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深入盘点:新闻APP的世界杯战争

在法國隊的歡呼聲中, 又一屆世界杯落幕了。

作為一個最具全球影響力的超級IP, 每一屆世界杯都會是各家內容平臺全力爭搶的流量蛋糕。

在2018年, 與往屆世界杯最大的變化, 是內容競爭的焦點, 已經越來越多地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

比如咪咕和優酷依托世界杯直播展開的流量戰, 就是一個標志性例證。

而對于各大新聞app來說, 競爭的形勢就更加膠著。 除了傳統的新聞內容, 各家都結合自身優勢, 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差異化。

他們都是怎么做的?我們來簡單對比看看。

網易新聞

網易世界杯頻道的內容,

并沒有什么驚喜。 它的亮點主要在于"一起玩賺世界杯"的活動, 可以說很有網易自己的特色。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活動的風格, 是不是有種莫名的熟悉?

金幣猜球+明星卡牌+熱門跟帖……這根本都不用猜, 閉著眼睛都想得到, 只有大網易, 能一口氣玩出這么多的花活兒。

其中, 金幣猜球是一個轉換閘門, 通過金幣任務, 網易得以把世界杯帶來的短期流量, 轉化為了網易新聞閱讀/分享新聞, 以及發貼跟貼等方面的活躍度。

但最牛的是"頭號球星", 雖然只是一個世界杯活動, 只開放了最簡單的集卡抽卡闖關和PK系統, 但論完善程度, 精細程度, 它已經完勝很多小制作的卡牌游戲了。

這就是大網易的游戲底蘊, 不服不行。

鳳凰新聞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玩過網易的球星集卡, 鳳凰新聞app上面的世界杯集卡活動, 就完全不堪入目了。

卡片上球星頭像的畫風實在是有點辣眼睛, 蓋住名字你不一定能猜出來是誰。

不過, 這事還真不能怨鳳凰。

人家是做新聞起家的, 游戲本來就不專業, 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 已經可以說是用盡洪荒之力, 值得鼓勵肯定了。

至少, 在用"邀請得卡"和"今日任務"鼓勵用戶拉新, 以及轉化世界杯流量方面, 鳳凰比網易還是更加顯眼, 更加直接。

如果仔細看內容, 鳳凰新聞還是很有料的, 除了自家的原創, 也匯集了不少第三方內容, 還做了不少專題, 質量很高。

只不過, 這些內容沒有提高到頻道層面, 做更整體性的規劃利用, 而是淹沒在無盡的瀑布流里,

只能說一聲, 可惜了。

搜狐新聞

與其他app相比, 搜狐新聞在世界杯上的投入, 相對應該算是最少的。

看上去數據有了, 新聞有了, 專題有了。

但沒有活動, 沒有社交, 沒有其他的新創意。

而且在搜狐新聞app中, 世界杯頻道的內容主體, 基本都來自于搜狐體育的內容。

雖然單獨列了一個"深度報道"的子欄目, 但里面的內容, 一樣是搜狐體育出品(足壇歐美匯)。

第三方的內容有嗎?有, 不過都到了32強的細分項里面了。

唯一的亮點, 是通過小專題的方式, 對每場比賽的相關新聞和評論進行了簡單聚合。

僅此而已。

今日頭條

與搜狐不同, 今日頭條自己不生產內容。

與它的其他頻道一樣, 無論是新聞、視頻還是微頭條, 甚至是得到了最好推薦位的李誕和黃健翔,

今日頭條世界杯頻道的內容, 全部都來自于內容聚合。

對于今日頭條來說, 對頻道聚合的依賴其實是最小的, 畢竟, 它的長項是基于用戶興趣的智能內容分發, 你懂的。

不過, 可以看到, 今日頭條還是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比如, 發動現場觀戰的用戶上傳小視頻……

