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按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0012

按摩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按摩的原則

哪痛按哪

“哪痛按哪”是自我保健按摩的個基本原則。 比如指壓肝俞穴時疼痛嚴重,可能肝臟功能有障礙,可以堅持小心按摩該區域,加以刺激,促進該部位血液迴圈,使淤積在該部位的毒素、代謝物質等排出體外。

如果按壓肺部反射區有疼痛感」那麼就應堅持按摩這裡,這樣可以改善肺和支氣管的功能,使肺部氧氣和氧化碳的交換更為活躍。

同樣,頭痛時,可以及時按摩頭部穴位。

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達到按摩保健治療效果的關鍵所在。 按摩時,若只注重力度,使用蠻力,不僅不會起到治療的效果,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只有將力度的運用與按摩的手法技巧結合在一起,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做到“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才能達到保健治療的效果。

按摩力度

不同穴位,需要的按摩力度也不同。 穴位按摩的力度大小原則之一就是要確保力量能夠作用於穴位點上才能獲得最佳的保健治療效果。 另外,與男性相比,女性抗疼痛能力較差,因此,女性按摩的力度可以適當降低個量級(表1-2,表1-3)。

初次體驗穴位按摩的人,很多位因為常年瘀滯堵塞,會感覺到疼痛難忍。 建議採用較為輕柔的按摩手法和力度,每天堅持,循序漸進,1~2周後就會有明顯的效果,瘀滯通暢後,穴位點的耐受能力就會比最初時增強很多。

家庭按摩注意事項

1. 清潔雙手按摩前要用熱水洗手,以保證手的溫度及清潔衛生。 同時,將手錶、戒指等預先摘掉,以免影響按摩操作或劃傷皮膚。

2. 修剪指甲按摩前要修剪指甲並銼平,指甲要與指腹頂端平齊,過長會損傷肌膚,過短則按壓穴位無力,影響效果。

3. 調整狀態被按摩者與按摩者的位置要合適,應既舒適又便於操作。 同時被按摩者一定要放鬆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不要按摩。

4. 注意天氣按摩時,一定要根據當時的天氣選擇恰當的環境。 夏天按摩時應空氣流通、氣溫適中冬季按摩時室內環境應溫暖,按摩者的雙手也要注意溫暖,以防被按摩者著涼

5. 力度適中按摩手法要輕重合適,使被按摩者有舒適感,並隨時觀察被按摩者的表情。

開始按摩時,手法一定要輕,然後逐漸加大力度直到被按摩者所能承受的適宜力度。

6. 手法合適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按摩部位與按摩手法、被按摩者與按摩力度之間的關係。 比如,腰臀部力度可大些,前胸、腹部力度要小些;給青壯年人按摩力度可重些,給老人、小孩按摩力度要輕些;腰部按摩手法不宜過重,不宜用過重的拍法、擊法,以免損傷腎臟。

7. 按摩前後不可洗澡熱水沖淋肌膚會加速人體體表血液迴圈導致體表充血。 按摩也會加快血液迴圈,導致人體肌膚充血。 按摩前後洗澡會使胃部和大腦缺氧,很容易出現虛脫或暈厥的現象。

8. 飯後不宜急按摩飽食之後,不要急於按摩,一般在飯後2小時左右按摩為宜。

9. 做好護理按摩時,有些被按摩者容易入睡,應取毛巾被蓋好,以防著涼。 更不要在風口處按摩。

10. 控制時間按摩時間以每次20~30分鐘為宜,按摩次數以12次為1個療程。

按摩禁忌

1.亞重內科疾病,如有嚴重腦、肺疾病等,應慎用或禁用按摩手法。

2.傳染病,如肝炎、結核等,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等禁用按摩手法。

3.惡性腫瘤部位禁用按摩手法。

4.伴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病患者禁用按摩治療。

5.骨折部位不宜按摩治療。

6.皮膚疾病,如濕疹、癬、皰疹、疥瘡等,禁在患處按摩治療。

7.女性在月經期,其腰骶部和腹部不宜做按摩治療;其他部位需要治療時,也應以輕柔手法為宜。

8.年老體弱、久病體虛,或過饑過飽、酒醉之後均不宜或慎用按摩治療。

按摩時異常情況的處理

1. 治療部位皮膚疼痛

被按摩者經按摩治療,局部皮膚出現疼痛等不適的感覺,常見於初次接受按摩治疔的人。 主要原因在於按摩者手法不熟練,或者局部按摩時間過長,或手法刺激過重。 一般不需要做特別處理,1~2天內即可自行消失若疼痛較為劇烈,可在局部熱敷。 對初次接受按摩治療的人,應選用輕柔的手法,同時手法刺激不宜過強,局部按摩時間也不宜過長。

