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班族的春天来了,2030年要4天工作制!

中新網7月14日消息, 13日在北京發布的《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建議, 2030年實現“做四休三”。 在我國勞動生產率達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 可實行每天工作9小時, 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時)工作制。 屆時, 國家就可以取消每年通過前挪后借形成的黃金周或小長假制度。 員工可根據自身需要與單位進行協商, 靈活安排自己的假期。

報告指出, 中國人休閑時間不充分、不均衡、不自由。 對很多年輕人而言,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可謂奢侈。

對于我國休假制度, 報告提出中長期改革建議, 其中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備受關注。

報告建議, 從2020年-2025年, 在東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從2025年起, 在東中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從2030年起, 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四天(36小時)工作制。

一周36小時工作制比目前40小時工作制少4個小時, 但每天需要工作9小時, 超過目前規定的8小時。 嚴格來說, 這樣的調整只是縮短了少量工作時間, 將五天的工作時間盡量壓縮到四天內完成。

對于這樣的提議, 并非社科院首次提出。

早在2015年8月, 國務院曾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意見》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 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 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這是首次由國家旅游部門牽頭統籌制定的旅游發展文件, 文件中首次直接談及優化調整休假安排。

國際在線記者援引該意見起草專家、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指委副主任石培華的話稱, “現在是一個靈活安排, 它說兩天半, 我們現在每天8小時, 5天40個小時, 并不是每周改成36個小時, 而是挪一挪, 平時多干, 擠出點時間來。 可能每天多上一個小時, 倒出半天的時間給周末。 這樣想出行的話, 周五下午或晚上就可以走了。 周六、周日就能實現一個長假游了。 ”

當前, 國辦提出兩天半休假只是調整休息時間, 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社科院給出了四天(36小時)工作制的建議。

勤奮是中國人的標簽, 加班便是表現之一。

法定工作時間、調整假期、鼓勵帶薪休假, 以及這次的建議實行4天工作制, 為的是給上班族創造更多的休閑時間, 除了上班之外, 使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身體更健康。 那么, 如何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休息制度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假期采用何種模式, 要立足于社會現狀及百姓需求, 一步步解決, 這樣才能讓百姓切實地享受到福利。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 每個人都急于抓住機遇。 “忙碌、加班”常被等同于“成功”“金錢”, 但不知不覺間, 你同時付出了時間、精力、家人、健康、快樂……這些, 你真的付得起嗎?“實行4天工作制”這事兒, 你怎么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