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这位鹤岗的女口才老师教人如何“会说话”

《我的東北》系列紀錄短片第二集《小周老師的口才課》完整版 (時長 12:48)

假期里, 小周老師在鶴崗市區的口才學校里, 為低年齡段的孩子們教授發音技巧。 黑板上寫著教小朋友的日常發音、演講技巧。 針對大學生和成人, 主要以拿捏人際關系分寸的技巧, 包括跟人溝通、取悅老師和領導, 以及在競爭環境中通過察言觀色及語言表達來把握機會。

“在鶴崗或者說東北, 人們都很重視才藝的, 比如說舞蹈樂器繪畫, 我們這個口才也是一方面, 鶴崗這個地方不大, 但是口才培訓學校特別的多, 教育局舉辦的大型活動,

都會用到這塊”。 小周老師教授的關于演講方面的知識技巧,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 口才演講屬于一種宣傳方式的技巧, 在機關單位里舉辦的活動中有很大作用。

趙佳然是一位小周老師帶了兩年的學生。 曾經因為“大舌頭”的原因, 趙佳然的性格有些自卑, 不敢和學校里的同學交流。 通過長時間的“口才”訓練, 趙佳然解決了發音問題, 性格開朗了不少, 還在市演講比賽拿過銀獎。

在鶴崗, 課外輔導曾是不多的逆勢增長行業之一, 這得益于當地職工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執行最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和90年代后期開始的離開東北潮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鶴崗選煤廠工作的李海是小周老師曾經培訓過的學生之一。

他為了參加單位組織的演講比賽, 向小周老師學習口才, 并在比賽上拿了金獎。 而后又代表單位在十幾個礦區發表過演講, 也拿下殊榮。

不得不承認, 口才方面的訓練給李海在工作上也帶來收益, 跟領導、同事溝通, 打交道方方面面都會用到。 如今, 他是礦上的小領導, 每次班前會都會負責組織生產安全方面的講話。

小周老師在一堂面對高三畢業生的口才課上教給準大學生們一句主持時經常用到的臺詞——“輝煌屬于過去, 未來從腳下開始”。

伴隨著城市資源枯竭的背景, 鶴崗也在做積極的轉型。 百年煤城困境, 鶴崗在城市建設上發力, 探索煤與非煤產業轉化的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要走。

我的鶴崗:一個鶴崗青年的自述


2017年, 秋, 鶴崗夜晚的新街道。

中國人安土重遷, 之于農民尤甚。 所以從歷史上看, 中國無論群體或個體的遷徙, 幾乎都伴隨著饑饉、戰爭和災變。

中國人敬祖宗, 而我家族數代人多次遭災遷徙, 早已丟了家譜牌位, 這是“棄祖”, 是無緣祖蔭的兇兆, 這種狼狽, 直到今天都沒有消散。

鶴崗是個礦業城市, 是一塊因為工業文明才被人類選中的孤寒之地。 自文明以來這里原并無一村一寨, 是游牧民族馳騁的萬里大荒, 野生動物棲息的美麗家園。 直至民國初年, 人們在這里探明了炭層, 隨后實業家們開始在此投資開掘, 興建鐵路, 之后日據東北, 日本人在這里設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 興建基礎設施, 奠定了如今的城市面貌。


我兒時玩耍的野地。

我奶奶就出生在日據時代的吉林德惠, 她爺爺的爺爺由山東登州府闖關東而來。 到了她這一代, 家境已經殷實。 他們在這塊富饒土地上重復著膠州祖先的小農生活, 耕織傳家。 奶奶的少女時代過的無憂無慮, 以至于到了她六七十歲的時候, 仍然不厭其煩地, 向我清晰地描述那些快樂的田園生活。

唯有兩件事讓她耿耿于懷:一是家里的男孩兒都能讀書, 她在門外偷聽先生講課卻被奶奶打罵;二是日本人禁止中國人吃大米, 以至于她一輩子都對大米飯有著特殊的偏愛。

日本投降, 國共內戰, 東北最先解放。 鶴崗成了共和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 土地改革在東北平原上如火如荼, 我奶奶家被定性為地主,

