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如何讀懂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

透過孩子的行為,去辨別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去瞭解孩子的特點,瞭解整件事情的背景,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個體心理學大師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個案例之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行為的呈現方式雖然每次都不一樣,但背後的想法無外乎有4種——尋求過度關注、挑戰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 當德雷克斯解釋這4個行為目的時,人們常常會問:“你怎麼能把孩子往這些框框裡放呢?”德雷克斯回答:“不是我老把孩子往這些框裡放,而是我在那裡找到了他們。

”這樣一來,對於父母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就簡單了很多。

孩子無時無刻不在通過觀察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如何看待自己來做出決定。 然而,雖然他們的觀察是極其敏銳的,判斷卻不一定準確。 當個孩子喪失信心,感受不到歸屬感與價值感的時候,他會為自己選擇4個不恰當的行為目的中的一些,來恢復信心與勇氣,找到被愛的感受與價值感。 之所以說它們們是不恰當的,是因為孩子的這些目的是建立在感覺不到被愛的基礎上的,而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大人會否認自己不愛孩子。

第一個不當行為目的:尋求過度關注

當孩子錯誤地認為只有受人關注或有特殊優待時才會有歸屬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只有讓別人為他忙得團團轉時,才能顯示他的重要性,他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尋求過度關注。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下班回家後,你正在廚房忙碌,3歲的孩子站在門口,不斷地叫:“媽媽,你過來!”你一邊炒菜,一邊問:什麼事啊,寶貝?我能聽到,你說吧!”可是孩子並不說有什麼事,他他繼續叫:“媽媽,你過來!”於是,你放下手中的活兒,走到孩子身邊,孩子說:“媽媽,陪我出去玩!”你抱了抱孩子,給他一副拼圖,跟他說:“你先拼拼圖,媽媽馬上就好。 ”可是,你剛進廚房不到兩分鐘,孩子又開始喊了:“媽媽,你好了沒有?快一點兒。 ”最後,你只好中斷做飯,帶著孩子出去玩。

在這個情景中,孩子很明顯是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關注,所以他一開始並不是走近媽媽,而是叫媽媽過來。

當媽媽放下手裡的工作時,他就覺得自己勝利了。 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並不快樂,他認為自己得不到關注的時候就沒有價值感,沒有家庭地位,他需要不斷地確定自己是否重要。 所以,當你注意到他時,他就停下來不再“煩你”,但很快他又會產生同樣的潛意識疑問:媽媽到底愛我嗎?在媽媽心中,我到底有多重要?於是,他故技重演,形成惡性循環。

孩子的行為會帶給媽媽一些不好的感覺。 媽媽可能會覺得很煩躁,也很著急,因為她需要給全家人準備晚飯,而孩子卻一次又一次地打斷她;她也可能會感到愧疚,覺得自己總是沒時間好好陪伴孩子。 雖然這些感覺會讓媽媽不好受,但這些對媽媽來說卻非常寶貴,因為這可以作為辨別孩子行為目的的第一條線索:如果孩子的行為讓你覺得心煩、惱怒、著急或內疚,那麼孩子的行為目的很可能就是尋求過度關注。

接下來,媽媽可以通過第二條線索再次確認,即當媽媽要求孩子停止其行為時,孩子的反應是怎樣的。 一般來說,他會暫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樣子,或者換一種方式繼續打擾媽媽。

通過這兩條線索,媽媽就可以確認:孩子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尋求關注。 當孩子尋求關注時,他真正想說的就是:“關注我,讓我幫助你並參與到你的工作中,讓我覺得自己有用。

因此,對於孩子尋求關注的行為,家長不能像訓練小狗狗叼球一樣你丟一個球,把孩子支開一會兒,然後他很快跑回來,你又丟一個球把他支開。

這樣他是感覺不到關注的,而是覺得你在敷衍他,因此他會以更加誇張的方式來引起你的關注。

當然,這並不是說父母要完全放棄自己的需求,對孩子有求必應。 如果這樣做,你會發現,孩子沒完沒了地纏著你,而你的腦海裡總是想著尚未完成的事,最後你很可能因為情緒爆發而前功盡棄。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有幫助地參與進來,讓他覺得自己有用。 如果你正在廚房忙碌,可以拿一些菜,讓孩子幫你擇菜;可以讓他站在凳子上和你一起洗碗;也可以讓他幫你去陽臺上的盆栽裡摘一些小蔥……只要你願意,總會找到適合孩子的事情。

只有在這些時候,孩子才真正感受到媽媽的關注,並且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當他的歸屬感與價值感得到滿足時,他的心裡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不會再沒完沒了地纏著你陪他玩耍。

常常有家長說:“孩子太磨人,總是一刻也不能離開我,我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煩死人了。”也有家長說:“只要我陪在孩子旁邊,他就會玩得很好,我一旦起身,尤其是接個電話什麼的,他就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媽媽,陪我玩’,而我明明才離開他幾秒鐘而已。”還有一些家長抱怨:“我工作很忙,到家很想休息一下,但到家,孩子就撇開所有人,只要我一個人陪著。我要陪著他玩,給他洗澡、讀繪本、講故事,直到他睡著我才能閑下來,回家比上班還辛苦。”

要知道,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後,一定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關注,就要真心地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一些能促進心與心連接的事情,而不是進行“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形式上的陪伴。

對於那些抱怨“回家比上班辛苦”的家長,建議你在進家門前先告訴自己:一會兒朝我撲過來的孩子,是思念媽媽一整天,無比需要媽媽的孩子,而不是那個會纏著我一個晚上不放手的孩子。“看見”是愛的前提,家長只有看見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會真正地去愛孩子,去享受與孩子在起的時光,讓自己感覺到開心的同時,也讓孩子感覺開心。