騰訊新聞

與其他新聞app相比, 騰訊新聞的世界杯頻道是更加全面的。

最大的亮點, 是那一排帶著各種贊助商LOGO的33個合作欄目, 除了專題新聞內容聚合, 還打通了更豐富的生態體系。

比如類似微頭條這樣的社區:

有功能豐富的球星卡牌游戲:

也有猜比分贏現金的游戲:

還有線下看球酒吧的互動:

……

整體來說, 騰訊新聞表現出了強大的策劃能力、內容能力和資源整調度能力,

在充分消化了世界杯流量, 拉動商業變現的同時, 也反向提升了對球迷用戶的吸引力與粘性。

新浪新聞

如果說, 騰訊新聞是土豪式的資源碾壓, 那么, 新浪新聞在世界杯頻道的策劃與運營, 則可以說是匠心打磨。

在世界杯頻道中, 新浪新聞沒有游戲, 沒有"用戶任務", 但對用戶的引導, 對內容的組織與展現, 都極為細致。

在受眾碎片化的今天, 絕大部分內容其實都是"相對小眾"的。 好的入口設計, 應該是吸引目標受眾的同時, 又盡量減少對非目標受眾的干擾。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 對于大部分中老年男性和占人口一半的女性而言, 了解比分已經足矣, 賽事內容并不是自己新聞閱讀的必然選項。

如何設計"相對小眾"內容的引流方式,在不影響主流使用者的前提下吸引最大多數受眾,就成為世界杯期間各個新聞app需要解決的難題。

新浪給出了一個漂亮的答案 ——雙入口。

雙入口,指的是在新聞客戶端首頁設置兩個"世界杯"專題入口。一個位于首頁底端,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另一個位于頂端,和其它頻道并列。

這個雙入口方式暴露了設計者滿滿的心機。

在最重要的底端導航菜單上,新浪使用了一個對比性強烈的圖片展示,一方面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并不會對新聞客戶端的整體內容布局產生很大干擾。

雙入口的另一邊——頂端的專題入口就顯得樸實無華,無論是字體還是風格與頻道其它內容完全一致。只是字體頂角保留了一點小小的不同——"世界杯"三個字頂上的小球,一個動態跳躍的小球。

從位置看,雙入口一個偏左上,一個偏右下,剛好成為對角布局。

為什么這么布局?因為受眾瀏覽習慣不同,有的從頂部菜單開始瀏覽一路往下,有的從底部菜單開始再跳轉到中心區域。

這樣的對角布局能夠最大程度避免被目標受眾錯失,可謂"對角亮點覆蓋全屏"。

吸引到受眾進入世界杯專題,這只是新聞app成功的第一步,主戰場,還是內容。

世界杯之所以是全球頂級體育賽事(沒有之一),并不是因為世界上有多少鐵桿球迷,而是因為世界杯能夠在短短一個月的賽事內吸引和培育一大批"世界杯季候球迷"。

這些"世界杯季候球迷"的起點可能是一無所知的足球"小白",但在三十幾天的高強度信息沖擊下,快速地了解足球常識,洞悉各種熱點,對球星猶如對各種流量明星一樣如數家珍。

正是由于世界杯具有這樣強大的新受眾培育和轉化能力,所以世界杯期間的內容傳播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現象,而是風行在特定人群中的社交狂歡。

哪怕是從沒下過場踢球,哪怕一開始根本不知道上屆世界杯冠軍隊是誰,在幾天后也能夠洞悉一切,也會三五成群呼朋引伴到酒吧、到朋友家里享受體育社交的快樂。

世界杯專題下的新聞app必須照顧到大多數新晉球迷的水平,需要提供他們在社交時最需要的:新聞,熱點,球星。

最近場次的比分,最新的動態,這是老球迷和新球迷的共同需求,新聞毫無意外的被排在第一位。

第二重要的是什么?戰術選擇、球星狀態、現場的名人球迷?

