巧。 當顧客對商品稍有微詞時,他立刻就翻臉了。 她說,她沒想到少言寡語的人有這樣大的隱患她氣急,對他大罵,之後,他就躲在家裡,除了每天燒兩餐飯、接送孩子,什麼事都不再過問了。

多年下來,她都已經習慣了,習慣了自已作為一個“女漢子”獨自東奔西走地打拼。 沒想到,剛剛過了40歲生日,命運卻跟她開了個玩笑,查出了乳腺腫瘤。

在她感到天塌地陷的災難降臨時,他卻認為她又在作——他把她所有著急上火的行為都冠以“作”的名義,在他眼裡世界上沒有任何需要著急上火的事。 她越著急,他越淡然,已然成為慣性,哪怕是在她看來她要死了,他仍可以無動於衷。 其實她不明白,他的“淡然”只是一種對抗,無聲的對抗。 在面對她絕對的強勢姿態時,為了息事寧人,為了避免無意義的爭吵,他的個性決定了他以沉默和冷淡對抗,他不爭、不搶、不急、不惱,硬生生地把自己煉成了妻子口中的“非人”。

還有機會讓他變回“人”嗎

在整個過程中,她講起一些細節,痛快地哭了幾次。 她告訴我多年來,作為女人她都不會哭了,所有的事都是自己扛,再大的困難都咬牙自己解決,她不允許自己流一滴眼淚。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腫瘤了嗎?”我問她。 她低下了頭。

在婚姻關係中,有一種說法叫“序位”。 海靈格在家庭序位理論中提到,婚姻是男女雙方共同的承諾和“事業”,應該是共同分擔和相互扶持的關係,其核心是交流。 可是因為彼此之間個性的差異,無法找到合適的交流模式,會帶來很多的衝突,當有些人的人格不能面對衝突時(有相當數量的此類人,有其很深的心理原因),就選擇回避,形成種種病態的“平衡”。 其實真正的平衡來自男女雙方角色的穩定——男人更像男人,對家庭有責任和擔當,給到對方安全和信任;女人也更像女人,包容柔和,讓對方有歸屬感。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因原生家庭或自我成長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無法形成這種健康的角色意識,於是在進入婚姻後,出現種種怪像。

回到這個個案中的妻子,我問她你現在知道你丈夫是怎麼變成“非人”的嗎?她點點頭,承認自己太過於強勢,在結婚最初,不能夠接受和包容他慢吞吞做事的態度,一步步把自己逼成了“強人”,最終也逼成了病人,丈夫變成了令她心膽俱寒的“非人”。不過儘管如此,她並沒有很強烈的離婚念頭。因為多年的習慣,讓她害怕自己離開這個人之後會無法適應新的生活。

任何模式都是在兩個人的互動中不斷地建立並鞏固起來的,想要改變也許比建立更難。因為建立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不知不覺就變成了這樣。而改變的時候,我們]特別在意成效,假如沒有效果,就會產生挫敗感,並且影響繼續努力的信心。

在付出努力之前,你最需要思考的是,你自己願意做出哪些改變。然後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進行嘗試,這樣的話即使一開始效果一般,也不至於對自己構成傷害。

另外,要用心地瞭解他,理解他的處事方式。就算不喜歡看不慣對方的言行,起碼也要從理智上認同:對方和你是不一樣的人,他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生活。並且要儘量削減自己的幻想,告訴自己,這個人有可能就是這樣子,不改變了。那麼這種情況你是否能夠接受。

最後,坦誠地告訴他你的想法和期望。在理解他的基礎上,嘗試著與他溝通,儘量溫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對對方有任何指責和埋怨。

改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婚齡較長的伴侶來說,改變一些積習尤為困難。但是,我們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親自耕耘才可能收穫,否則就只能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上幻想著豐收直到餓死。要是連你也餓死了,那麼這段婚姻裡就不止一個“非人”,所以不管有多難,請試著在婚姻裡“好好做人”。

其實真正的平衡來自男女雙方角色的穩定——男人更像男人,對家庭有責任和擔當,給到對方安全和信任;女人也更像女人,包容柔和,讓對方有歸屬感。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因原生家庭或自我成長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無法形成這種健康的角色意識,於是在進入婚姻後,出現種種怪像。

回到這個個案中的妻子,我問她你現在知道你丈夫是怎麼變成“非人”的嗎?她點點頭,承認自己太過於強勢,在結婚最初,不能夠接受和包容他慢吞吞做事的態度,一步步把自己逼成了“強人”,最終也逼成了病人,丈夫變成了令她心膽俱寒的“非人”。不過儘管如此,她並沒有很強烈的離婚念頭。因為多年的習慣,讓她害怕自己離開這個人之後會無法適應新的生活。

任何模式都是在兩個人的互動中不斷地建立並鞏固起來的,想要改變也許比建立更難。因為建立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不知不覺就變成了這樣。而改變的時候,我們]特別在意成效,假如沒有效果,就會產生挫敗感,並且影響繼續努力的信心。

在付出努力之前,你最需要思考的是,你自己願意做出哪些改變。然後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進行嘗試,這樣的話即使一開始效果一般,也不至於對自己構成傷害。

另外,要用心地瞭解他,理解他的處事方式。就算不喜歡看不慣對方的言行,起碼也要從理智上認同:對方和你是不一樣的人,他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生活。並且要儘量削減自己的幻想,告訴自己,這個人有可能就是這樣子,不改變了。那麼這種情況你是否能夠接受。

最後,坦誠地告訴他你的想法和期望。在理解他的基礎上,嘗試著與他溝通,儘量溫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對對方有任何指責和埋怨。

改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婚齡較長的伴侶來說,改變一些積習尤為困難。但是,我們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親自耕耘才可能收穫,否則就只能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上幻想著豐收直到餓死。要是連你也餓死了,那麼這段婚姻裡就不止一個“非人”,所以不管有多難,請試著在婚姻裡“好好做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