孩子需要在愛與關注裡成長,只有感覺到足夠的關注,才不會通過不當行為去尋求過度關注。

第二個不當行為目的:挑戰權力

當孩子認為“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你不對我發號施令,我才有歸屬感”時,他們就會挑戰父母的權力,跟父母對著幹。

以下這個場景,對很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每天晚上8:30,媽媽和樂樂都會為了睡覺而發生衝突。4歲的樂樂對此非常嫺熟。

媽媽輕聲對正在玩玩具的樂樂說:“樂樂,來,該睡覺了。

樂樂回答:“還沒到時間呢,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兒。”

媽媽繼續哄勸:“現在你該上床了。

“媽媽,我把這張畫畫完就去睡覺。

媽媽不滿地大聲說:“你必須現在就去睡覺,明天再畫。

媽媽想把樂樂的東西拿走,樂樂開始尖叫,他把蠟筆抓過來,藏在身後。媽媽猶豫了一下,不想和他拉扯,就做出了讓步:“好吧,把這張塗完馬上就睡覺。”

然而,樂樂塗畫的速度卻越來越慢,媽媽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她生氣地說:“你這是在胡鬧,快點兒畫,趕快畫完。”樂樂得意地回答:“媽媽,我要把它畫得很漂亮,所以要很仔細才行。

媽媽繼續不耐煩地等待,但她發現,畫畫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步,接下來樂樂還有更多推遲上床的理由:一會兒L要喝水,一會丿兒要上廁所……最後,媽媽終於忍不住,把樂樂狠狠地打了一頓。樂樂大聲地尖叫、哭鬧,家裡其他人都聚攏過來,開始抱怨和指責。很可能爸爸和媽媽開始吵架,老人開始安慰樂樂。樂樂的臉上露出一絲察覺不到的得意:“這個場景就是我想要的,雖然我被打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已經贏了!,”

這個孩子是在向媽媽挑戰權力。為什麼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媽媽的權力呢?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行為表達了他想做什麼就要做什麼。原本媽媽想強迫他就範,結果卻一再妥協,這讓他更加認為自己有權力,別人控制不了他。

其實,當媽媽意識到孩子是在挑戰自己權力的時候,可以採取的種方法是退出權力之爭。媽媽可以提前跟孩子約定:9點鐘是你上床睡覺的時間,我會提前告訴你刷牙、洗臉,我和爸爸會在9點跟你親吻道晚安。

到了8點半,媽媽就應該提醒孩子去刷牙、洗臉,如果他不去,媽媽應該回去做自己的事情。9點一到,媽媽就抱起孩子,給他一個大大的充滿愛的擁抱,跟他親吻,道晚安。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掙扎,想大鬧一場,父母不用理會,任他鬧,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當家長願意從戰爭中退出,孩子就會覺得這樣的戰爭沒有了意義。當家長很清楚地告訴孩子,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並且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決不妥協時,孩子就不會再去挑戰父母的底線。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是挑戰權力呢?也有兩條判斷的線索。第一條線索:看家長自己的感覺。當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通常我們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與挑戰,會有被激怒與被擊敗的感覺。第二條線索:看孩子的行為回應。對於家長的管教,他們不會輕易就範,而是會變本加厲,繼續表現出不當行為,並且可能進行言語上的頂撞。看到家長生氣,他們就覺得自己贏了。有時,他們還會進行消極抵抗或“屈從”家長,但內心並不服氣。

如果孩子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挑戰權力,其實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讓我幫忙,給我選擇,給我界限,讓我自己做決定。

很多家庭都跟孩子有過類似這樣的約定: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再離開,如果開飯15分鐘後還不過來吃,就意味著你主動放棄了這頓飯,那就只好等到下一頓再吃。可是,當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家長常用的辦法是:

◆命令:趕緊把玩具收起來,還有10分鐘就吃飯了

◆說教:不把玩具收好,你走路會絆倒的,而且以後要玩會找不到玩具。我們都約定好了,你怎麼能不遵守呢?

◆威脅:不收好玩具,就不要來吃飯!以後我再也不給你買新玩具了!

◆妥協:好吧,你先去洗手,我來收。你這次超過20分鐘才來吃飯,還是讓你吃吧,下不為例啊

使用這些方法的問題在於,家長沒有給孩子設置清楚的界限,反而讓孩子覺得:媽媽一會兒會幫我收,或者只要我再堅持一會兒,還是可以吃飯的。家長也沒有給予孩子權力讓他自己做決定。所以,孩子才會一次又次地去試探家長的底線,他享受這種勝利的樂趣,覺得只有這樣,自己在這個家裡才能感受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權力並不是什麼壞東西,父母可以建設性地使用權力,而不是破壞性地使用它。最好的辦法是從權力之爭中退出來,給予孩子正面的權力,為他提供有限的選擇。比如,你提醒孩子還有10分鐘開飯,可以跟他說:你可以現在收拾玩具,然後幫媽媽一起擺碗筷;也可以再玩5分鐘,收好玩具後直接過來吃飯,你自己做決定。孩子可能會說:我什麼時候都不想收玩具。這時,你無須爭辯,也無須妥協,去做自己的事情即可。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你的退出而失去鬥爭的樂趣。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給出明確的界限和合理的規定,並完全按照規定去執行。如果你們]約定好收拾好玩具才能去吃飯,並且開飯後15分鐘沒有過來吃飯,這頓就不能再吃,家長就要言出必行,溫和而堅定地用行動說明切。界限感會給予孩子安全感,讓他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與不做分別有什麼結果。否則,孩子就會覺得無所適從,一方面,他會不斷地去試探家長的底線,去猜測媽媽今天是什麼心情,或許自己可以僥倖過關;另一方面,家長的“陰晴不定”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困惑,他可能變得不相信大人,也不相信自己,從而更加感覺不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我曾經跟兩個孩子做過上面的約定,有一次,豆豆過了20分鐘才過來吃飯,我堅定地把他抱到一旁,他從一開始的大聲哭鬧,到最後安靜下來,用了半個多小時。我知道,他是在試探我的底線,所以我沒有讓步,只是坐在他身旁,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也很委屈,但這是我們的約定。我愛你,我很希望你沒有錯過這頓飯,但已經錯過就不能再吃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在這裡陪你一會兒。”他拒絕我陪,自己去玩了。

