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惨!7.5亿投资首周仅收4600万,紧急撤档停映,《阿修罗》缘何惨败得如此彻底?

— 這是電影日報第449篇原創文章—


今天下午15:57, 上映了11天的《我不是藥神》累計綜合票房突破24億大關, 日排片、日票房均居市場第一;從來不缺話題性的姜文電影《邪不壓正》和號稱7.5億投資的奇幻大片《阿修羅》都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特別是《阿修羅》, 截止到發稿時, 該片首周票房只有4600萬, 繼首日上映之后, 首個周末的市場排片和票房占比更是雙雙大跌, 這就已經鎖定該片必定慘敗的走勢。 只是比我們預判得還要慘一點。

于是, 今天下午16:05, 電影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經全體投資方決定, 電影《阿修羅》將于7月15日晚間22點起撤檔停映。

撤檔停映, 只能給片方挽回一些面子問題, 但, 于市場而言則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因為撤檔停映而損失一部分票房, 哪怕明知后面的票房預期不會太高, 至少還有一些票房回收, 一旦撤檔停映, 以后再想復映, 不但將增加宣發成本, 最要命的是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票房收益。

還記得由尼古拉斯·凱奇、劉亦菲等人主演的3D電影《白幽靈傳奇之絕命逃亡》嗎?這部電影原定于2014年9月26日上映, 不料, 上映前幾個小時突然撤檔;后來跳到了2015年1月16日, 結果又一次撤檔, 最終在2015年4月3日上映, 這部在當時號稱投資最大的中外合拍片, 最終的票房僅收2429萬。 這部電影的主控方是云南電影集團, 據了解, 他們的投資占比高達80%。

臨時撤檔本已經是市場大忌,

更何況已經上映了三天, 再緊急撤檔停映, 從目前的市場中來看, 迄今為止, 沒有一部撤檔停映的電影在后來的市場中起死回生的, 此舉, 只能讓電影死得更挺一些。

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著名導演稱: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大的慘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阿修羅》其實就是又一部《封神傳奇》, 或又一部《爵跡》, 或又一部《鮫珠傳》, 只是, 后面的三部雖然口碑票房雙撲, 但票房至少還是過了億的, 《封神傳奇》2.83億, 《爵跡》3.83億, 《鮫珠傳》1.14億, 而7.5億投資的《阿修羅》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 4600萬的票房片方分賬最多也就1600萬, 連宣發和票補的成本都回不來, 更不用說投資回收了。

那么, 《阿修羅》為什么慘敗得如此徹底?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寫道:《阿修羅》的導演是一位華裔,

而且是動作指導, 找一個動作指導來操刀這么大的一個項目, 除了有錢任性以外, 只能說純粹找死。 大IP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就是一個典型性失敗案例嗎?也是那種所謂中外聯手, 國內的攝影指導+好萊塢的視覺特效指導, 于是, 看到的結果, 就不言而喻了吧?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據不完全統計, 幾乎所有的中外聯手都以失敗而告終, 這里面包括各種各樣形式的中外合拍。

知道著名的《人魚帝國》吧?2009年開拍, 當時是1.3億美金成本, 也是國內投資, 好萊塢的班底, 還有國內的不少知名演員, 爛尾了多少年了?到現在連影子都沒有。

知道呂克貝松吧?法國大導演, 基美影業深度綁定呂克貝松的兩部電影,

投資一部比一部高, 票房一部比一部慘, 一部叫《勇士之城》, 票房口碑雙撲;一部叫《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口碑還行, 票房撲了;還有李冰冰擔當制片人的《謎巢》等等。 諸如此類的案例枚不勝舉。

我們不反對中外合拍, 只是想用事實告訴國內資本和國內的電影人, 基本上沒有一部中外合拍是賺錢的, 更沒有一部中外合拍的電影成為了市場中的爆款。

不要老想著中國電影的國際化、工業化, 要想想中國觀眾喜歡什么, 不管是不是多少國家聯盟, 也不管背后有多少中外人員加盟, 最終觀眾看的還是你的電影, 你的市場只在中國, 而且也只能在中國, 那么你的電影就應該是為中國電影觀眾服務的。

《阿修羅》的受眾是誰?我不知道,

如果說就是給喜歡看特效的中國電影觀眾, 那么, 有很多特效比你牛得多的好萊塢大片, 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口碑和票房也都撲了, 每年還有一大堆兒好萊塢特效大片組團上映, 為什么要看你呢?