可謂突然橫禍。 她們家幾十口人被迫擠在一間窩棚里, 為了防止游手好閑的貧農打我奶奶的注意, 我奶奶的奶奶匆忙地與我爺爺的家長說定, 讓我爺爺奶奶兩人即刻成婚。

婚后的第一天, 兩人就踏上了北上的火車, 去礦山, 也就是鶴崗謀生。 奶奶走的時候, 她的奶奶痛哭流涕, 念叨著“珍珠上荒了”, 珍珠是我奶奶的小名。


我奶奶家的男人都會演奏這種“快樂琴”, 學名叫大正琴。

我奶奶家的男人都會演奏這種“快樂琴”, 學名叫大正琴, 這種發源于日本的近代樂器一度在東北十分流行, 《呼蘭河傳》中也提到過這種樂器

鶴崗礦務局, 現在叫鶴礦集團, 是國有獨資企業。 解放至今, 它始終是鶴崗經濟的唯一支柱。 礦務局的總部坐落在日據時代的市府, 從它延展出整個“老街基”的道路網絡。我的整個家族,除了家庭婦女和我這一代人,全部供職于這個企業。

礦務局擁有自己的鐵路系統,自己的小區,自己的學校、醫院、公園,和自己的供暖系統。過去冬天人們見面寒暄的話題往往是“今年礦務局的暖氣好還是市政的暖氣好”,一般情況下礦務局都會勝出,因為他們燒的是自己的煤。


礦務局大樓上的大鐘,每到整點就報時,那個聲音伴我度過了整個童年。

我姥爺的父親,也就是我太姥爺,為躲兵災,解放前就逃到了鶴崗,解放初因剿匪有功,得以成為煤礦的干部。我姥爺供職于煤礦,在文革期間成為工農兵大學生,去遼寧阜新讀了大學,隨后回礦山當了科長,直至退休。在他看來,計劃經濟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在街上碰到過去單位的老伙伴,他總要去和他們高談闊論一番,無非感慨世風日下,懷念毛時代。

他患有腦血栓,得病以后性格漸漸孤僻,沉溺于毛時代的文藝。他曾是他們礦上的宣傳骨干,也是公會里多才多藝的活躍青年。他有許許多多藍色或紅色的小本子,上面印著“某某會議留念”“某某礦工會”之類的燙金文字,扉頁寫著毛主席語錄,他在本子上用他那種獨特的過度簡化的字體寫一些像順口溜的詩歌。

他懷念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那是他生命中的黃金歲月,在他的描述中,那些日子陽光燦爛,單位沒有貪腐,百姓不分貧富,人人充滿干勁。

我奶奶可就不這么認為了。改革開放以前,我爺爺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八口人,十分艱難。直到我小時候,我奶奶仍有撿煤的習慣,就是沿著鐵路線撿從運煤火車上掉下來的煤塊。幾個婦女背著背簍,彎著腰,沿著鐵路線走上一天,能撿上兩筐煤,這就省去許多買煤的費用。我爺爺一輩子都是礦山的普通工人,收入微薄,奶奶與他性格不合。

后來我爺爺過世,奶奶便信了主。在那些裝飾著巨大十字架的東北紅磚房里,牧師們用慢條斯理的東北話講經,戴著老花眼鏡的老太太笨拙地彈著電子琴,奶奶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婦女跟著錯誤的伴奏跑著天南地北的調齊唱圣歌。聚會結束,婦女們合上圣經,便絕不再談,開始聊些家長里短,誰家老太太跟誰家老頭搞破鞋之類的八卦,然后回家點爐子做飯。每到節日,教會會給信徒們發放一種蘸滿白糖的大餅干,奶奶每次都拿回來給我吃,直到有一次我在里面吃出了一根縫衣針。

在鶴崗的兩片城市中心,新街基和老街基之間,有兩座火車站,一座是鐵路部門的鶴崗站,一座是礦務局的火車站,我們叫它“小火車站”。兩座火車站之間隔著數十條鐵軌,兩座立交橋跨過鐵路線,連接起新街基和老街基。小火車站每天都有開往市郊煤礦的通勤列車,這種車的車票是窄小的一條,所以大家管這種車叫“小票車”,與鐵路部門的客運列車“大票車”區別。小票車里面是像現在地鐵一樣的長條凳子,上面覆蓋著皮革,車頭是威風凜凜的蒸汽機車,小的時候奶奶常常帶我坐著它串親戚,火車經過各個礦區,穿過高大的洗煤車間,路過一座座矸石山,那些風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礦務局運輸處漂亮的蒸汽機車在我童年的印象里非常常見,但是現在應該已經全部被淘汰了。

