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偷埋化工废料”:挖出废料,不能填埋真相,别等媒体报道之后才去挖

“偷埋化工廢料”:挖出廢料, 不能填埋真相, 別等媒體報道之后才去挖

針對澎湃新聞7月14日獨家報道“江蘇金壇水北工業園被曝地下掩埋化工廢料”事件, 7月15日, 常州市金壇區成立環保、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 并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場, 對疑似污染地塊進行取樣分析。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 上述地塊有兩處開挖點發現疑似黑色污染物, 重約數噸。

“偷埋化工廢料”, 雖然說目前還沒有給出化驗的結果。 但是, 很顯然的是一定存在問題。 目前, 當地有關部門已經組織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檢測,

也對“可疑地點”進行開挖。 問題是, “偷埋化工廢料”, 不能只是挖出“偷埋的廢料”, 還需要挖出“掩埋的真相”。 我們心中還有三個待解的問號, 需要一起挖出來。

第一個問號:為何多次舉報無果?金壇居民楊宇馳實名舉報稱, 幾年前, 一家曾位于江蘇昆山的農藥企業——江蘇綠利來股份有限公司, 將化工廢料運到金壇掩埋, 據稱“掩埋量達幾千噸”。 其實, 這不是當地居民第一次舉報了, 而是已經有了多次舉報, 然而, 事情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直到澎湃新聞曝光了, 才有了這次開挖的結果。 那么, 在居民舉報的過程中, 是誰把居民的舉報視而不見了?究竟是真的睡著了, 還是在裝睡?

第二個問號:多年何以難以發現?從報道的情況來看, 這家企業已經多年在這里掩埋化工廢料了,

根據舉報人楊宇馳帶當地環保局劃定的掩埋范圍, 疑似污染地塊呈長方形, 貫穿一家印染廠的東北側廠房, 長約50米。 這樣的寬度, 能夠掩埋很多化工廢料, 也就意味著這么多年來, 這家企業的化工廢料很少依據規定處理, 大批量的化工廢料是違法掩埋的。 那么, 這就是一家十分“異常的企業”。 “企業的廢料產生”與“企業的產品數量”是成正比的。 沒有按照規定處理化工廢料, 恐怕監管部門不能以“沒有發現”擺脫干系的。

第三個問號:檢查是否走了形式?經初步檢測, 其中一處的揮發性有機物出現“爆表”, PPM(體積濃度)數值超過5000。 據現場檢測人員稱, PPM數值超過0, 即說明土壤中存在污染物。 隨著黑土的挖出,

一陣陣刺鼻的氣味彌漫開來, 現場圍觀的人群明顯感到皮膚有些許瘙癢。 現場第三方檢測人員手持儀器, 靠近該地塊瞬間“報警”, 最終出現“爆表”, PPM值達到5000。 哪怕是在空曠地帶, 檢測儀器已“報警”, 揮發性有機物體積濃度已達到87.2。 這說明什么?說明污染的十分嚴重。 監管部門是經常到這里監管檢查的, 為何就沒有發現?是不是走了形式?難道當初沒有使用檢測儀器?或者是檢測儀器失靈了?

表面上看, 當地的介入是十分積極的, 請來了很多部門的人員, 邀請了媒體監督。 問題是, 我們不能只是挖出化工廢料, 還需要挖出真相。 在挖出化工廢料之后, 在填埋廢棄大坑的時候, 不能將真相一起掩埋。

化工廢料的坑里, 到底還有多少看不到的真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