到臨睡前,我不知道他是真餓,還是因為心理作用,他一定要吃東西。他一會兒很誇張地做出餓得難受的動作,一會兒又可憐地哀求我:“媽媽,我就吃一片乳酪,就一片,求求你他的樣子又可愛又口笑,但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我覺得孩子少吃一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卻可以讓他明白大人的界限在哪裡。最後,我和他終於“敖”過了那個晚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再岀現過不按時吃飯的情況。

當然,如果孩子有挑戰權力這個行為目的,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因此,很多時候並不是說幾句好話,嘗試幾個新方法,這些挑戰就會消失。家長要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充分地信任孩子,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一定要贏了孩子,就是擔心孩子做不到,因此以愛的名義逼孩子就範或自己妥協。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也有能力承受一定的挫折。比如,上文案例中提到的,少吃一頓飯,孩子完全口以挺過去。

當家長做到這些時,孩子就會合理使用他的權力,並放棄“挑戰權力,必須由我說了算”這個目的。事實上,建設性地使用權力,是孩子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三個不當行為目的:報復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歸屬感,覺得自己沒人愛、沒人疼,他就會想:我要讓你受到同樣的傷害。此時,他的行為目的就是報復。孩子試圖通過尋求關注或挑戰權力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報復會使他們在沒有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的經歷中受到的傷害得到補償。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報復,家長可能會感到自己受了傷害,會感到失望、難以置信甚至厭惡。你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那麼多,那麼愛他,為什麼他卻說出那麼傷人的話,做出那麼不顧後果的事情。父母的這些感受,是判斷孩子行為目的的第一條線索。

讀初中的小林,跟朋友約好週六上午10點一起出去玩。時間快到了他走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出去玩了啊!”媽媽問:“作業寫完了嗎?”他一邊往外走,一邊說:“回來再寫!”媽媽一把拉住他:“那怎麼行,寫完作業才能出去玩。”小林著急地說:“我已經跟同學約好了不去怎麼能行?”媽媽堅決不同意:“現在學習這麼緊張,只有寫完作業才能出去放鬆一下。”還叫上爸爸,一起堵在門口。

小林很生氣,他惡狠狠地瞪了媽媽一眼,用力關上房門。他越想越覺得生氣和委屈,就拿出作業本,打開門,當著父母的面把作業本撕碎並扔在地上,說:“作業,作業,除了作業和學習,你們在乎過我的感受嗎?從明天起,我不上學了!”小林的舉動令父母難以置信,憤怒的爸爸沖上去扇了小林一個耳光,並吼道:“我們這麼做不是為你好嗎?你自己去房間好好想一想,沒有想清楚怎麼回事就不要出來,也別想吃飯!”小林轉身回到房間,又是一聲沉重的關門聲。一家三口都沉浸在傷心與痛苦的氛圍中。

在這個案例裡,小林明顯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因為父母沒有顧及他的感受,他跟同學約好出去玩,結果卻食言了。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所以,他用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方式來進行報復。這時,父母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感受與孩子的行為來推測孩子的行為目的,就能夠知道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不至於把事情鬧大。

小林撕作業本,並說自己不去上學的行為,顯然是對父母的一種反擊,而且是最為有力的反擊。因為小、林認為:父母越不想讓我做什麼,越擔心我做什麼,我越要做,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反擊與傷害。所以,當孩子的目的是報復時,他們的回應是:反擊,傷害他人,毀壞物件,以牙還牙。這可以作為判斷孩子行為目的的第二條線索。

而事實上,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我受傷了,請在乎我的感受。然而,小林的父母並沒有讀懂他的內心感受,爸爸的那一記耳光,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們只在乎作業,不在乎我,我沒人愛也沒人疼,我受到了傷害,所以我也要傷害他們,這樣我才會得到補償。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矛盾的個體,他們一方面渴望自由獨立,不想被束縛,在表面上討厭被人照顧,假裝很堅強;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敏感脆弱,特別渴望愛、渴望被理解。

所以,當孩子有報復的目的時,家長不要想著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就範,而是要率先停止還擊,從報復的迴圈中退出來,保持友善的態度,等待孩子冷靜下來,猜測孩子是因為什麼受到了傷害,表達對孩子的理解,認同孩子的感受,並為自己的行為道歉,補償過失,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修復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這個案例中,家長該如何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呢?家長可以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後,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看得出來你很生氣和難過,你跟同學約好出去玩,結果又不去了,這是件很丟臉的事情,很抱歉我們當時沒有想到這一點,更不應該一時衝動打你,你一定也覺得受到了傷害,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嗎?