因為我姥爺是礦上的科長,我姥姥是煤礦醫院的大夫,所以我母親的少年時代比較優越。她讀了本地的財會中專,去礦務局當了一名會計。在當時,這是很讓旁人羨慕的一份工作,只有進不了礦務局的青年才會考慮去做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她們一家常常去郊外的公園野餐,去劃船,去觀看文工團的演出。從她們當時的照片里,我看到許多至今仍然留存的漂亮景觀,精致雕塑,只是那些東西現在都已經破敗不堪。

我父親是家里的三子,也是我奶奶家唯一一個出去讀書的人。礦院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礦務局的礦建處做技術員。他早逝,我對他印象不多,只記得我們一家三口常常去公園劃船。


我的一家三口,在煤海公園里劃船。

礦務局曾經擁有一個很大的幼兒園,我小的時候在那兒學鋼琴,對那里印象深刻。為了防止孩子們在上下樓的時候跌掉,那座大概五六層高的建筑物的樓梯間里都是旋轉的斜坡,沒有一處臺階。大院子里有許多游樂的設備,其中有一處水泥砌的迷宮,學琴出來以后我常常去那個迷宮,記得有一次我出不來了在里面哭起來,我爸爸爬上墻笑著把我抱出來。

幼兒園門口有許多涼亭,上面爬滿了葡萄蔓,東北的夏季涼爽宜人,許多人就坐在那葡萄蔓下面,下棋,休息,聊天。礦務局還有一個文化宮,我們叫礦區文化宮,建筑體量極大,帶有一個可以放電影的大劇場。以前每到冬天,文化宮的院子里總要砌上冰滑梯供孩子們玩,還有牽駱駝的人在那兒收費留影,各種各樣的新奇小吃,新鮮玩意兒也會在那兒出現,我兒時的許多照片都在那里拍攝。


我們一家三口在礦區文化宮的電影院門口。

大概從九十年代末開始,礦務局開始式微。

我舅媽原來是礦務局系統中學的一名教師,在那段時間,市政系統的教師待遇突然比礦務局系統的教師待遇高了很多。我記得那些教師組織過聲勢浩大的游行,在市政府門前靜坐,攔截火車,最后他們的待遇終于和市政并軌,礦務局自那以后也不再有自己的學校。

我從小就常常聽到“壓資”這個詞,而且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詞出現的越來越頻繁。直到如今,我母親仍然被單位壓了半年多的工資。伴隨著一次次壓資的,是我母親工作單位的一次次改名,重組,搬遷。她原來供職于礦務局銷售處,國企改革以后,鶴崗礦務局成了鶴礦集團,黑龍江省又憑空成立了龍煤集團,她的單位也再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隨著企業效益的下降,她的工作也愈加清閑。

小的時候每到過年,各單位都會燃放禮花,相互攀比,好不熱鬧。公園里也堆滿各單位制作的冰燈,財力最雄厚的單位做出的冰燈往往最漂亮。大概從我上初中開始,這些東西越來越少。到了現在,很多單位連“歡度春節”四個字都掛不起了。


鶴礦集團下屬的老牌煤礦興山礦機關院內懸掛的條幅。

曾經鶴崗有兩所較大的醫院,一所是人民醫院,一所叫鶴礦集團總醫院,我們俗稱二醫院。解放初期,中國醫科大學曾經在二醫院駐扎過一段時間。2015年,因為無力經營管理,鶴礦集團將這所近七十年歷史的醫院賣給了山西的民營醫療集團。

礦務局幼兒園早被拆掉了,地皮被賣給開發商,蓋起了高層住宅。那里是鶴崗的黃金地段,但現在晚上也亮不了幾盞燈。礦區文化宮倒是還在,但自從城管不再允許在那個院子里擺攤設點,那里就冷清下去,不復熱鬧。小火車站早已關門,隨著許多煤礦的倒閉,連接這些煤礦的鐵路也隨之荒廢,長滿雜草,許多過去橫穿馬路的鐵路也被政府用水泥填實了。


曾經熱鬧的礦區文化宮的院子如今成了停車場。

從小我母親就一直向我灌輸一個觀念,就是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后再也不要回到鶴崗。她早已對這個企業,對這個城市不抱任何希望。

