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巴菲特賺840億美元,就靠這兩個字

1991年的夏天, 比爾·蓋茨的父母, 邀請沃倫·巴菲特並央求兒子, 到胡德運河邊的別墅家裡來聚一聚。

這是兩位未來首富的首次見面。 一開始電腦極客的比爾·蓋茨極不願到場, 覺得巴菲特只是個炒股客, 沒啥好聊的。

結果捏, 兩人一見面, 很快就如膠似漆, 本來只想吃個午飯應酬一下就飛走的蓋茨, 當晚留了下來。

在2017年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中, 巴菲特回憶起這次聚會, 說了一個有趣的片段:“比爾的父親讓我們每個人各自拿張紙, 寫下對我們幫助最大的一個詞。 ”

巴菲特的答案, 不是如今這位“股神”眾多擁躉粉絲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彙,

比如價值投資、安全邊際、複利效應, 不是只有行內人才能聽懂的黑話, 什麼能力圈、護城河、ROE, 也不是他最尊重的師友格雷厄姆和查理·芒格。

作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人, 巴菲特的答案出奇地簡單——簡單到我們可能每天都會聽到這個詞, 甚至還經常用來教育我們的子女——

這兩個字是“專注”(focus)。

比爾·蓋茨也寫下了自己的答案。 在他心目中認為什麼最重要, 我們等下再來說。

這兩天, 一年一度在美國中部小城、巴菲特故鄉奧馬哈舉辦的伯克希爾公司股東年會, 再次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朝聖”之地。

巴菲特從1956年成立第一家投資公司, 到2016年這60年間, 投資累計回報超過11萬倍, 年化複利收益超過20%, 成績讓人炫目。

全球各地投資者擁到奧馬哈, 顯然渴望親耳聆聽大神的“神諭”。

對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 巴菲特顯得太高大、太遙遠, 我們不指望自己也能像他身家億萬;但是如果能學到他的一點絕招, 給家庭帶來百萬、千萬的投資回報, 自然是每個人渴望的事情。

這就好辦得多了, 並不需要你遠赴萬里去朝聖。 關於巴菲特投資中的眾多秘訣, 已被媒體和投資人總結出很多, 比如開頭提到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大家很容易讀到;但無馬哥覺得, 對於大多數入門不久的財迷來說, 學會“專注”這點, 比所有具體投資技巧來得更重要。

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 練好內功往往比具體招式更牛逼一樣, 並能成倍加強招式的威力。 “專注”就是巴菲特最強的內功。

這個最強內功在巴菲特偉大的投資成就中發揮著哪些作用, 我們下面就來看看。

首先, 巴菲特的專注, 體現在他從兒童時代就明確賺錢的熱情,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投資。 利用複利的魔力, 他收穫了滾雪球般的財富快速增長。

複利, 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 是指將投資收益作為新投資的本金, 從而讓開始的小本金, 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巴菲特是在他10歲的時候, 從一本叫《賺1000美元的1000招》的書中, 學到“複利效應”的。 顯然這個念頭深深觸動了巴菲特。

到11歲的時候, “賣報的小行家”巴菲特同學, 已經賺了120美金了;到他15歲的時候, 已經攢了2000美元。 在1956年, 26歲的巴菲特已經通過投資理財, 賺到17萬多美元鉅款, 約相當於今天的2百萬美元!

巴菲特如今88歲高齡, 仍在投資的第一線樂此不疲。 這份始終不渝的專注, 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基礎。 他自己說, “我都不知道我臥室和起居室牆壁的顏色, 但是商業宇宙, 我很懂。 ”

財迷們自然不能再回到童年一切重來, 但就算現在開始, 每個月拿出2千塊定投指數基金, 年化收益只要按巴菲特的一半, 10%來算, 堅持40年下來, 也能拿回1275萬的豐厚回報!

其次, 巴菲特的專注, 還體現在他只投自己看得懂的公司, 不觸碰他看不懂的業務;他的“雞蛋”, 不會過多分散到很多籃子裡。

巴菲特強調投資人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 只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投資, 不盲目跟風。 他投資最多的是保險、消費、鐵路運輸等, 這些他熟悉的傳統產業。

雖然後來跟比爾·蓋茨成為極好的朋友,

但因為不懂軟體, 所以從來沒有投資過蓋茨的微軟公司, 和後來爆發的互聯網企業。 雖然因此錯過了很多“風口”, 但也避開了很多陷阱。

我們平時常提醒大家, 做投資“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但財迷們經常走向另一個極端, 把資金過多分散、缺乏專注。

比如經常看到一些朋友, 動不動就甩過來十幾個基金代碼, 簡直像個養雞場。 要知道, 巴菲特公司數千億美元的巨大體量, 但投資的公司數量, 用身上的手指頭腳趾頭就能數得過來。

專注的好處, 是你可以集中精力去研究投資物件, 更瞭解它的價值和風險, 及時加倉或撤出——並且可以睡得更安穩。 無馬哥之前宣導的基金投資“三五法則”, 就體現了巴菲特這種“專注”的特性。

