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三国猛将都很高,但他却是个矮子,一生从无败绩,还差点活捉孙权

《三國演義》中, 猛將都長得身材偉岸, 身高八九尺者比比皆是, 就連劉備也有七尺五寸(1.73米)。

羅貫中為何塑造出一批巨人猛將?這是因為, 演義畢竟不是武俠小說, 更貼近現實, 高個子的戰斗力通常強于矮個。 事實卻確實如此, 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猛將, 均身材高大, 如項羽身高八尺, 折合1.84米以上, 縱然在今天也堪稱偉岸, 當時就更是偉岸如神。

不過, 戰場殺敵并不是比蠻力, 矮小靈活好斗者打倒高大笨拙者的情況也不鮮見, 行軍打仗更不是比蠻力, 所以古代也有許多身材矮小的猛將。 比如在高個猛將扎堆的三國中,

就有一位矮個戰神, 此人一生從無敗績, 是不折不扣的常勝將軍。

他就是曹操麾下名將樂進。 樂進到底有多矮?史書上沒有明言, 只是說他“容貌短小, 以膽烈從太祖”, 可見樂進長得確實不高, 只是膽色過人, 才被曹操看中。 當然, 也可見樂進雖矮, 但沒有到侏儒的程度, 否則如此重大的料, 史書上不可能不提及。

樂進是曹操最受器重的將領之一, 也是曹魏仕途最好的將領之一。 早在興平元年, 他就因從擊呂布于濮陽、張超于雍丘、橋蕤于苦縣, 因功被封為廣昌亭侯。 要知道, 他事實上的老板曹操, 當時也只是侯爵。

此外, 樂進受封為侯, 是因他“先登陷陣”有功, 這意味著他每次攻城, 都率領部下沖鋒在前。 可見樂進個頭雖不高,

戰斗力卻非常強悍, 是一員名副其實的猛將, 其斗志應當不遜于典韋。 否則很難想象, 一個身高矮小的將軍, 每次作戰都沖鋒在前, 卻能夠完好無損。

最能體現樂進勇猛的, 是逍遙津之戰。 此戰, 樂進與張遼并肩作戰, 擁兵七千, 對抗孫權十萬大軍。 樂進駐守合肥, 既無外援, 內又無糧草以作長久堅守, 孫權聞訊, 率大軍將合肥城圍得水泄不通。 當時曹軍將領皆抱有消極心理, 認為此戰兇多吉少, 孫權即便圍而不攻也能將曹軍困死, 唯有樂進、張遼和李典三人斗志昂揚, 鼓勵全軍奮力作戰。

戰役打響后, 張遼率軍直撲孫權中軍大營, 樂進則堅守城池, 不給吳軍任何機會。 在各方的緊密配合下, 孫權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吳軍士氣大跌,

反被曹軍所敗。 戰后, 張遼和樂進對戰場中吳軍中一位紫須善射的將領感到很好奇, 詢問吳軍降將, 得知竟是孫權, 頓時后悔不迭。

原來, 吳軍潰敗后, 陣腳大亂, 慌忙撤退, 孫權已落入曹軍的兵鋒之下, 可惜張遼和樂進不認識孫權, 否則只要緊追不舍, 孫權必然被生擒。 但樂進僅憑七千人, 卻差點活捉擁兵十萬的孫權, 也足以證明他的驍勇善戰。

此戰是樂進軍事生涯的巔峰, 也是他軍事生涯的尾期, 沒過幾年(建安二十三年, 218年), 他便因病去世, 謚曰威侯。 作為一名猛將, 能以驕人戰績結束自己的軍事生涯, 不能不說是人生一大幸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