我大爺是礦上的電焊工人,他幸運地趕在礦務局上一輪大危機之前成功退休。相比之下,我老叔就不那么幸運了,他是礦上的電工,現在他的兒子正在上高中,他除了面臨壓資的困境,還面臨著被分流或下崗的風險。

和我許多同學的父母一樣,我的母親也在等待退休,她還要等三年。退休,意味著穩定的收入,意味著擺脫了朝令夕改的企業政策,意味著他們終于可以過上他們期待多年的,不用付出任何勞動就可以穩定地吃皇糧的日子。


這座看起來不太起眼的醫院,事實上是共和國最老牌的醫院之一。

我的奶奶在前年過世,她一生都沒有過過什么好日子。直到她死去,她最幸福的回憶仍然是土改以前在松遼平原的少女時光。

我小時候在我奶奶家對面的小學上學,那里原來是振興煤礦的“六井”,我的同學都住在旁邊的小胡同里,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振興礦的工人。小的時候,我們在那些小胡同里奔跑打鬧,撈魚抓蛤蟆,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時光。前幾個月我回去看的時候,那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政府正在推動聲勢浩大的棚改工程,樓房價格急降,城市近郊的樓房甚至賣到500元一平方,那些由一座座小平房一條條小胡同組成的工人社區正在急速瓦解,廢棄的平房在關停的煤礦周遭慢慢坍塌。而那所我曾經就讀的小學,因為生源匱乏,也將在明年關停。

我的姥姥姥爺拿著退休金,每天沉溺于電視保健品的廣告節目和小區保健品推銷者舉辦的各種講座中,在他們看來,電視是絕不會騙人的,因為電視是國家的。小區保健品推銷者常常會搬出“國家級”“世界級”“宇宙級”教授的名頭,他們對此深信不疑,每次我回家他們都要問我“某某學校有沒有這么一位教授”之類的問題,我無法回答。


鶴崗正在進行聲勢浩大的棚戶區改造。

就在今年,我又去了一次鶴崗的教會。令我詫異的是,那里和我兒時奶奶領我去的教會差別極大。一位極為狂熱的教師用極具煽動性的語言向信眾快速而大聲地喊叫,信眾們都很專注,時而悲憤,時而亢奮,跟著臺上的教師快速地念叨。這些念叨聲嘈嘈切切,充滿怨念。在這所教會里,我聽到了這片土地的嘆息。

導演 | 江錦 ? 撰文 | 于海洋 ? 編輯 | 趙赫廷

出品 | 谷雨影像 x 梨視頻

谷雨影像為騰訊谷雨旗下影像故事欄目。了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谷雨影像GuyuVision”,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從它延展出整個“老街基”的道路網絡。我的整個家族,除了家庭婦女和我這一代人,全部供職于這個企業。

礦務局擁有自己的鐵路系統,自己的小區,自己的學校、醫院、公園,和自己的供暖系統。過去冬天人們見面寒暄的話題往往是“今年礦務局的暖氣好還是市政的暖氣好”,一般情況下礦務局都會勝出,因為他們燒的是自己的煤。


礦務局大樓上的大鐘,每到整點就報時,那個聲音伴我度過了整個童年。

我姥爺的父親,也就是我太姥爺,為躲兵災,解放前就逃到了鶴崗,解放初因剿匪有功,得以成為煤礦的干部。我姥爺供職于煤礦,在文革期間成為工農兵大學生,去遼寧阜新讀了大學,隨后回礦山當了科長,直至退休。在他看來,計劃經濟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在街上碰到過去單位的老伙伴,他總要去和他們高談闊論一番,無非感慨世風日下,懷念毛時代。

他患有腦血栓,得病以后性格漸漸孤僻,沉溺于毛時代的文藝。他曾是他們礦上的宣傳骨干,也是公會里多才多藝的活躍青年。他有許許多多藍色或紅色的小本子,上面印著“某某會議留念”“某某礦工會”之類的燙金文字,扉頁寫著毛主席語錄,他在本子上用他那種獨特的過度簡化的字體寫一些像順口溜的詩歌。

他懷念改革開放前的生活,那是他生命中的黃金歲月,在他的描述中,那些日子陽光燦爛,單位沒有貪腐,百姓不分貧富,人人充滿干勁。

我奶奶可就不這么認為了。改革開放以前,我爺爺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一家八口人,十分艱難。直到我小時候,我奶奶仍有撿煤的習慣,就是沿著鐵路線撿從運煤火車上掉下來的煤塊。幾個婦女背著背簍,彎著腰,沿著鐵路線走上一天,能撿上兩筐煤,這就省去許多買煤的費用。我爺爺一輩子都是礦山的普通工人,收入微薄,奶奶與他性格不合。

