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丈夫没日没夜照顾痴呆妻子10多年,他说扛不住想自杀了


“我看不到其它出路, 我只能自殺, 這樣才可以擺脫她(妻子)。 ”鄧恩說道。

老話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 長期生病或臥病在床的人脾氣變得多疑與暴躁, 這讓照顧他的人除了要負擔經濟和照顧壓力, 還要“忍受”其精神凌遲。

據外媒7月12日報道, 美國70歲老人羅伯特·鄧恩獨自照顧癡呆癥妻子芭芭拉10余年, 孤立無援的困境讓鄧恩一度想自殺, 以此來擺脫妻子, 不用再對妻子負照顧責任。

2002年, 芭芭拉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癥, 驕傲讓這位老人對自己的病緘口不言, 她更是讓鄧恩發誓, 幫她保守這個“恥辱”的秘密,

其中包括他們唯一的、20歲的兒子。 這么一來, 芭芭拉的病就只能由鄧恩一人承擔與照顧。


兩人就這么艱難的度過了十年, 如果說芭芭拉日常的行動遲緩、健忘, 鄧恩還能接受, 盡管會有點累。

但隨著病情的加重, 芭芭拉開始變得多疑、暴躁, 她的古怪行為變成了精神錯亂。 她拒絕做精神鑒定, 覺得會毀了自己的顏面, 鄧恩也只能竭盡全力地幫她隱瞞。

也正是因為這樣, 鄧恩逐漸陷入了困境, 芭芭拉的情緒變化幾乎要了鄧恩的命, 更確切的說, 他差點自殺, 只為擺脫她。 “這聽起來很自私, 但我什么都想不到, 我只知道我要離開這個地方。 ”

對鄧恩來說, 芭芭拉曾許諾他一起乘船長途旅行, 但現在一切都成了泡沫,

他連家都出不了。 出去倒個垃圾, 芭芭拉都會覺得他在故意躲自己, 更別說出去約朋友下棋、遛鳥。


資料圖

鄧恩的外出、間斷性冷漠在芭芭拉眼里都變得很刺眼。 她養成了一個習慣, 白天將能搬的東西拿到自己房間, 半夜開始大發雷霆, 扔東西、砸墻。 有時更是會編出一些荒誕的故事, 用露骨的語言指責鄧恩背信棄義。

為了照顧妻子情緒, 鄧恩經常帶她出門看望好友, 但外人并不知道芭芭拉患病。 當她在公開場合給鄧恩難堪, 鄧恩不為所動時, 外人還以為鄧恩真的做了什么對不起妻子的事情, 這讓鄧恩有苦說不出。

“在某種程度上, 我很害怕她, 怕她不高興, 怕傷害她的尊嚴, 我每天被內疚、影射和選擇所支配。 ”鄧恩將兩人的關系形容成“囚犯在管理精神病院”。


資料圖

因為鄧恩的“愛” , 兩人從來沒有發生正面沖突, 但情緒總會有爆發的一天。 “自殺計劃”前一晚, 芭芭拉凌晨2點被驚醒, 開始在房間里亂扔東西。 鄧恩試圖將藥遞給妻子, 但被打翻了。

不知為何, 鄧恩將放在一旁的水直接潑向了芭芭拉, 隨后, 羞愧和悔恨籠罩著他。 “她很震驚我這么做, 我們從未有過沖突, 可見我當時是多么瘋狂和沮喪。 ”那一刻, 鄧恩想到了“死”。

“我有一艘船, 里面有少量氧氣, 還有兩節電池, 我可以把自己的腳綁在船上, 然后跳下水, 等氧氣吸完我就可以解脫了。 ”鄧恩徹夜未眠思考著自殺計劃。


資料圖

第二天一早, 鄧恩揮手告別了妻子, 計劃背棄當初的“無論生老病死, 都愿意呵護她、照顧她”的誓言。

跳下水的剎那, 鄧恩回想起, 早上出門時, 妻子看起來是那么渺小、那么可憐與無助。

整場“自殺”以失敗告終, 鄧恩活了下來, 但整個計劃暴露了, 鄧恩當晚就將妻子送到了醫院接受治療。

第二天, 當他抱著鮮花和報紙出現在病房時, 芭芭拉又開始歇斯底里起來, 他拼命地抱住她但無濟于事, 這一舉動引起了醫生的注意。


資料圖

醫生瞬間明白了所有, 他建議鄧恩啟用《貝克法》(當精神病人威脅到照顧人人身安全時, 精神鑒定專家可以強制對其進行精神評估以及監管)。

“我一直強撐著, 從沒想過用貝克法, 我一直在保守這個秘密, 可是我拉不動這根繩子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只有專業的人才可以幫她。

”就這樣, 芭芭拉住進了醫院開始接受精神治療。

但鄧恩還是每天去看她, 乞求她的原諒。 “她恨我, 覺得我背叛了她, 我永遠不會忘記, 她死的時候覺得我是個壞人。 ”

對于鄧恩來說, 他做了一個選擇, 是救自己還是救妻子, 他, 選擇了自己。 “我從來不敢說自己做過這個選擇, 但現在不會了, 我是人, 沒有什么好羞愧的。 ”


資料圖

為了幫助和他一樣身處困境的人, 鄧恩加入了神經挑戰基金會。 現在, 他和一個有同樣遭遇的女子西拉訂婚了, 西拉曾收養了一個腦癌孩子, 從2歲到26歲, 她一直在照顧他。

鄧恩表示, 由于他的無知和愚蠢, 導致自己的孤立無援, 甚至有自殺傾向。 如果當時有人幫助他, 一切就不會發生。 “你必須意識到是別人生病了, 而不是你,你需要為了自己和愛的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鄧恩的故事雖然令人震驚,但在當代社會中相當普遍。在美國,每年有4400萬人家中有長期需要照料或慢性病的老年家庭成員,其中有1500萬人家中有癡呆癥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有70%的人患上抑郁,甚至有1/4的人考慮過自殺,擺脫一切。

根據美國家庭照顧者聯盟的數據顯示,在66歲-96歲的老人中,老伴患有慢性病或需長期照料的老人,死亡率比正常老人死亡率高出63%,他們患癌癥和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也更高。

在中國,時常有人將老人比作小孩,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都喜歡吸引家人的注意力,希望家人都圍著自己轉。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開始懷疑自己是拖累,尤其是臥病在床需要人照料。這時,家人的一個眼神,他們可能都會拆解成自己不受歡迎,不應該活著的想法。因此,照顧這些老人除了日常照顧外,心理輔導是必要的。

而不是你,你需要為了自己和愛的人,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鄧恩的故事雖然令人震驚,但在當代社會中相當普遍。在美國,每年有4400萬人家中有長期需要照料或慢性病的老年家庭成員,其中有1500萬人家中有癡呆癥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有70%的人患上抑郁,甚至有1/4的人考慮過自殺,擺脫一切。

根據美國家庭照顧者聯盟的數據顯示,在66歲-96歲的老人中,老伴患有慢性病或需長期照料的老人,死亡率比正常老人死亡率高出63%,他們患癌癥和免疫系統疾病的風險也更高。

在中國,時常有人將老人比作小孩,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都喜歡吸引家人的注意力,希望家人都圍著自己轉。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開始懷疑自己是拖累,尤其是臥病在床需要人照料。這時,家人的一個眼神,他們可能都會拆解成自己不受歡迎,不應該活著的想法。因此,照顧這些老人除了日常照顧外,心理輔導是必要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