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無騷亂不德比,伊斯坦布爾的“三國演義”

沒有任何意外, 本賽季費內巴切與貝西克塔斯的土耳其杯半決賽, 最終演變成一場騷亂。 比賽只進行了不到60分鐘即告中止, 漫天雜物飄灑之下老帥居內什不幸中招, 頭部受傷緊急送醫。 一周後, “受害者”貝西克塔斯拒絕了足協提出的“閉門補賽”方案。 以火爆和激情聞名“伊斯坦布爾德比”再一次以“非足球”的方式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而如此“激情”的德比對手, 竟然有“三對”。 加拉塔薩雷、費內巴切與貝西克塔斯之間的“三角恩怨”, 總是演繹出精彩大戲。

親不親, 階級分?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660年前後,

那時候的中國正處在戰國時期。 跨過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的足跡, 今天的伊斯坦布爾依稀還能看到古希臘、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片片剪影。 像很多“超級城市”一樣, 伊斯坦布爾也擁有多支歷史悠久的頂級足球俱樂部, 2017-2018賽季土超聯賽18支球隊中, 便有多達5支來自這裡。 在“足球名城”的比拼中, 或許只有倫敦和布宜諾賽勒斯的底蘊可以相提並論。 其中, 加拉塔薩雷、費內巴切和貝西克塔斯三強, 合計贏得過54次土耳其頂級聯賽冠軍, 過往百年裡逐漸對土耳其足球形成了壟斷。 有限的“地盤”竟然要“供給”三支如此強大的球隊, 德比氛圍由此而生。 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連接著黑海與地中海, 成為亞洲與歐洲的分水嶺,
它穿伊斯坦布爾而過, 也將費內巴切、貝西克塔斯和加拉塔薩雷的“勢力範圍”分隔開來。 與此同時, 深深的鴻溝, 同樣存在于球迷心中。

博斯普魯斯海峽不但分隔開了歐洲與亞洲, 也“創造出”三支涇渭分明的球隊

加拉塔薩雷的建立源自幾名加拉塔薩雷高中校友, 以阿裡-薩米-揚為代表的“洋務派”, 本著“足球興國”的信念, 毅然投身其中。 說起加拉塔薩雷高中, 可謂鼎鼎大名, 它是土耳其國內歷史第二悠久的學校, 曾經只有皇室和高官子弟才有資格入學, 在奧斯曼時代幾乎可以作為登上仕途的“必由之路”。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加拉塔薩雷, 自然而然的被視作貴族階級和精英階級的代表。

加拉塔薩雷俱樂部創始人阿裡-薩米-揚

與加拉塔薩雷類似, 費內巴切的成立也是受到了那些在土耳其進行“足球活動”的英國家庭影響。 在新興企業的幫助下, 秘密開展起來, 也因此得到了不少中產階級的擁護。 曾幾何時, 費內巴切在國內的地位甚至壓過加拉塔薩雷, 蓋因他們擁有一位特殊球迷——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 土耳其之父, 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 這個親手埋葬奧斯曼帝國600餘年封建統治的男人, 在執政期間施行了一系列改革, 使土耳其成為世俗國家, 而費內巴切的開放、勤奮與雄心勃勃, 恰恰就是凱末爾心中國家應有的樣子。 凱末爾對費內巴切的熱愛可算得上毫無顧忌, 他曾祝福球隊“永遠能取得勝利”, 還在俱樂部重修辦公大樓時帶頭捐款,

並前往球場參觀。 政治人物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性無論何時都是政壇大忌, 但凱末爾似乎不以為意。 據傳說在戰爭期間, 凱末爾的軍隊正是利用了費內巴切位於海岸沿線的俱樂部設施和建築進行武器轉運。 相較之下, 貝西克塔斯的出身稍顯平凡, 他們的主要成員大多是一戰和巴爾幹戰爭中的倖存者, 也得到了最廣大的工人階級的同情和支持。

凱末爾拜訪費內巴切時拍下的照片, 迄今仍是俱樂部的珍寶

土耳其三強代表著不同的地域與階級, 一旦明確了信仰, 他們總會用盡一切來表達自己的熱愛, 以及與對手之間的勢不兩立。 正因如此, 土耳其德比從不缺少火爆元素, 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

伊斯坦布爾德比,

球員們似乎不是主角

無衝突, 不德比?