后來我爺爺過世,奶奶便信了主。在那些裝飾著巨大十字架的東北紅磚房里,牧師們用慢條斯理的東北話講經,戴著老花眼鏡的老太太笨拙地彈著電子琴,奶奶和一群年齡相仿的婦女跟著錯誤的伴奏跑著天南地北的調齊唱圣歌。聚會結束,婦女們合上圣經,便絕不再談,開始聊些家長里短,誰家老太太跟誰家老頭搞破鞋之類的八卦,然后回家點爐子做飯。每到節日,教會會給信徒們發放一種蘸滿白糖的大餅干,奶奶每次都拿回來給我吃,直到有一次我在里面吃出了一根縫衣針。

在鶴崗的兩片城市中心,新街基和老街基之間,有兩座火車站,一座是鐵路部門的鶴崗站,一座是礦務局的火車站,我們叫它“小火車站”。兩座火車站之間隔著數十條鐵軌,兩座立交橋跨過鐵路線,連接起新街基和老街基。小火車站每天都有開往市郊煤礦的通勤列車,這種車的車票是窄小的一條,所以大家管這種車叫“小票車”,與鐵路部門的客運列車“大票車”區別。小票車里面是像現在地鐵一樣的長條凳子,上面覆蓋著皮革,車頭是威風凜凜的蒸汽機車,小的時候奶奶常常帶我坐著它串親戚,火車經過各個礦區,穿過高大的洗煤車間,路過一座座矸石山,那些風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礦務局運輸處漂亮的蒸汽機車在我童年的印象里非常常見,但是現在應該已經全部被淘汰了。

因為我姥爺是礦上的科長,我姥姥是煤礦醫院的大夫,所以我母親的少年時代比較優越。她讀了本地的財會中專,去礦務局當了一名會計。在當時,這是很讓旁人羨慕的一份工作,只有進不了礦務局的青年才會考慮去做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她們一家常常去郊外的公園野餐,去劃船,去觀看文工團的演出。從她們當時的照片里,我看到許多至今仍然留存的漂亮景觀,精致雕塑,只是那些東西現在都已經破敗不堪。

我父親是家里的三子,也是我奶奶家唯一一個出去讀書的人。礦院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礦務局的礦建處做技術員。他早逝,我對他印象不多,只記得我們一家三口常常去公園劃船。


我的一家三口,在煤海公園里劃船。

礦務局曾經擁有一個很大的幼兒園,我小的時候在那兒學鋼琴,對那里印象深刻。為了防止孩子們在上下樓的時候跌掉,那座大概五六層高的建筑物的樓梯間里都是旋轉的斜坡,沒有一處臺階。大院子里有許多游樂的設備,其中有一處水泥砌的迷宮,學琴出來以后我常常去那個迷宮,記得有一次我出不來了在里面哭起來,我爸爸爬上墻笑著把我抱出來。

幼兒園門口有許多涼亭,上面爬滿了葡萄蔓,東北的夏季涼爽宜人,許多人就坐在那葡萄蔓下面,下棋,休息,聊天。礦務局還有一個文化宮,我們叫礦區文化宮,建筑體量極大,帶有一個可以放電影的大劇場。以前每到冬天,文化宮的院子里總要砌上冰滑梯供孩子們玩,還有牽駱駝的人在那兒收費留影,各種各樣的新奇小吃,新鮮玩意兒也會在那兒出現,我兒時的許多照片都在那里拍攝。


我們一家三口在礦區文化宮的電影院門口。

大概從九十年代末開始,礦務局開始式微。

我舅媽原來是礦務局系統中學的一名教師,在那段時間,市政系統的教師待遇突然比礦務局系統的教師待遇高了很多。我記得那些教師組織過聲勢浩大的游行,在市政府門前靜坐,攔截火車,最后他們的待遇終于和市政并軌,礦務局自那以后也不再有自己的學校。

我從小就常常聽到“壓資”這個詞,而且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詞出現的越來越頻繁。直到如今,我母親仍然被單位壓了半年多的工資。伴隨著一次次壓資的,是我母親工作單位的一次次改名,重組,搬遷。她原來供職于礦務局銷售處,國企改革以后,鶴崗礦務局成了鶴礦集團,黑龍江省又憑空成立了龍煤集團,她的單位也再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隨著企業效益的下降,她的工作也愈加清閑。