都不對。世界杯是一個跨越全球的群體社交事件。球迷們需要的不是足球本身的知識,他們需要的是【談資】。

所有的談資都被新浪新聞匯聚在熱點下面,無論是球員間的巔峰對決、熱門場次的賠率還是爆冷背后的故事,都被安置在了熱點頻道中。

這是新浪新聞app在世界杯專題的內容安排上最大的特點之一。絕大部分球迷社交所需的世界杯信息需求都可以在新聞+熱點+球星的組合中得到滿足。

在中國,體育賽事的花絮特別受到受眾的歡迎。和國外足球解說員悶頭喊"Goal"截然不同的是,中國足球解說員從收音機轉播時代開始就善于在比賽空擋穿插各種歷史掌故和場內外花絮,讓各個層次的觀眾都能身臨其境,甘之如飴。

在這次世界杯專題中,新浪新聞也把這個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專門在榜單頻道設立了花邊榜單。通過美女榜、男模榜、萌娃榜、鮮肉榜等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制造新奇的談資并引導關注的熱點。

熱門八卦很重要,但干貨區對于鐵桿球迷才是真正的大餐。

球星頻道內,新浪在信息收集和展示的扎實功底盡顯無遺。從球員的基本資料,過往戰績,動作習慣,到世界杯征程中亮眼表現和花絮新聞,一一納入。熱門賽事和競猜,PK,視頻,圖片,組織有序,全而不亂。

連雷達圖這種分析圖都擺出來了,新浪還是非常下功夫的。

球星頻道中的"圈子",直接把新浪新聞和新浪微博打通,讓社交媒體愛好者在新聞app內就可以觀看熱門微博,并暢所欲言。這是新浪利用微博給新聞app加持的社交特征。

總的來看,新浪新聞app在世界杯專題的受眾引導、信息組織、內容展現和社交引爆方面都表現得超出業界平均水平,力壓其它新聞app,堪稱佳作。

最后點出一個所有的新聞app缺少的內容 ——電商入口。

我們打開國際足聯(FIFA)官方的app可以看到,FIFA app的主菜單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放置了在線商店(Online Store)入口。

作為有全球頂級商業賽事,周邊用品商業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鐵桿球迷們絕對愿意掏錢支持自己喜愛的球隊和球星,并希望能夠向周圍的朋友展示自己的心頭所愛。

在文中所談到的新聞app中,全都沒有電商入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所有的新聞app都放棄了巨大的訪問流量中潛在的商品化價值。

如果阿里的馬老板做一個新聞app一定不會忽視的。

俄羅斯世界杯到7月15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各家新聞app的世界杯專題之戰也可以偃旗息鼓了,等待四年后卡塔爾再戰。

如何設計"相對小眾"內容的引流方式,在不影響主流使用者的前提下吸引最大多數受眾,就成為世界杯期間各個新聞app需要解決的難題。

新浪給出了一個漂亮的答案 ——雙入口。

雙入口,指的是在新聞客戶端首頁設置兩個"世界杯"專題入口。一個位于首頁底端,以圖片的方式呈現,另一個位于頂端,和其它頻道并列。

這個雙入口方式暴露了設計者滿滿的心機。

在最重要的底端導航菜單上,新浪使用了一個對比性強烈的圖片展示,一方面抓人眼球,另一方面并不會對新聞客戶端的整體內容布局產生很大干擾。

雙入口的另一邊——頂端的專題入口就顯得樸實無華,無論是字體還是風格與頻道其它內容完全一致。只是字體頂角保留了一點小小的不同——"世界杯"三個字頂上的小球,一個動態跳躍的小球。