“我們並肩戰鬥, 我們有同樣的名字和同樣的顏色, 我們要打敗所有外國球隊。 ”從阿裡-薩米-揚的話中不難看中, 百年前建立加拉塔薩雷的目的是效仿英國人, 開創土耳其足球的時代, 更重要的是在國家與國家的比拼中彰顯實力。 然而時過境遷, 今天土耳其三強早就沒有了逐鹿歐洲的底氣, 傳說中的可怕之處只停留在“殺人”的地獄主場, 反倒是“窩裡橫”愈演愈烈。 三強之間的對抗, 儼然超越了競技體育的範疇, 變成了一座城市的標籤。

伊斯坦布爾德比, “一種迴圈”

貝西克塔斯與費內巴切“火爆德比”近年來頻繁上演, 本賽季初, 兩隊在聯賽上的交鋒就已經定下基調, 雙方球員“以身作則”, 場上兇狠動作頻出,當值主裁一共出示了12張黃牌、5張紅牌並且判罰了兩個點球,忙活了半天也沒能控制住局面。三強中,貝西克塔斯雖然過往榮譽比不上另外兩隊,但他們的球迷卻不遑多讓。

2013年9月的那場與加拉塔薩雷的“火星撞地球”,當補時階段“雄獅”中場梅洛吃到紅牌,主場的“黑鷹”球迷借題發揮,數百人沖入球場追打加拉塔薩雷球員,主裁判立即吹停比賽,嚴陣以許久的防暴員警費了好一番力氣才阻止了局勢的惡化。貝加兩隊衝突不斷,貝西克塔斯球迷一度被禁止前往加拉塔薩雷主場五年。2017年初禁令解除,貝西克塔斯球迷集體黑衣出現在客隊看臺上,一向以“地獄”著稱的阿裡-薩米-揚球場的氣氛儼然死神降臨一般。

貝西克塔斯球迷在加拉塔薩雷的地盤氣勢不輸

土超三強的對話仿佛三國爭霸,不過與魏蜀吳的“勾心鬥角”、“分分合合”不同,土耳其人之間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對抗,絕不存在拉攏與聯合。當然,貝西克塔斯的分量比起另外兩家顯然稍遜一籌,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的對抗才是足球運動德比戰的巔峰。兩支球隊自成立之初便開始不斷對抗,早在1934年,加拉塔薩雷和費內巴切曾爆發了彼此之間有史以來第一次衝突,爭吵最終導致比賽取消。德比的意義和激烈程度通過百年來的不斷積累,逐漸形成今天的樣子。

近百年來,費內巴切(豎條衫)與加拉塔薩雷的對抗從來都不太平

格雷姆-索內斯在英格蘭足壇算得上鼎鼎大名的硬漢,這位小鬍子球員球風極具侵略性,彪悍異常,職業生涯首秀就吃到紅牌,他的雙腳飛鏟直接引發了兩支球隊的毆鬥,被對手送上“毫無人道的畜牲”的評價,效力布萊克本時又在訓練場將隊友鏟成重傷。如此“混不吝”的人物竟然也對伊斯坦布爾德比聞之喪膽,足見土耳其人的瘋狂。“那是我幹過的一件傻事”,令索內斯感到後怕的不是別的,正是那場舉世震驚的德比戰。加拉塔薩雷贏球奪冠,時任主帥索內斯興奮異常,他扯過一面象徵球隊顏色的紅黃旗幟插到了死敵主場中央,這不啻於親手點燃了炸藥桶的引線。

就憑這一下,索內斯成為加拉塔薩雷球迷心中的英雄。時至今日,索內斯的壯舉仍會出現在加拉塔薩雷球迷的tifo中

座椅和煙花伴隨著滿天的謾駡聲猶如雨點般砸向場內,費內巴切球迷的怒火達到了空前高度,已經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打算親自“下場”。索內斯的瘋狂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費內巴切俱樂部主席海達爾(Ali Haydar Sen)此前曾把心臟搭橋手術後的蘇格蘭人叫做“殘廢”,此舉正為報復對手。嚇壞了的索內斯最終在警方的密切保護下“逃出生天”,畢竟英格蘭的“大風大浪”不過是“fxxk”、“XX養的”、中指外加上幾面橫幅,跟土耳其球場的所見所聞相比,簡直就是“幼稚園”級別。索內斯的“英雄行為”使他成為加拉塔薩雷球迷心中的傳奇,但俱樂部卻在幾周後給功勳卓著的蘇格蘭人送上一紙解聘書,土耳其足協則對其“不正當行為”予以嚴詞警告。另一方面,在費內巴切擁躉心中,索內斯的名字成了“骯髒”的代名詞。

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的比賽,頗有些好萊塢大片的感覺

索內斯的遭遇無疑是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敵對狀態的一個縮影,不過說起兩支俱樂部之間的仇恨,雷維沃(Haim Revivo)的體會似乎比蘇格蘭人更甚。作為第一個登陸西甲聯賽的以色列球員,雷維沃在2000年轉投費內巴切,幾年時間裡為“金絲雀”立下不少功勞,出場的68場比賽中打進30粒進球,幫助球隊拿到了聯賽冠軍,成為不少球迷的最愛。不過隨著主力位置不保,雷維沃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因愛生恨之下,選擇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披上加拉塔薩雷球衣。費內巴切球迷對叛徒行徑感到異常憤怒,他們開始用各種方式“報復”這位元曾經的英雄。有一次,雷維沃生病住院,“金絲雀”的球迷們聞訊蜂擁而至,在病房外、院子裡打著寫滿了辱駡詞彙的旗幟。巨大壓力下,以色列人還沒來得及品味“復仇”的快感就陷入另一場困境,只在“雄獅”踢了半個賽季便灰頭土臉“逃回”祖國。

拿起加拉塔薩雷球衣的一刻,雷維沃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球迷怒,誰之過?

