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厉害了!重庆70岁老大爷创业种55亩玫瑰 月入3万

重報移動傳媒7月14日訊 (記者 徐文娟)70歲的劉學福老人摘玫瑰花時從不戴手套, 成千上萬枝玫瑰, 他都徒手摘下。 旁人問刺著不痛嗎?他笑著擺頭說, 不怕。 在老人奔波勞碌的數十年光陰里, 苦難就好比這玫瑰上的刺一般, 雖如針扎, 令人生畏, 但他卻絲毫不怯, 抗爭到底。

“老劉, 我要紅玫瑰一百枝!”“好勒!馬上就去地里給你摘。 ”自從劉學福老人的玫瑰莊園開園后, 人氣在本地當地越來越旺, 每天都會接到幾十通訂花電話。 “我看好這個市場, 也看好自己的事業。 ”劉學福信誓旦旦地說。 劉學福, 今年70歲, 重慶市石柱縣人下路街道上進村人,

2017年3月11日, 劉學福跟老伴樊紹蘭在基地栽下了第一株玫瑰花苗, 一年過去了, 這片曾經被荒蕪廢棄的蔬菜大棚, 如今已煥然一新, 生機盎然, 香氣四溢。

與貧窮抗爭:鄉下補鞋湊路費到上海買相機自學攝影

劉學福從小就不服輸, 就像他現在不服老要“闖業”一樣。 1948年2月16日, 劉學福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出生, 家里只有他一個孩子, 七八歲的時候, 母親早逝。 上完小學畢業, 家里再無力承擔劉學福的學費, 年幼的他輟學在家, 做農活, 打雜, 任何苦力活只要能掙到錢, 劉學福都愿意去做。

1976年, 全國各地都很流行拍照。 20來歲的劉學福覺得, 攝影或許能改變家庭經濟情況。 為了掙錢, 他一邊補鞋一邊籌劃著如何買到相機。

鄉下很閉塞, 相機在那個年代只有上海那些發達城市才有。 “為了能買到相機, 吃了不少苦頭, 一人兼職很多副業, 補鞋啊倒賣機器啊, 省吃儉用的錢全攢下來去買相機, 但沒想到這條路比我想象中艱難得多。 ”劉學福說。 為了買到心儀的膠片機, 他跑遍上海武漢。 可惜去了幾次都沒貨, 一直到第四次前往上海才買到。

“當時心里就有一股勁, 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買到這個相機。 ”劉學福說。 對他而言, 去一次花費的路費十分高昂, 沒買到, 就意味著又要重新開始。 “幸好第四次沒有讓我失望。 ”劉學福笑著說。 拿到了相機, 就開始了漫長的攝影之路。 零基礎的劉學福通過自學, 找到了拍照的訣竅, 也通過自己不斷摸索的技術,

七毛錢一張的照片, 他從從重慶拍到西藏, 從新疆拍到東北, 從昆侖山拍到唐古拉山……幾乎走遍了中國各大城市。

“我現在腿上還有當時爬山摔倒落下的疤痕。 ”劉學福擼起褲腿, 喃喃說道。

兒女不支持創業 他獨身一人前往昆明學習20多天

20多年的攝影生涯, 20多年走南闖北的社會閱歷, 鍛造了劉學福開闊的眼界, 吃苦耐勞的精神。 1997年, 他帶著相機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 一邊搞孵化技術, 一邊開始給2個兒子修樓房籌辦婚禮。

“我就是自己動腦筋, 搞雞蛋鵝蛋孵化, 沒有電, 我想出法子整, 一樣高產。 ”原來, 劉學福自創了一個恒溫環境 , 利用流動水流、自然循環、塑料管子、煤油燈等輔助工具, 自創了熱水循環, 保證雞蛋有31攝氏度的恒溫孵化環境。

憑著這些手藝, 劉學福陸續扶持了幾個子女成家立業。

2001年, 為了還修房留下的債務, 劉學福跟著老伴樊紹蘭前往浙江打工, 學習做綠化苗木的栽培。 學成歸來后, 2012年, 兩人進軍事業第一步, 開了綠化苗木的廠子。 一直到2017年3月, 劉學福前往云南昆明考察綠化苗木時, 看到了花卉市場前景, 尤其是玫瑰花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家鄉發展花卉種植業在少數, 大量的花卉都是進口自云南, 我當時就想, 這個事情我可以試一試!”劉學福說。 說干就干, 劉學福從云南回到重慶后, 就立刻開始找場地。


劉學福和老伴樊紹蘭

剛到家, 劉學福就將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家人, 沒想到, 兒女全部都不支持。 “他們覺得我老了嘛, 70歲的人了, 創業該是年輕人的事,