再次,巴菲特的專注,還體現在堅持獨立思考,不受外界情緒和噪音的擾動,能像匠人一樣成年累月做好一件事情。

都說投資要時刻關注最新資訊,所以各種最先進的資訊技術往往最早應用在金融領域;投資人們也熱衷於居住在像紐約、上海這樣的金融中心。

可這位全球最成功的投資人,甚至有意跟全球金融最發達的大都市保持距離,在年輕的時候就從紐約搬回偏僻的家鄉小城奧馬哈。如果你看過巴菲特的紀錄片,還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在他的辦公室裡,非常簡單和傳統,除了兩部電話機外,就是一些報紙、書籍等,連部電腦都沒有。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同樣是世界頂級的美國投資人、被譽為“全球投資之父”的鄧普頓,也是早早地離開紐約,最後移居到一個遠離金融和資訊中心的地方,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馬群島。

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受短期股市上下波動的影響,這份專注,在巴菲特今年年初致股東的公開信中,也專門引用了一首名為If的詩歌來強調,其中有這麼一句——

“如果所有人都懷疑你,你仍能堅信自己,讓所有的懷疑動搖;

你就可以擁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你的。”

說到這,無馬哥最近就深有感觸。

今年來,A股上下波動,讓財迷們浮虧了不少錢。菜雞和無馬哥在公眾號裡都堅定看好未來行情,並建議大家可繼續定投跟蹤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的基金。

但顯然,短期波動的行情,一再動搖甚至扭曲不少財迷的心態,驚慌中甚至懷疑起這項投資的價值。

在這種缺乏專注、容易擾動的情緒影響下,普通財迷很容易作出錯誤、甚至讓自己虧錢的投資決策。

另一個堅持專注的正面例子是,去年這時候,無馬哥推薦過大家可以關注印度這個新興大國的投資機會。一年後,已經有財迷回饋,定投收益率已達12%+。

最近,國內投資印度主題的QDII基金也快推出了。對印度未來長期的投資機會,無馬哥個人仍然看好,你呢?

回到1991年那個夏天,更有趣的在後頭。據巴菲特老爺子回憶,後來成為忘年交好友的比爾·蓋茨,當時寫在紙條中的答案,居然不約而同地跟自己寫下的,完全一樣——也是“專注”這個詞!

4年後的1995年,年僅40歲的比爾·蓋茨首次成為世界首富,並在之後的20多年裡,長期把持這一寶座。而在首富榜上長期位列第二的夥伴,正是如今身價高達840億美元的沃倫·巴菲特。

其實,專注之于成功,又何止限於投資和創業。

不管我們做什麼,要過好這一生,與其拿著一把失焦漫射的手電筒去尋尋覓覓各種機會,不如專注如一束鐳射,穿透人生的每一道障礙,直達成功之地。

就體現了巴菲特這種“專注”的特性。

再次,巴菲特的專注,還體現在堅持獨立思考,不受外界情緒和噪音的擾動,能像匠人一樣成年累月做好一件事情。

都說投資要時刻關注最新資訊,所以各種最先進的資訊技術往往最早應用在金融領域;投資人們也熱衷於居住在像紐約、上海這樣的金融中心。

可這位全球最成功的投資人,甚至有意跟全球金融最發達的大都市保持距離,在年輕的時候就從紐約搬回偏僻的家鄉小城奧馬哈。如果你看過巴菲特的紀錄片,還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在他的辦公室裡,非常簡單和傳統,除了兩部電話機外,就是一些報紙、書籍等,連部電腦都沒有。

有意思的是,另一位同樣是世界頂級的美國投資人、被譽為“全球投資之父”的鄧普頓,也是早早地離開紐約,最後移居到一個遠離金融和資訊中心的地方,加勒比海上的巴哈馬群島。

堅持自己的判斷,不受短期股市上下波動的影響,這份專注,在巴菲特今年年初致股東的公開信中,也專門引用了一首名為If的詩歌來強調,其中有這麼一句——

“如果所有人都懷疑你,你仍能堅信自己,讓所有的懷疑動搖;

你就可以擁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你的。”

說到這,無馬哥最近就深有感觸。

今年來,A股上下波動,讓財迷們浮虧了不少錢。菜雞和無馬哥在公眾號裡都堅定看好未來行情,並建議大家可繼續定投跟蹤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的基金。

但顯然,短期波動的行情,一再動搖甚至扭曲不少財迷的心態,驚慌中甚至懷疑起這項投資的價值。

在這種缺乏專注、容易擾動的情緒影響下,普通財迷很容易作出錯誤、甚至讓自己虧錢的投資決策。

另一個堅持專注的正面例子是,去年這時候,無馬哥推薦過大家可以關注印度這個新興大國的投資機會。一年後,已經有財迷回饋,定投收益率已達12%+。

最近,國內投資印度主題的QDII基金也快推出了。對印度未來長期的投資機會,無馬哥個人仍然看好,你呢?

回到1991年那個夏天,更有趣的在後頭。據巴菲特老爺子回憶,後來成為忘年交好友的比爾·蓋茨,當時寫在紙條中的答案,居然不約而同地跟自己寫下的,完全一樣——也是“專注”這個詞!

4年後的1995年,年僅40歲的比爾·蓋茨首次成為世界首富,並在之後的20多年裡,長期把持這一寶座。而在首富榜上長期位列第二的夥伴,正是如今身價高達840億美元的沃倫·巴菲特。

其實,專注之于成功,又何止限於投資和創業。

不管我們做什麼,要過好這一生,與其拿著一把失焦漫射的手電筒去尋尋覓覓各種機會,不如專注如一束鐳射,穿透人生的每一道障礙,直達成功之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