孩子可能會緘口不言,也可能不會說得太多,這時家長可以用反射式傾聽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無論孩子說什麼,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讓孩子重新建立起對你的信任感,讓孩子明白你的愛與關心。

看來你很傷心,能告訴我更多一些嗎?後來發生了什麼?這件事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是的,如果是我,我也會有這種感覺,我們]對你控制得太緊,讓你感覺不到信任,其實你是可以安排好寫作業的時間的。

我們想讓你明白,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愛你、關心你,如果我們使用的一些方式不對,你不喜歡,可以告訴我們,我們會改進的。

當孩子感覺到愛,感覺到自己是有所歸屬與價值的,他就會停止報復,把精力放在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上來。

報復是挑戰權力的升級,如果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父母一直用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會導致孩子的報復行為。很多家長說,當孩子尋求關注、挑戰權力的時候,我還能想到辦法去應對,但當孩子在報復時,我卻發現自己很難處理。這正是為什麼家長的學習要趁早,越早瞭解孩子行為的密碼,就越早知道如何正確地應對。

第四個不當行為目的:自暴自棄

當孩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有所歸屬,也不想別人對自己寄予任何希望,感到無助又無能,努力也徒勞時,他的行為目的就是自暴自棄。

不像有的孩子說“我不會”是為了引起家長的關注,自暴自棄的孩子真的相信自己不會。你會發現,就算你用盡各種辦法,他還是覺得自己不行,並希望你走開,不要管他。你很想幫助孩子,孩子的表現卻讓你倍感無能為力,你會因此而感到非常沮喪、無助甚至絕望。這些感覺可以作為第一條線索,幫助你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是否是自暴自棄。

第二條線索是看孩子的行為反應。自暴自棄的孩子,通常非常消極,他對父母的幫助毫無反應,也毫無改進,甚至更加退避。雖然如此,他心裡真正想說的卻是:不要放棄,請看到我微小的進步。雖然他的行為表現十分消極,並真的相信自己不夠格,放棄似乎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真正放棄自己。

7歲的貝貝練習鋼琴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以前她信誓旦旦要學好鋼琴,現在練琴卻變成了全家人的噩夢。她每天都要為練琴哭一次,每次坐到琴凳上,她就非常沮喪,希望媽媽能放過她,希望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能快點兒過去。可是,媽媽卻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和指責:“注意手的姿勢,坐直一點兒,這裡彈錯了,又錯了!怎麼不彈了?”貝貝停下來,言不發,她越發確定,自己真的很笨,無論怎麼努力都彈不好鋼琴。

當孩子的行為目的是自暴自棄時,家長的指責與催促會讓他更加消極、想逃避。像貝貝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無論是練琴、書法、繪畫,還是寫作業、體育運動、人際交往等,很多孩子就是非常篤定地相信自己做不好。

一個朋友跟我說起她兒子的書寫問題,因為孩子長期以來遭到老師和家長的否定,後來儘管嘗試了很多辦法,但孩子在書寫方面幾年來幾乎沒有進步。他從來不主動在作業本或卷子上寫名字,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字是全班最差的,就算不寫名字,老師一看他的字也知道是他的。

我中學時有個朋友,偏科特別嚴重,數學成績很差,我記得那時她常常跟我說:“我媽說我隨她,沒數學腦子,我一看到數學,腦子裡就一片空白。”我至今記得她做數學題時的樣子,呆坐在那裡,半個小時都寫不出一個字。

還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小時候本來很喜歡眺舞,有一次參加學校的表演,身為學校老師的媽媽看完表演後,笑話她笨笨的,跳得像只小鴨子。媽媽可能只是開個玩笑,她卻當真了。從此,她再也不參加學校的演出,覺得自己真的不是跳舞的料。

幾乎每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都跟老師或家長的打擊有關係。當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成人很喜歡輕而易舉地給孩子貼標籤:你就是這樣的,你在這方面隨我,你沒天賦,壓根兒就沒這方面的細胞,你先天笨拙,只能靠勤奮來補……這無疑讓孩子更加確定自己做不好。成人喜歡用懲罰、指責的方式去説明孩子改正錯誤,對此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說:“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得到這樣荒誕的想法,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必須先讓他感覺更糟糕。孩子感覺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自暴自棄的孩子,感覺是非常糟糕的,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或集體中的位置,覺得放棄才是唯一的出路。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真心地去愛這個孩子,不放棄孩子的成長。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力氣去訓練孩子,把任務分成細小步驟,簡化任務,讓孩子感受到哪怕一點點的成就感。表達對孩子能力的信任,關注孩子的優點,停止所有的批評,鼓勵哪怕一點點的積極努力,教給孩子有效的技能,示範給他怎麼做,但是不要代替孩子去做。

鼓勵是給予自暴自棄的孩子最為營養和有效的“良藥”。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鼓勵會讓他重新恢復信心,激發興,幫助孩千威受到愛與價值感。

尋求關注、挑戰權力、報復、自暴自棄,這4個行為目的看上去是層層遞進的關係,但也可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同時發生。要清楚地分辨出孩子的行為目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只要家長願意改變,願意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你與孩子的關係就前進了一大步。

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如果孩子總是來打擾你,那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你的觸碰;

如果孩子撒謊,那是因為你曾對他犯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孩子不夠自信,那是因為你給他的建議多於鼓勵;

如果孩子不會為自己堅持,那是因為你總是在公共場合訓斥他;

如果你什麼都給孩子買了,他還是去拿那些不屬於他的東西,那是因為你從來不讓他自己選擇想要的東西;

如果孩子表現很懦弱,那是因為你總是馬上給予他幫助;

如果孩子很愛嫉妒,那是因為你總是拿他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如果孩子很容易發怒,那是因為他只在做錯事時才得到關注