2. 皮下出血

被按摩者在接受按摩治療後,治療部位皮下出血,局部呈青紫色,出現紫癜及瘀斑。 這是由於手法刺激過強,或患者血小板減少,或老年性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等。 微量的皮下出血或局部小塊青紫時,一般不必處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青紫腫痛比較嚴重,應先行冷敷,待出血停止後再熱敷或輕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手法適當卻仍有出血應注意排除血液系統疾病。

3. 骨折

手法不當或過於粗暴可引起骨折,表現為按摩時患者突然岀現按摩部位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對老年骨質疏鬆患者,手法不宜過重,治療範圍應由小到大,不要超過正常生理限度,並注意患者的耐受情況,以免引起骨折。

4. 昏厥

被按摩者暈厥一般有兩個原因:是被按摩者身體虛弱、過度緊張或者過度疲勞、饑餓等;二是按摩者手法太重或者按摩時間太長。這兩種情況下,被按摩者常會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甚至昏迷。遇到這種情況時,按摩者應立即停止按摩,將暈厥者安置到通風處平躺,喂一些白開水或糖水,讓被按摩者休息一會兒,情況就會好轉。暈厥較重的,可以掐水溝穴、按足三裡穴捏合穀穴等,以促使其蘇醒。

5. 軟組織損傷

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1~2天內症狀可自行消失。72小時後若疼痛較為劇烈,可在局部施行輕柔的按法、揉法、摩法等,並配合熱敷。

6. 周圍神經損傷

給予各種營養神經類藥物,口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中藥,外搽紅花油,配合牽引、理療等綜合治療。

體位正確有助於按摩

正確的體位可使按摩者不容易疲勞,更能使被按摩者感到舒適,可更好地發揮按摩的作用。

端坐位

【體位】端坐,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上肢自然下垂,雙手置於大腿上【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面部、頸項部、肩部、胸部、脅部、背部、腰部疾病的按摩。

仰臥位

【體位】去枕或低枕,面部朝上,上肢自然置於體側,下肢自然伸直。根據按摩需要可隨時調整下肢的位置。

【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面部、頸部、胸部、腹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側臥位

【體位】身體一側在下,雙腿自然彎曲,或下側腿伸直,上側腿彎曲;下側上肢屈肩、屈肘各90°,上側上肢自然垂直,置於體側或撐於體前床面。【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部、頸部肩部、上肢、脅部、背部、腰部、髖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俯臥位

【體位】腹部向下,去枕,面朝下,或頭歪向一側,雙下肢自然伸直上肢置於體側或屈肘置於面部下方根據按摩需要,可隨時調整上下肢的位置。

【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部、頸項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使用按摩介質可提高療效

在進行按摩時,為了保護皮膚或者增強效果,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按摩介質。在按摩時將介質塗在被按摩者的肌膚上,不但能減少按摩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同時也能借助藥物的滲透作用,增強按摩的功效。

家庭按摩常用的按摩介質主要是油類、水和膏、粉狀物品。

【按摩膏】具有潤膚作用,適用於皮膚乾燥者。

【滑石粉】具有祛濕作用,適合在夏天天熱多汗時使用,尤其適合容易出汗的肌膚。

【蔥薑汁】具有驅寒理氣、溫經通脈的作用,適用於受寒氣滯者。

【白酒】具有活血通絡、溫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跌打損傷導致的疼痛以及其他外傷引起的胂痛。

【雞蛋清】具有滋養肌膚的作用適用於面部按摩。

【紅花油】具有通經活血、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關節、肌肉扭傷。

【芝麻油】具有活血補蔔益、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于嬰兒、老年體弱者和病後體弱者。

