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工仔梦寐的四天工作制,真的要来了,你准备好了么?

社科院于本月13日在京發布的《休閑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建議, 2030年, 全國實現“做四休三”:也就是每周工作四天, 每天工作9小時。

這份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出版。

想必這份報告的發布, 一定會受到廣大打工仔的好評, 也會受到廣大老板們的差評吧。 如果薪資待遇都不變的情況下。


社科院關于四天工作制的報告

打工仔的理想是這樣的。

“別跟我談理想, 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先不談四天工作制是好是壞。

對于無比期待假期的辛苦打工仔來說,

曙光好像就在前方了, 大家離不工作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我國現代工作制發展史

(不考慮小時工、計件工等特殊情況)

1、上世紀80年代, 我國實行的是每周六天工作制。

2、1994年3月, 我國開始實行“隔周五天工作制”。 (城市里不知道, 但是很多地方應該還是每周6天)

3、1995年5月1日起, 我國正式實施每周五天, 每天八小時工作制。

據惑仔了解。 實際上直到今天, 我國依然有很多城市并沒有實施每周五天的工作制。 打工仔周六依然要進公司的, 或者上班, 或者開會, 或者學習。 做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能待在家里。

怎么看四天工作制

單純的縮短工時, 對打工者來說肯定是好事。

從個人層面來說, 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于休閑娛樂,

陪陪家人, 避免透支身體。

從國家層面來說, 可以提高就業率、拉動旅游消費、擴大經濟增長。

但是, 從另外的角度來說, 四天工作制是否也說明了, 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那么多的勞動力, 機器已經代替了人類大部分的勞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某公司, 或者說某項工作, 額定需要40人完成。 現在工作制由五天變成了四天, 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

假設1:人均工作效率不變。 則工作崗位則需要增加至50人, 對于國家來說, 變相增加了10人的勞動就業。

假設2:老板不想增加額外的人力開支。 則必須裁減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 也就是說, 要將40人的工資分配給50人, 相當于每個人的工資都打了8折。

按照現在社會的發展速度,

機器大量代替人力, 即便社會總體用工需求在增長, 但也無法改變人力需求不斷下滑的趨勢。 因此, 為了確保社會穩定, 提高國民就業率, 四天工作制, 早晚一定會來的。

你準備好了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