這首詩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於家長自己。如果家長明白這一點,孩子的不當行為或許就會成為一個機會,讓你和孩子恢復良好的親子關係,讓你能夠真正地看見孩子、接納孩子、信任孩子。

正面管教工具:破解密碼

當孩子感受不到歸屬感與價值感時,他很可能做出一些不當行為。久而久之,他就形成用錯誤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信念——除非大人可以破解其中的密碼,去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到底是什麼。

改變信念,而不僅僅是孩子的行為!”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其實都有著某種信念。所以,他們總是試圖去改變孩子的行為。而事實上,當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改變後,他的行為自然就會停止。破解孩子行為的密碼,能夠説明家長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以及要想孩子改變這種信念他需要受到什麼樣的鼓舞。

本文講到了破解孩子行為密碼的幾條線索,除此之外,還有一張“不當行為目的表”(參見《正面管教》一書),當家長找到孩子的錯誤目的後,就能在表格中找到相應的對策。

破解孩子行為密碼的流程表:

◆描述孩子的一個不當行為;

◆確認你的感受,記住:感受僅僅是一個詞;寫下你的種或多種感受

◆描述針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你通常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進入孩子的世界,如果你是孩子,對於你所說的或所做的,你有什麼想法、感受與行為?

◆看錯誤目的表的第6欄,確認孩子的需要;

◆從錯誤目的表的最後一欄選出一個建議,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挑戰時,可以嘗試使用這個建議

◆記錄你所做的結果。如果這對於糾正行為不奏效,可能是因為你的孩子在做一個新的決定。堅持使用這張流程表,直到熟練起來,慢慢地你將成為一個洞察孩子行為的專家,並善於鼓勵孩子。

我把這張表格貼在家裡,當孩子發生挑戰行為的時候,我會走到它的面前,去尋找挑戰背後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會慢慢冷靜下來,而且會得到恰當的方法。當孩子產生不當行為的時候,透過行為的表面去找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是幫助父母找到正確應對方法的必經之路。

當他的歸屬感與價值感得到滿足時,他的心裡就有了很好的安全感,不會再沒完沒了地纏著你陪他玩耍。

常常有家長說:“孩子太磨人,總是一刻也不能離開我,我走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煩死人了。”也有家長說:“只要我陪在孩子旁邊,他就會玩得很好,我一旦起身,尤其是接個電話什麼的,他就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媽媽,陪我玩’,而我明明才離開他幾秒鐘而已。”還有一些家長抱怨:“我工作很忙,到家很想休息一下,但到家,孩子就撇開所有人,只要我一個人陪著。我要陪著他玩,給他洗澡、讀繪本、講故事,直到他睡著我才能閑下來,回家比上班還辛苦。”

要知道,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後,一定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如果家長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關注,就要真心地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一些能促進心與心連接的事情,而不是進行“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形式上的陪伴。

對於那些抱怨“回家比上班辛苦”的家長,建議你在進家門前先告訴自己:一會兒朝我撲過來的孩子,是思念媽媽一整天,無比需要媽媽的孩子,而不是那個會纏著我一個晚上不放手的孩子。“看見”是愛的前提,家長只有看見孩子內心的需求,才會真正地去愛孩子,去享受與孩子在起的時光,讓自己感覺到開心的同時,也讓孩子感覺開心。

孩子需要在愛與關注裡成長,只有感覺到足夠的關注,才不會通過不當行為去尋求過度關注。

第二個不當行為目的:挑戰權力

當孩子認為“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你不對我發號施令,我才有歸屬感”時,他們就會挑戰父母的權力,跟父母對著幹。

以下這個場景,對很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每天晚上8:30,媽媽和樂樂都會為了睡覺而發生衝突。4歲的樂樂對此非常嫺熟。

媽媽輕聲對正在玩玩具的樂樂說:“樂樂,來,該睡覺了。

樂樂回答:“還沒到時間呢,媽媽,我想再玩一會兒。”

媽媽繼續哄勸:“現在你該上床了。

“媽媽,我把這張畫畫完就去睡覺。

媽媽不滿地大聲說:“你必須現在就去睡覺,明天再畫。

媽媽想把樂樂的東西拿走,樂樂開始尖叫,他把蠟筆抓過來,藏在身後。媽媽猶豫了一下,不想和他拉扯,就做出了讓步:“好吧,把這張塗完馬上就睡覺。”

然而,樂樂塗畫的速度卻越來越慢,媽媽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她生氣地說:“你這是在胡鬧,快點兒畫,趕快畫完。”樂樂得意地回答:“媽媽,我要把它畫得很漂亮,所以要很仔細才行。

媽媽繼續不耐煩地等待,但她發現,畫畫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步,接下來樂樂還有更多推遲上床的理由:一會兒L要喝水,一會丿兒要上廁所……最後,媽媽終於忍不住,把樂樂狠狠地打了一頓。樂樂大聲地尖叫、哭鬧,家裡其他人都聚攏過來,開始抱怨和指責。很可能爸爸和媽媽開始吵架,老人開始安慰樂樂。樂樂的臉上露出一絲察覺不到的得意:“這個場景就是我想要的,雖然我被打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已經贏了!,”

這個孩子是在向媽媽挑戰權力。為什麼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媽媽的權力呢?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行為表達了他想做什麼就要做什麼。原本媽媽想強迫他就範,結果卻一再妥協,這讓他更加認為自己有權力,別人控制不了他。