從位置看,雙入口一個偏左上,一個偏右下,剛好成為對角布局。

為什么這么布局?因為受眾瀏覽習慣不同,有的從頂部菜單開始瀏覽一路往下,有的從底部菜單開始再跳轉到中心區域。

這樣的對角布局能夠最大程度避免被目標受眾錯失,可謂"對角亮點覆蓋全屏"。

吸引到受眾進入世界杯專題,這只是新聞app成功的第一步,主戰場,還是內容。

世界杯之所以是全球頂級體育賽事(沒有之一),并不是因為世界上有多少鐵桿球迷,而是因為世界杯能夠在短短一個月的賽事內吸引和培育一大批"世界杯季候球迷"。

這些"世界杯季候球迷"的起點可能是一無所知的足球"小白",但在三十幾天的高強度信息沖擊下,快速地了解足球常識,洞悉各種熱點,對球星猶如對各種流量明星一樣如數家珍。

正是由于世界杯具有這樣強大的新受眾培育和轉化能力,所以世界杯期間的內容傳播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體育現象,而是風行在特定人群中的社交狂歡。

哪怕是從沒下過場踢球,哪怕一開始根本不知道上屆世界杯冠軍隊是誰,在幾天后也能夠洞悉一切,也會三五成群呼朋引伴到酒吧、到朋友家里享受體育社交的快樂。

世界杯專題下的新聞app必須照顧到大多數新晉球迷的水平,需要提供他們在社交時最需要的:新聞,熱點,球星。

最近場次的比分,最新的動態,這是老球迷和新球迷的共同需求,新聞毫無意外的被排在第一位。

第二重要的是什么?戰術選擇、球星狀態、現場的名人球迷?

都不對。世界杯是一個跨越全球的群體社交事件。球迷們需要的不是足球本身的知識,他們需要的是【談資】。

所有的談資都被新浪新聞匯聚在熱點下面,無論是球員間的巔峰對決、熱門場次的賠率還是爆冷背后的故事,都被安置在了熱點頻道中。

這是新浪新聞app在世界杯專題的內容安排上最大的特點之一。絕大部分球迷社交所需的世界杯信息需求都可以在新聞+熱點+球星的組合中得到滿足。

在中國,體育賽事的花絮特別受到受眾的歡迎。和國外足球解說員悶頭喊"Goal"截然不同的是,中國足球解說員從收音機轉播時代開始就善于在比賽空擋穿插各種歷史掌故和場內外花絮,讓各個層次的觀眾都能身臨其境,甘之如飴。

在這次世界杯專題中,新浪新聞也把這個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專門在榜單頻道設立了花邊榜單。通過美女榜、男模榜、萌娃榜、鮮肉榜等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制造新奇的談資并引導關注的熱點。

熱門八卦很重要,但干貨區對于鐵桿球迷才是真正的大餐。

球星頻道內,新浪在信息收集和展示的扎實功底盡顯無遺。從球員的基本資料,過往戰績,動作習慣,到世界杯征程中亮眼表現和花絮新聞,一一納入。熱門賽事和競猜,PK,視頻,圖片,組織有序,全而不亂。

連雷達圖這種分析圖都擺出來了,新浪還是非常下功夫的。

球星頻道中的"圈子",直接把新浪新聞和新浪微博打通,讓社交媒體愛好者在新聞app內就可以觀看熱門微博,并暢所欲言。這是新浪利用微博給新聞app加持的社交特征。

總的來看,新浪新聞app在世界杯專題的受眾引導、信息組織、內容展現和社交引爆方面都表現得超出業界平均水平,力壓其它新聞app,堪稱佳作。

最后點出一個所有的新聞app缺少的內容 ——電商入口。

我們打開國際足聯(FIFA)官方的app可以看到,FIFA app的主菜單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放置了在線商店(Online Store)入口。

作為有全球頂級商業賽事,周邊用品商業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鐵桿球迷們絕對愿意掏錢支持自己喜愛的球隊和球星,并希望能夠向周圍的朋友展示自己的心頭所愛。

在文中所談到的新聞app中,全都沒有電商入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所有的新聞app都放棄了巨大的訪問流量中潛在的商品化價值。

如果阿里的馬老板做一個新聞app一定不會忽視的。

俄羅斯世界杯到7月15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各家新聞app的世界杯專題之戰也可以偃旗息鼓了,等待四年后卡塔爾再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