小的時候每到過年,各單位都會燃放禮花,相互攀比,好不熱鬧。公園里也堆滿各單位制作的冰燈,財力最雄厚的單位做出的冰燈往往最漂亮。大概從我上初中開始,這些東西越來越少。到了現在,很多單位連“歡度春節”四個字都掛不起了。


鶴礦集團下屬的老牌煤礦興山礦機關院內懸掛的條幅。

曾經鶴崗有兩所較大的醫院,一所是人民醫院,一所叫鶴礦集團總醫院,我們俗稱二醫院。解放初期,中國醫科大學曾經在二醫院駐扎過一段時間。2015年,因為無力經營管理,鶴礦集團將這所近七十年歷史的醫院賣給了山西的民營醫療集團。

礦務局幼兒園早被拆掉了,地皮被賣給開發商,蓋起了高層住宅。那里是鶴崗的黃金地段,但現在晚上也亮不了幾盞燈。礦區文化宮倒是還在,但自從城管不再允許在那個院子里擺攤設點,那里就冷清下去,不復熱鬧。小火車站早已關門,隨著許多煤礦的倒閉,連接這些煤礦的鐵路也隨之荒廢,長滿雜草,許多過去橫穿馬路的鐵路也被政府用水泥填實了。


曾經熱鬧的礦區文化宮的院子如今成了停車場。

從小我母親就一直向我灌輸一個觀念,就是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后再也不要回到鶴崗。她早已對這個企業,對這個城市不抱任何希望。

我大爺是礦上的電焊工人,他幸運地趕在礦務局上一輪大危機之前成功退休。相比之下,我老叔就不那么幸運了,他是礦上的電工,現在他的兒子正在上高中,他除了面臨壓資的困境,還面臨著被分流或下崗的風險。

和我許多同學的父母一樣,我的母親也在等待退休,她還要等三年。退休,意味著穩定的收入,意味著擺脫了朝令夕改的企業政策,意味著他們終于可以過上他們期待多年的,不用付出任何勞動就可以穩定地吃皇糧的日子。


這座看起來不太起眼的醫院,事實上是共和國最老牌的醫院之一。

我的奶奶在前年過世,她一生都沒有過過什么好日子。直到她死去,她最幸福的回憶仍然是土改以前在松遼平原的少女時光。

我小時候在我奶奶家對面的小學上學,那里原來是振興煤礦的“六井”,我的同學都住在旁邊的小胡同里,他們的父母大多是振興礦的工人。小的時候,我們在那些小胡同里奔跑打鬧,撈魚抓蛤蟆,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時光。前幾個月我回去看的時候,那里已經是一片廢墟。政府正在推動聲勢浩大的棚改工程,樓房價格急降,城市近郊的樓房甚至賣到500元一平方,那些由一座座小平房一條條小胡同組成的工人社區正在急速瓦解,廢棄的平房在關停的煤礦周遭慢慢坍塌。而那所我曾經就讀的小學,因為生源匱乏,也將在明年關停。

我的姥姥姥爺拿著退休金,每天沉溺于電視保健品的廣告節目和小區保健品推銷者舉辦的各種講座中,在他們看來,電視是絕不會騙人的,因為電視是國家的。小區保健品推銷者常常會搬出“國家級”“世界級”“宇宙級”教授的名頭,他們對此深信不疑,每次我回家他們都要問我“某某學校有沒有這么一位教授”之類的問題,我無法回答。


鶴崗正在進行聲勢浩大的棚戶區改造。

就在今年,我又去了一次鶴崗的教會。令我詫異的是,那里和我兒時奶奶領我去的教會差別極大。一位極為狂熱的教師用極具煽動性的語言向信眾快速而大聲地喊叫,信眾們都很專注,時而悲憤,時而亢奮,跟著臺上的教師快速地念叨。這些念叨聲嘈嘈切切,充滿怨念。在這所教會里,我聽到了這片土地的嘆息。

導演 | 江錦 ? 撰文 | 于海洋 ? 編輯 | 趙赫廷

出品 | 谷雨影像 x 梨視頻

谷雨影像為騰訊谷雨旗下影像故事欄目。了解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谷雨影像GuyuVision”,投稿與合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