其實,當媽媽意識到孩子是在挑戰自己權力的時候,可以採取的種方法是退出權力之爭。媽媽可以提前跟孩子約定:9點鐘是你上床睡覺的時間,我會提前告訴你刷牙、洗臉,我和爸爸會在9點跟你親吻道晚安。

到了8點半,媽媽就應該提醒孩子去刷牙、洗臉,如果他不去,媽媽應該回去做自己的事情。9點一到,媽媽就抱起孩子,給他一個大大的充滿愛的擁抱,跟他親吻,道晚安。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掙扎,想大鬧一場,父母不用理會,任他鬧,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當家長願意從戰爭中退出,孩子就會覺得這樣的戰爭沒有了意義。當家長很清楚地告訴孩子,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並且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決不妥協時,孩子就不會再去挑戰父母的底線。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是挑戰權力呢?也有兩條判斷的線索。第一條線索:看家長自己的感覺。當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通常我們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與挑戰,會有被激怒與被擊敗的感覺。第二條線索:看孩子的行為回應。對於家長的管教,他們不會輕易就範,而是會變本加厲,繼續表現出不當行為,並且可能進行言語上的頂撞。看到家長生氣,他們就覺得自己贏了。有時,他們還會進行消極抵抗或“屈從”家長,但內心並不服氣。

如果孩子的行為目的是為了挑戰權力,其實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讓我幫忙,給我選擇,給我界限,讓我自己做決定。

很多家庭都跟孩子有過類似這樣的約定: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再離開,如果開飯15分鐘後還不過來吃,就意味著你主動放棄了這頓飯,那就只好等到下一頓再吃。可是,當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家長常用的辦法是:

◆命令:趕緊把玩具收起來,還有10分鐘就吃飯了

◆說教:不把玩具收好,你走路會絆倒的,而且以後要玩會找不到玩具。我們都約定好了,你怎麼能不遵守呢?

◆威脅:不收好玩具,就不要來吃飯!以後我再也不給你買新玩具了!

◆妥協:好吧,你先去洗手,我來收。你這次超過20分鐘才來吃飯,還是讓你吃吧,下不為例啊

使用這些方法的問題在於,家長沒有給孩子設置清楚的界限,反而讓孩子覺得:媽媽一會兒會幫我收,或者只要我再堅持一會兒,還是可以吃飯的。家長也沒有給予孩子權力讓他自己做決定。所以,孩子才會一次又次地去試探家長的底線,他享受這種勝利的樂趣,覺得只有這樣,自己在這個家裡才能感受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權力並不是什麼壞東西,父母可以建設性地使用權力,而不是破壞性地使用它。最好的辦法是從權力之爭中退出來,給予孩子正面的權力,為他提供有限的選擇。比如,你提醒孩子還有10分鐘開飯,可以跟他說:你可以現在收拾玩具,然後幫媽媽一起擺碗筷;也可以再玩5分鐘,收好玩具後直接過來吃飯,你自己做決定。孩子可能會說:我什麼時候都不想收玩具。這時,你無須爭辯,也無須妥協,去做自己的事情即可。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你的退出而失去鬥爭的樂趣。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給出明確的界限和合理的規定,並完全按照規定去執行。如果你們]約定好收拾好玩具才能去吃飯,並且開飯後15分鐘沒有過來吃飯,這頓就不能再吃,家長就要言出必行,溫和而堅定地用行動說明切。界限感會給予孩子安全感,讓他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與不做分別有什麼結果。否則,孩子就會覺得無所適從,一方面,他會不斷地去試探家長的底線,去猜測媽媽今天是什麼心情,或許自己可以僥倖過關;另一方面,家長的“陰晴不定”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困惑,他可能變得不相信大人,也不相信自己,從而更加感覺不到歸屬感與價值感。

我曾經跟兩個孩子做過上面的約定,有一次,豆豆過了20分鐘才過來吃飯,我堅定地把他抱到一旁,他從一開始的大聲哭鬧,到最後安靜下來,用了半個多小時。我知道,他是在試探我的底線,所以我沒有讓步,只是坐在他身旁,跟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也很委屈,但這是我們的約定。我愛你,我很希望你沒有錯過這頓飯,但已經錯過就不能再吃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在這裡陪你一會兒。”他拒絕我陪,自己去玩了。

到臨睡前,我不知道他是真餓,還是因為心理作用,他一定要吃東西。他一會兒很誇張地做出餓得難受的動作,一會兒又可憐地哀求我:“媽媽,我就吃一片乳酪,就一片,求求你他的樣子又可愛又口笑,但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我覺得孩子少吃一頓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卻可以讓他明白大人的界限在哪裡。最後,我和他終於“敖”過了那個晚上。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沒有再岀現過不按時吃飯的情況。

當然,如果孩子有挑戰權力這個行為目的,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力。因此,很多時候並不是說幾句好話,嘗試幾個新方法,這些挑戰就會消失。家長要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充分地信任孩子,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很多時候,家長之所以一定要贏了孩子,就是擔心孩子做不到,因此以愛的名義逼孩子就範或自己妥協。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也有能力承受一定的挫折。比如,上文案例中提到的,少吃一頓飯,孩子完全口以挺過去。

當家長做到這些時,孩子就會合理使用他的權力,並放棄“挑戰權力,必須由我說了算”這個目的。事實上,建設性地使用權力,是孩子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三個不當行為目的:報復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歸屬感,覺得自己沒人愛、沒人疼,他就會想:我要讓你受到同樣的傷害。此時,他的行為目的就是報復。孩子試圖通過尋求關注或挑戰權力的方式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報復會使他們在沒有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的經歷中受到的傷害得到補償。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報復,家長可能會感到自己受了傷害,會感到失望、難以置信甚至厭惡。你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那麼多,那麼愛他,為什麼他卻說出那麼傷人的話,做出那麼不顧後果的事情。父母的這些感受,是判斷孩子行為目的的第一條線索。