說我是瞎折騰。 ”劉學福嘆氣說, 當時自己找到了一個廢棄的蔬菜大棚的場子, 讓兒子開車載著自己去看場地, 到了這個大棚場子的時候, 自己心里還比較滿意。 但是兒子還是勸自己不要想這個事情, 兩人發生了一些言論上的沖突。 “他不理解我, 就慪氣直接開車走了, 我一個人在這山里慢慢走出去的。 ”劉學福說, 自己的堅持讓兒子覺得不可理喻, 兒子開車走后, 他一人回的家, 走了足足將近2小時山路。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敢做, 我認定了的, 我一定要做。 ”劉學福說。 即便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他依然要去試一試。 反復考察后, 劉學福決定, 將那塊55畝面積的廢棄蔬菜大棚拿下, 種植玫瑰。 “因為沒有人支持我, 除了我老伴最后被我給說服了, 支持我。我兒女他們都不支持我。”一個人去簽了用地合同,一個人坐車前往昆明學習玫瑰栽種技術20余天,劉學福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完全不像一個老人,更像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55畝地68個大棚一人操辦 為護花蹲棚里吃饅頭數月

55畝地68個大棚,劉學福將自己攢了一輩子的錢全部搭了進去,總投資達二十余萬。“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做,花苗也是我自己去昆明找人幫忙拉了一車回來。”劉學福說。

拉回花苗后,為了好好照料這些花苗,劉學福吃睡都在大棚里,買上幾個饅頭可以吃一天。“饅頭抗餓,簡單湊合。”劉學福憨笑著說。生活雖然艱苦,但為了他的這些花苗,劉學福說了兩個字,值得。

除了自己寸步不移地盯著外,劉學福還惡補了很多種植玫瑰的知識。“我買了好多專業的碟片看,反復的看,自己記筆記。反正不懂的我就去查資料。”劉學福說。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的,這些花苗也在這片沃土扎了根。

1朵花賣1塊錢積攢人氣 月入三萬供不應求

“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采訪才進行到一半,劉學福的手機鈴聲就響了起來。劉學福轉頭笑著說,你看,買花的回頭客找來了。這首火遍社交網絡的歌曲《我們不一樣》,在此時卻是十分應景。

“做,我就要做第一。”劉學福說,石柱縣種植玫瑰花的人寥寥無幾,而他的目標就是把自己付出心血栽種的花打出品牌來,“買玫瑰不一定要上昆明,家門口就可以買到鮮花!”沖著這份心愿和信念,他的花不賣高價,只賣1塊錢。而這個價錢低于市場價6倍之上。

玫瑰花莊園現如今一天的收入可達1000多元,月收入在3萬元左右。“現在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辛苦沒白費!”劉學福抱起剛剛摘下的鮮花,瘦弱的脊背在烈日下顯得更加堅韌。

支持我。我兒女他們都不支持我。”一個人去簽了用地合同,一個人坐車前往昆明學習玫瑰栽種技術20余天,劉學福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完全不像一個老人,更像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55畝地68個大棚一人操辦 為護花蹲棚里吃饅頭數月

55畝地68個大棚,劉學福將自己攢了一輩子的錢全部搭了進去,總投資達二十余萬。“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我一個人做,花苗也是我自己去昆明找人幫忙拉了一車回來。”劉學福說。

拉回花苗后,為了好好照料這些花苗,劉學福吃睡都在大棚里,買上幾個饅頭可以吃一天。“饅頭抗餓,簡單湊合。”劉學福憨笑著說。生活雖然艱苦,但為了他的這些花苗,劉學福說了兩個字,值得。

除了自己寸步不移地盯著外,劉學福還惡補了很多種植玫瑰的知識。“我買了好多專業的碟片看,反復的看,自己記筆記。反正不懂的我就去查資料。”劉學福說。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的,這些花苗也在這片沃土扎了根。

1朵花賣1塊錢積攢人氣 月入三萬供不應求

“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采訪才進行到一半,劉學福的手機鈴聲就響了起來。劉學福轉頭笑著說,你看,買花的回頭客找來了。這首火遍社交網絡的歌曲《我們不一樣》,在此時卻是十分應景。

“做,我就要做第一。”劉學福說,石柱縣種植玫瑰花的人寥寥無幾,而他的目標就是把自己付出心血栽種的花打出品牌來,“買玫瑰不一定要上昆明,家門口就可以買到鮮花!”沖著這份心愿和信念,他的花不賣高價,只賣1塊錢。而這個價錢低于市場價6倍之上。

玫瑰花莊園現如今一天的收入可達1000多元,月收入在3萬元左右。“現在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辛苦沒白費!”劉學福抱起剛剛摘下的鮮花,瘦弱的脊背在烈日下顯得更加堅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