家庭按摩的輔助用品

隨手可及的按摩工具

梳子】用梳子緩慢地梳理頭髮,逐漸加大力度,注意節奏感。此手法能改善頭部血液迴圈,消除頭部、眼部疲勞,同時也具有護髮的功效。選用木質或牛角寬齒梳子最佳。

【牙籤】用橡皮筋將20~30支牙籤綁成一束可成為很好的按摩工具。此法適合用來刺激兒童及體力較差的患者。用牙籤較平的一端來刺激鼻翼兩側的穴位能起到改善鼻塞的作用,刺激頸後穴位具有改善體質的效果。

【圓珠筆】用筆的頂端點壓或按壓穴位。按壓3-5秒鐘後休息3分鐘如此迴圈重複幾次。不要使用筆尖部位。【雨傘】使用帶勾狀把手的雨傘可以按摩背部等自己難以觸及的穴位。用雨傘把手抵住肩背部,抓住雨傘的中間部分往前方用力拉,感到酸麻脹的地方就是穴位。

【毛巾】用溫熱的濕毛巾纏繞並摩擦脖子、手腕、足踝等處,能加快這些部位的血液迴圈,增加機體靈活度。按摩時,毛巾不可太熱,以免損傷皮膚。

【牙刷】兒童肌膚嬌嫩,按壓刺激哭鬧會造成皮膚損傷,家裡廢棄的舊牙刷可以用來對兒童或成人皮膚嬌嫩部位進行按摩。注意檢查牙刷是否光滑,確保刺激柔和。

【吹風機】用吹風機在距離皮膚10釐米處對著穴位吹熱風,並輕輕搖動吹風機來刺激。當受風寒或感冒時可用吹風機吹熱頸部後下方。不要讓熱風固定吹同一處,也不要離皮膚太近,儘量不使用強風。

【夾子】用力度合適的夾子夾住疼痛部位,可以起到與捏法同樣的效果。

【熱水袋】將熱水袋放於肌肉緊張疼痛部位,可緩解肌肉僵硬不適,但要注意水溫合適,不要過燙,且要用毛巾包住。

【熱水杯】將尚有餘熱的杯子放在眼眶上,溫熱一段時間,可消除眼疲勞,同時讓熱蒸氣進入眼中,效果更佳。注意防燙傷。【米粒】將米粒用膠布固定於疼痛處、穴位或反射區,可以起到長時間按摩的作用。如有條件,可用王不留行(中藥店有售)代替米粒,效果更好。

手法適當卻仍有出血應注意排除血液系統疾病。

3. 骨折

手法不當或過於粗暴可引起骨折,表現為按摩時患者突然岀現按摩部位劇烈疼痛,不能活動。對老年骨質疏鬆患者,手法不宜過重,治療範圍應由小到大,不要超過正常生理限度,並注意患者的耐受情況,以免引起骨折。

4. 昏厥

被按摩者暈厥一般有兩個原因:是被按摩者身體虛弱、過度緊張或者過度疲勞、饑餓等;二是按摩者手法太重或者按摩時間太長。這兩種情況下,被按摩者常會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甚至昏迷。遇到這種情況時,按摩者應立即停止按摩,將暈厥者安置到通風處平躺,喂一些白開水或糖水,讓被按摩者休息一會兒,情況就會好轉。暈厥較重的,可以掐水溝穴、按足三裡穴捏合穀穴等,以促使其蘇醒。

5. 軟組織損傷

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1~2天內症狀可自行消失。72小時後若疼痛較為劇烈,可在局部施行輕柔的按法、揉法、摩法等,並配合熱敷。

6. 周圍神經損傷

給予各種營養神經類藥物,口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中藥,外搽紅花油,配合牽引、理療等綜合治療。

體位正確有助於按摩

正確的體位可使按摩者不容易疲勞,更能使被按摩者感到舒適,可更好地發揮按摩的作用。

端坐位

【體位】端坐,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上肢自然下垂,雙手置於大腿上【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面部、頸項部、肩部、胸部、脅部、背部、腰部疾病的按摩。