讀初中的小林,跟朋友約好週六上午10點一起出去玩。時間快到了他走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出去玩了啊!”媽媽問:“作業寫完了嗎?”他一邊往外走,一邊說:“回來再寫!”媽媽一把拉住他:“那怎麼行,寫完作業才能出去玩。”小林著急地說:“我已經跟同學約好了不去怎麼能行?”媽媽堅決不同意:“現在學習這麼緊張,只有寫完作業才能出去放鬆一下。”還叫上爸爸,一起堵在門口。

小林很生氣,他惡狠狠地瞪了媽媽一眼,用力關上房門。他越想越覺得生氣和委屈,就拿出作業本,打開門,當著父母的面把作業本撕碎並扔在地上,說:“作業,作業,除了作業和學習,你們在乎過我的感受嗎?從明天起,我不上學了!”小林的舉動令父母難以置信,憤怒的爸爸沖上去扇了小林一個耳光,並吼道:“我們這麼做不是為你好嗎?你自己去房間好好想一想,沒有想清楚怎麼回事就不要出來,也別想吃飯!”小林轉身回到房間,又是一聲沉重的關門聲。一家三口都沉浸在傷心與痛苦的氛圍中。

在這個案例裡,小林明顯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因為父母沒有顧及他的感受,他跟同學約好出去玩,結果卻食言了。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這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所以,他用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方式來進行報復。這時,父母如果能根據自己的感受與孩子的行為來推測孩子的行為目的,就能夠知道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不至於把事情鬧大。

小林撕作業本,並說自己不去上學的行為,顯然是對父母的一種反擊,而且是最為有力的反擊。因為小、林認為:父母越不想讓我做什麼,越擔心我做什麼,我越要做,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反擊與傷害。所以,當孩子的目的是報復時,他們的回應是:反擊,傷害他人,毀壞物件,以牙還牙。這可以作為判斷孩子行為目的的第二條線索。

而事實上,他心裡真正想說的是:我受傷了,請在乎我的感受。然而,小林的父母並沒有讀懂他的內心感受,爸爸的那一記耳光,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他們只在乎作業,不在乎我,我沒人愛也沒人疼,我受到了傷害,所以我也要傷害他們,這樣我才會得到補償。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矛盾的個體,他們一方面渴望自由獨立,不想被束縛,在表面上討厭被人照顧,假裝很堅強;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敏感脆弱,特別渴望愛、渴望被理解。

所以,當孩子有報復的目的時,家長不要想著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就範,而是要率先停止還擊,從報復的迴圈中退出來,保持友善的態度,等待孩子冷靜下來,猜測孩子是因為什麼受到了傷害,表達對孩子的理解,認同孩子的感受,並為自己的行為道歉,補償過失,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

修復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這個案例中,家長該如何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呢?家長可以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後,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看得出來你很生氣和難過,你跟同學約好出去玩,結果又不去了,這是件很丟臉的事情,很抱歉我們當時沒有想到這一點,更不應該一時衝動打你,你一定也覺得受到了傷害,我們可以坐下來談談嗎?

孩子可能會緘口不言,也可能不會說得太多,這時家長可以用反射式傾聽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無論孩子說什麼,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讓孩子重新建立起對你的信任感,讓孩子明白你的愛與關心。

看來你很傷心,能告訴我更多一些嗎?後來發生了什麼?這件事帶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是的,如果是我,我也會有這種感覺,我們]對你控制得太緊,讓你感覺不到信任,其實你是可以安排好寫作業的時間的。

我們想讓你明白,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愛你、關心你,如果我們使用的一些方式不對,你不喜歡,可以告訴我們,我們會改進的。

當孩子感覺到愛,感覺到自己是有所歸屬與價值的,他就會停止報復,把精力放在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上來。

報復是挑戰權力的升級,如果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父母一直用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會導致孩子的報復行為。很多家長說,當孩子尋求關注、挑戰權力的時候,我還能想到辦法去應對,但當孩子在報復時,我卻發現自己很難處理。這正是為什麼家長的學習要趁早,越早瞭解孩子行為的密碼,就越早知道如何正確地應對。

第四個不當行為目的:自暴自棄

當孩子覺得自己不可能有所歸屬,也不想別人對自己寄予任何希望,感到無助又無能,努力也徒勞時,他的行為目的就是自暴自棄。

不像有的孩子說“我不會”是為了引起家長的關注,自暴自棄的孩子真的相信自己不會。你會發現,就算你用盡各種辦法,他還是覺得自己不行,並希望你走開,不要管他。你很想幫助孩子,孩子的表現卻讓你倍感無能為力,你會因此而感到非常沮喪、無助甚至絕望。這些感覺可以作為第一條線索,幫助你判斷孩子的行為目的是否是自暴自棄。

第二條線索是看孩子的行為反應。自暴自棄的孩子,通常非常消極,他對父母的幫助毫無反應,也毫無改進,甚至更加退避。雖然如此,他心裡真正想說的卻是:不要放棄,請看到我微小的進步。雖然他的行為表現十分消極,並真的相信自己不夠格,放棄似乎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真正放棄自己。

7歲的貝貝練習鋼琴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以前她信誓旦旦要學好鋼琴,現在練琴卻變成了全家人的噩夢。她每天都要為練琴哭一次,每次坐到琴凳上,她就非常沮喪,希望媽媽能放過她,希望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能快點兒過去。可是,媽媽卻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和指責:“注意手的姿勢,坐直一點兒,這裡彈錯了,又錯了!怎麼不彈了?”貝貝停下來,言不發,她越發確定,自己真的很笨,無論怎麼努力都彈不好鋼琴。