國產大片致力于國產電影工業化的發展, 本身并沒有錯, 但錯就錯在, 他們寧可花5億來邀請國內外的各種特效大神來打造各種視聽元素, 卻不肯花上5000萬來打磨劇本, 講好一個故事, 以至于打造出來的產品不是“大頭娃娃”就是各種畸形、怪胎。

《阿修羅》的問題并不是因為同檔期其他電影太強大, 不管是《邪不壓正》還是《我不是藥神》, 沒有一部電影的投資能其相提并論。 但, 一部電影的成敗并不是根據你的投資大小來排序的, 而核心問題,還是電影太爛口碑太差,該片目前的豆瓣評分僅3.1。

就內容而言,劇情薄弱得一塌糊涂。我們看到的只是各種視覺元素的拼湊。沒有故事,只靠視覺元素,在日益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中,注定是要成為反面教材的。電影終究是要講故事的,所有技術層面的問題都是次要的,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是喧賓奪主。

另外,《封神傳奇》就毀在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問題上,本來好好的一個東方奇幻故事,無論是從造型、特效等方方面面,都是中西合璧,《阿修羅》更是如此,連很多士兵都是西方人與東方人混雜其中,你連阿修羅王的三個人頭都是東方人的面孔,你何必讓一些洋人士兵把觀眾搞出戲呢?

我們堅定地認為:市場依舊是最終的評判者,不管你認還是不認,好電影經得起市場的考驗,也經得起差評的抹殺。而對于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電影觀眾的整體審美取向以及市場成熟度的提升,都大大減少了好電影被錯殺的幾率。

同時,資本以及業內人士,想必也會從這個反面教材中汲取更多經驗教訓。

但愿,如此。

來源 | 電影日報

編輯 | 七武士

征集留言:歡迎留言,把您的想法寫出來,只要不涉及惡意謾罵、攻擊,小編都會放出來,一起看電影,聊電影,有一說一,不吹不黑。

------------------------------

而核心問題,還是電影太爛口碑太差,該片目前的豆瓣評分僅3.1。

就內容而言,劇情薄弱得一塌糊涂。我們看到的只是各種視覺元素的拼湊。沒有故事,只靠視覺元素,在日益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中,注定是要成為反面教材的。電影終究是要講故事的,所有技術層面的問題都是次要的,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是喧賓奪主。

另外,《封神傳奇》就毀在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問題上,本來好好的一個東方奇幻故事,無論是從造型、特效等方方面面,都是中西合璧,《阿修羅》更是如此,連很多士兵都是西方人與東方人混雜其中,你連阿修羅王的三個人頭都是東方人的面孔,你何必讓一些洋人士兵把觀眾搞出戲呢?

我們堅定地認為:市場依舊是最終的評判者,不管你認還是不認,好電影經得起市場的考驗,也經得起差評的抹殺。而對于中國電影市場而言,電影觀眾的整體審美取向以及市場成熟度的提升,都大大減少了好電影被錯殺的幾率。

同時,資本以及業內人士,想必也會從這個反面教材中汲取更多經驗教訓。

但愿,如此。

來源 | 電影日報

編輯 | 七武士

征集留言:歡迎留言,把您的想法寫出來,只要不涉及惡意謾罵、攻擊,小編都會放出來,一起看電影,聊電影,有一說一,不吹不黑。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