仰臥位

【體位】去枕或低枕,面部朝上,上肢自然置於體側,下肢自然伸直。根據按摩需要可隨時調整下肢的位置。

【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面部、頸部、胸部、腹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側臥位

【體位】身體一側在下,雙腿自然彎曲,或下側腿伸直,上側腿彎曲;下側上肢屈肩、屈肘各90°,上側上肢自然垂直,置於體側或撐於體前床面。【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部、頸部肩部、上肢、脅部、背部、腰部、髖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俯臥位

【體位】腹部向下,去枕,面朝下,或頭歪向一側,雙下肢自然伸直上肢置於體側或屈肘置於面部下方根據按摩需要,可隨時調整上下肢的位置。

【適用部位】適用於頭部、頸項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使用按摩介質可提高療效

在進行按摩時,為了保護皮膚或者增強效果,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按摩介質。在按摩時將介質塗在被按摩者的肌膚上,不但能減少按摩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同時也能借助藥物的滲透作用,增強按摩的功效。

家庭按摩常用的按摩介質主要是油類、水和膏、粉狀物品。

【按摩膏】具有潤膚作用,適用於皮膚乾燥者。

【滑石粉】具有祛濕作用,適合在夏天天熱多汗時使用,尤其適合容易出汗的肌膚。

【蔥薑汁】具有驅寒理氣、溫經通脈的作用,適用於受寒氣滯者。

【白酒】具有活血通絡、溫經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跌打損傷導致的疼痛以及其他外傷引起的胂痛。

【雞蛋清】具有滋養肌膚的作用適用於面部按摩。

【紅花油】具有通經活血、止痛的作用,適用於關節、肌肉扭傷。

【芝麻油】具有活血補蔔益、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于嬰兒、老年體弱者和病後體弱者。

家庭按摩的輔助用品

隨手可及的按摩工具

梳子】用梳子緩慢地梳理頭髮,逐漸加大力度,注意節奏感。此手法能改善頭部血液迴圈,消除頭部、眼部疲勞,同時也具有護髮的功效。選用木質或牛角寬齒梳子最佳。

【牙籤】用橡皮筋將20~30支牙籤綁成一束可成為很好的按摩工具。此法適合用來刺激兒童及體力較差的患者。用牙籤較平的一端來刺激鼻翼兩側的穴位能起到改善鼻塞的作用,刺激頸後穴位具有改善體質的效果。

【圓珠筆】用筆的頂端點壓或按壓穴位。按壓3-5秒鐘後休息3分鐘如此迴圈重複幾次。不要使用筆尖部位。【雨傘】使用帶勾狀把手的雨傘可以按摩背部等自己難以觸及的穴位。用雨傘把手抵住肩背部,抓住雨傘的中間部分往前方用力拉,感到酸麻脹的地方就是穴位。

【毛巾】用溫熱的濕毛巾纏繞並摩擦脖子、手腕、足踝等處,能加快這些部位的血液迴圈,增加機體靈活度。按摩時,毛巾不可太熱,以免損傷皮膚。

【牙刷】兒童肌膚嬌嫩,按壓刺激哭鬧會造成皮膚損傷,家裡廢棄的舊牙刷可以用來對兒童或成人皮膚嬌嫩部位進行按摩。注意檢查牙刷是否光滑,確保刺激柔和。

【吹風機】用吹風機在距離皮膚10釐米處對著穴位吹熱風,並輕輕搖動吹風機來刺激。當受風寒或感冒時可用吹風機吹熱頸部後下方。不要讓熱風固定吹同一處,也不要離皮膚太近,儘量不使用強風。

【夾子】用力度合適的夾子夾住疼痛部位,可以起到與捏法同樣的效果。

【熱水袋】將熱水袋放於肌肉緊張疼痛部位,可緩解肌肉僵硬不適,但要注意水溫合適,不要過燙,且要用毛巾包住。

【熱水杯】將尚有餘熱的杯子放在眼眶上,溫熱一段時間,可消除眼疲勞,同時讓熱蒸氣進入眼中,效果更佳。注意防燙傷。【米粒】將米粒用膠布固定於疼痛處、穴位或反射區,可以起到長時間按摩的作用。如有條件,可用王不留行(中藥店有售)代替米粒,效果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