當孩子的行為目的是自暴自棄時,家長的指責與催促會讓他更加消極、想逃避。像貝貝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無論是練琴、書法、繪畫,還是寫作業、體育運動、人際交往等,很多孩子就是非常篤定地相信自己做不好。

一個朋友跟我說起她兒子的書寫問題,因為孩子長期以來遭到老師和家長的否定,後來儘管嘗試了很多辦法,但孩子在書寫方面幾年來幾乎沒有進步。他從來不主動在作業本或卷子上寫名字,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字是全班最差的,就算不寫名字,老師一看他的字也知道是他的。

我中學時有個朋友,偏科特別嚴重,數學成績很差,我記得那時她常常跟我說:“我媽說我隨她,沒數學腦子,我一看到數學,腦子裡就一片空白。”我至今記得她做數學題時的樣子,呆坐在那裡,半個小時都寫不出一個字。

還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小時候本來很喜歡眺舞,有一次參加學校的表演,身為學校老師的媽媽看完表演後,笑話她笨笨的,跳得像只小鴨子。媽媽可能只是開個玩笑,她卻當真了。從此,她再也不參加學校的演出,覺得自己真的不是跳舞的料。

幾乎每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都跟老師或家長的打擊有關係。當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成人很喜歡輕而易舉地給孩子貼標籤:你就是這樣的,你在這方面隨我,你沒天賦,壓根兒就沒這方面的細胞,你先天笨拙,只能靠勤奮來補……這無疑讓孩子更加確定自己做不好。成人喜歡用懲罰、指責的方式去説明孩子改正錯誤,對此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說:“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得到這樣荒誕的想法,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必須先讓他感覺更糟糕。孩子感覺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自暴自棄的孩子,感覺是非常糟糕的,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或集體中的位置,覺得放棄才是唯一的出路。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真心地去愛這個孩子,不放棄孩子的成長。家長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力氣去訓練孩子,把任務分成細小步驟,簡化任務,讓孩子感受到哪怕一點點的成就感。表達對孩子能力的信任,關注孩子的優點,停止所有的批評,鼓勵哪怕一點點的積極努力,教給孩子有效的技能,示範給他怎麼做,但是不要代替孩子去做。

鼓勵是給予自暴自棄的孩子最為營養和有效的“良藥”。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失去信心的孩子,鼓勵會讓他重新恢復信心,激發興,幫助孩千威受到愛與價值感。

尋求關注、挑戰權力、報復、自暴自棄,這4個行為目的看上去是層層遞進的關係,但也可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同時發生。要清楚地分辨出孩子的行為目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只要家長願意改變,願意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你與孩子的關係就前進了一大步。

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如果孩子總是來打擾你,那是因為你和他的身體親密度不夠,他渴望你的觸碰;

如果孩子撒謊,那是因為你曾對他犯的錯誤反應過度;

如果孩子不夠自信,那是因為你給他的建議多於鼓勵;

如果孩子不會為自己堅持,那是因為你總是在公共場合訓斥他;

如果你什麼都給孩子買了,他還是去拿那些不屬於他的東西,那是因為你從來不讓他自己選擇想要的東西;

如果孩子表現很懦弱,那是因為你總是馬上給予他幫助;

如果孩子很愛嫉妒,那是因為你總是拿他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如果孩子很容易發怒,那是因為他只在做錯事時才得到關注

這首詩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所有問題的根源都在於家長自己。如果家長明白這一點,孩子的不當行為或許就會成為一個機會,讓你和孩子恢復良好的親子關係,讓你能夠真正地看見孩子、接納孩子、信任孩子。

正面管教工具:破解密碼

當孩子感受不到歸屬感與價值感時,他很可能做出一些不當行為。久而久之,他就形成用錯誤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信念——除非大人可以破解其中的密碼,去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到底是什麼。

改變信念,而不僅僅是孩子的行為!”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其實都有著某種信念。所以,他們總是試圖去改變孩子的行為。而事實上,當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改變後,他的行為自然就會停止。破解孩子行為的密碼,能夠説明家長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以及要想孩子改變這種信念他需要受到什麼樣的鼓舞。

本文講到了破解孩子行為密碼的幾條線索,除此之外,還有一張“不當行為目的表”(參見《正面管教》一書),當家長找到孩子的錯誤目的後,就能在表格中找到相應的對策。

破解孩子行為密碼的流程表:

◆描述孩子的一個不當行為;

◆確認你的感受,記住:感受僅僅是一個詞;寫下你的種或多種感受

◆描述針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你通常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進入孩子的世界,如果你是孩子,對於你所說的或所做的,你有什麼想法、感受與行為?

◆看錯誤目的表的第6欄,確認孩子的需要;

◆從錯誤目的表的最後一欄選出一個建議,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挑戰時,可以嘗試使用這個建議

◆記錄你所做的結果。如果這對於糾正行為不奏效,可能是因為你的孩子在做一個新的決定。堅持使用這張流程表,直到熟練起來,慢慢地你將成為一個洞察孩子行為的專家,並善於鼓勵孩子。

我把這張表格貼在家裡,當孩子發生挑戰行為的時候,我會走到它的面前,去尋找挑戰背後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會慢慢冷靜下來,而且會得到恰當的方法。當孩子產生不當行為的時候,透過行為的表面去找行為背後的原因,這是幫助父母找到正確應對方法的必經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