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们为国家收复疆土三千里,苦苦坚持200年,到灭亡都没等到回归

龍泉寶劍出豐城, 彩氣沖天上接辰。 不獨漢朝今亦有, 金鞍山下是長津。 這首詩出自西漢金山國的《龍泉神劍歌》, 氣勢恢宏, 讀來蕩氣回腸, 隱約可見當年大唐鐵騎縱橫甘涼的雄風。 千年前, 有這樣一支軍隊, 為大唐收復千里江山, 苦苦堅守近二百年, 卻一直沒能等到回歸祖國的那一天。

安史之亂爆發, 唐廷調西北邊防軍入關平定叛亂, 造成了西北邊防的空虛。 此時吐蕃(bō)崛起于青藏高原, 趁大唐西北邊防空虛, 東西擴張, 吞并了隴右、河西, 甚至一度占領長安。 沙洲(即敦煌)經歷了長期抵抗后, 內外交困, 不得不向吐蕃投降,

大唐失去了河西諸地, 西域唐軍與內地隔絕。

張義潮出生于淪陷后的沙洲, 他自幼就對大唐故國心馳神往, 于是立志收復故土, 回歸大唐。 他苦練兵法武藝, 以家產充作軍資, 暗中招募義民積蓄力量, 伺機而動。 公元848年, 吐蕃內部發生叛亂, 張義潮率眾組成歸義軍, 與吐蕃駐軍展開大戰, 一舉收復沙瓜二州, 并派遣長兄張議譚入長安覲見, 獻上十一州圖籍, 以示立志收復故土的決心。

由于沙洲和大唐之間有回鶻阻隔, 山高水長, 張義譚長途跋涉三年才到達長安。 聽聞張義潮收復河西之地, 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舉朝震驚。 唐廷在張義潮收復地區設藩鎮和歸義軍軍號, 加封張義潮為十一州節度使。

在之后的十年時間里,

張義潮率軍不斷東征, 希望能打通河西與大唐之間的通道。 十年征戰, 風穿鐵衣, 歸義軍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地區, 勢力達到頂峰, 但回歸之路仍遙遙無期。

歸義軍作為割據西北的邊防藩鎮, 唐廷對張義潮的東征深為忌憚, 不但取消了歸義軍稱號, 還將歸義軍治下的涼州強行剝離, 分而治之。 長兄張議譚自獻圖后就一直被軟禁在長安, 他死后, 張義潮也不得不離開沙洲, 前往長安為質。

歸義軍地處西陲, 四周強敵環伺, 朝廷又甚為忌憚, 內部也矛盾重重, 數次發生政變, 實力大為削弱。 大唐滅亡后, 張義潮的孫子張承奉在河西走廊稱帝建國, 史稱西漢金山國。 兩年后, 歸義軍在與回鶻交戰中兵敗, 被迫成為甘州回鶻的附庸。

公元907年, 沙洲曹氏家族取代張承奉, 恢復歸義軍稱號, 瓜沙地區一度趨于安定, 經濟繁榮。 曹氏歸義軍吸取教訓, 努力與周邊少數民族改善關系, 以圖共存, 但回歸故國仍然是每一代歸義軍首領的終極夢想。

可惜, 中原政權一直未能收復河西之地, 歸義軍在內外交困中逐漸衰亡。 公元1036年, 西夏國李元昊滅歸義軍, 前后存在185年、苦苦等待回歸的歸義軍, 終究未能等到回歸的一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