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清廷第一佛系官员,点燃二次鸦☆禁☆片战争:不敌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文/周帆 作者系鄭州大學文學碩士, 配圖來源于網絡)

“不敵不和不守, 不死不降不走。 相臣度量, 疆臣抱負, 古之所無, 今亦罕有”這段話形容了一個清朝的官員, 從字面上看這就不是什么正面的描述, 他就是咸豐帝時期的兩廣總督——葉名琛。 是他在1856年的一系列糊涂的舉措讓第二次鴉片戰爭徹底爆發, 給中國帶來了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這都要從馬神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說起。

在歷史課本上我們都學到過馬神甫事件和亞羅號事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但是這兩件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1856年2月,

法國傳教士馬賴在廣西西林縣為非作歹, 勾結當地地痞流氓, 妖言惑眾, 搶劫村寨, 奸淫婦女, 可以說是無惡不作。

當時的西林知縣名叫張鳳鳴, 聽聞此事后當機立斷將馬賴抓了起來, 當時中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中規定外國人只能在五口通商進行傳教活動, 馬賴這一行為明顯違反了條約內容。

于是張鳳鳴就直接將馬賴就地正法了, 沒想到這件事卻成了侵略戰爭的借口, 拿破侖三世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這件事正好給了他一個對外侵略的契機。 他立刻通知英國政府, 決意聯手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但是英國方面覺得這個借口對他們來說有點牽強, 于是又有了“亞羅號”事件。

1856年10月8號, 廣東水師千總梁國定在廣州海域抓獲一艘走私鴉片的船只,

這艘船就是“亞羅號”, 船上有兩名海盜, 當時的英國領事巴夏禮借機聲稱亞羅號是英國船只, 要求釋放人犯。 在遭到拒絕后, 巴夏禮變本加厲, 致函葉名琛, 要求賠禮道歉并且保證今后不再扣押英國船只。 如果48小時內不答應他們的要求, 就要以武力解決。

當時的葉名琛處于一種“佛系”的心態, 他認為這事兒無論如何都鬧不到戰爭的地步, 最多也就是通過協商解決。 后來英方不依不撓, 咄咄逼人, 讓葉名琛感到壓力頗大, 最終還是選擇息事寧人, 把人送了回去。 沒想到英方卻說送水手的官員職位太低, 是對他們的蔑視, 二話不說就開始對沿江炮臺發動炮擊。 沒錯, 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開端,

論強詞奪理和不要臉皮, 當時的外國侵略者真的是登峰造極。

然而這時候葉名琛就開始了“不敵不和不守”的策略, 他甚至在被炮擊之后還對下屬們說英軍打完這些炮火, 天黑了就回去了。 于是他下令“不開炮不還擊”, 將佛系堅持到底。

沒想到第二天, 英軍就攻占了廣州南郊的炮臺, 第三天, 海珠炮臺也淪陷了。 英國大軍此時已是兵臨城下, 而葉名琛還在佛系的堅持不戰, 只是宣布中斷對外貿易。 并拒絕一切外國人進入廣州城。

但是再厚的城墻也抵不住長時間的炮轟, 僅過了不到兩天, 廣州南城門就被攻破, 英軍就沖了進來, 至此“佛系”策略徹底泡湯, 葉名琛卻依然選擇強硬拒絕英軍一切要求, 還給咸豐帝上了奏折,

說一切盡在掌握, 無需擔心。 而且還擊斃重傷英軍四百多人, 甚至連英國海軍上將也死于槍火之下。

咸豐帝一下子就放了心, 還囑咐葉名琛不要逼得英軍狗急跳墻。 很顯然這樣的想法幼稚的可笑, 不到半個月后, 英軍就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徹底摧毀了廣州的防線, 占領了威遠、鎮遠和靖遠三座炮臺。

把歷史的悲劇歸結為一個人的過失顯然是非常片面的, 我們不能說是因為葉名琛的失職導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箭在弦上, 這場戰事在當時的環境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葉名琛的策略加劇了這場災難, 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資料:

1、蔣孟引《第二次鴉片戰爭》

2、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