伊斯坦布爾德比也被稱為“洲際德比”,似乎比那些著名的“國家德比”更進一步,在其中球迷的“貢獻”不可或缺。然而,倘若只讓三強“背鍋”或許又有失偏頗,他們代表的只不過是土耳其球迷最普通的日常。

惹怒了球迷,連自家球場也毫不猶豫的燒起來

土耳其球迷的肆無忌憚世界聞名,然而在名望方面似乎不及英法意德“足球流氓”、俄羅斯“戰鬥球迷”以及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為代表的巴爾幹半島“火藥桶球迷”,造成這種情況恐怕還要歸咎於其國家隊和俱樂部多年來在洲際大賽罕有“表現機會”。不過這並不能讓土耳其球迷閑下來,他們總會抓緊一切機會“展示肌肉”。前有里茲球迷在伊斯坦布爾被刺身亡,後有里昂和多特蒙德球迷在場內場外被追打,加拉塔薩雷球迷跑去羅馬城投擲自製燃燒彈。就算土耳其隊沒能闖入2018年世界盃正賽,也無法阻擋“足球流氓”的腳步,在兩國緊張的政治關係以及世仇影響下,他們揚言要聯合英格蘭球迷“揍遍”俄羅斯,反倒是普京豁達宣佈各國球迷都能在世界盃期間免簽入境,大有“不怕死就儘管來”的意味。

土耳其足球比賽裡,員警才是主角

事實上,火爆的球場氛圍與不再單純的球迷文化已然成為限制土耳其足球發展的桎梏。根據OPTA資料顯示,韓日世界盃上,“突厥鐵騎”的一鳴驚人為聯賽注入強心劑,2002年至2004年間,土超上座率可達1.7萬人上下,隨後,這一資料卻斷崖式下降,直到2014-2015賽季跌至穀底,場均尚不到8000人觀戰。要知道,同一時期(2014年)中超聯賽的上座率為1.8萬人。屢禁不絕的暴力事件導致更多喜愛足球的純粹球迷遠離了球場,俱樂部方面也在積極行動,比如貝西克塔斯為防止本隊的極端球迷組織“Carsi”鬧事,做客萊比錫的歐聯杯前便主動放棄客隊看臺。土耳其足協卻“飲鴆止渴”,出臺規定每名球迷只能購買一支球隊的門票,這無疑更加助長了“足球流氓”的氣焰,使他們將關注點聚焦在場外,鬧起事來也更有針對性。

如此混亂的情景,確實會嚇跑不少“真球迷”,畢竟海瑟爾慘案殷鑒不遠

其實,土耳其完全可以算得上體育大國,除了足球外,籃球、排球等大球以及摔跤、舉重等重競技體育項目也是一樣不落,具備高昂的體育熱情和傳統。然而,作為人口1400萬,年GDP超3000億美元的國際大都市,伊斯坦布爾從1993年起五次申辦夏季奧運會,卻屢戰屢敗。基建不足、存在地緣政治風險等表面原因之外,絕大多數領土在亞洲,卻以歐洲國家自居的現狀,導致土耳其無法獲得穩定票倉,才是“罪魁禍首”。地處不同文明的交匯點,卻始終四面不討好,毫無疑問是土耳其的真實寫照,投射到普通人的心裡,就變成了急需找到存在感,甚至不惜採取極端方法,再加上廣受突厥文化影響,訴諸暴力成為自然而然的通路。土耳其足球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變得異常火爆,相應的也被寄予太多本不屬於自己的附加意義,只是這種看起來很熱鬧的“大環境”,又真的能對土耳其足球帶來多少正向影響?俱樂部方面,多年來眾多資本不顧成本砸錢引援,營造出聯賽欣欣向榮的表像,然而自韓日世界盃爆冷奪得季軍後,土耳其足球便罕有亮點,連續缺席此後的4屆世界盃正賽;歐洲杯方面,除了2008年的“迴光返照”外,也只不過在兩年前靠著賽事擴軍躋身24強。圖蘭、沙欣等近十年來被寄予厚望的土耳其球星,又何曾滿足過外界對“星月軍團”的期望。

土耳其足球不應該只有“熱鬧”

伊斯坦布爾德比的背後,掩藏更多的卻是空虛與落寞,激烈火爆與高水準競爭從來也不能簡單的劃上等號。所幸在我們這些“愛看熱鬧”的局外人看來,還真的是越亂越精彩吧。

仰臥撐獨家懂球帝稿件

場上兇狠動作頻出,當值主裁一共出示了12張黃牌、5張紅牌並且判罰了兩個點球,忙活了半天也沒能控制住局面。三強中,貝西克塔斯雖然過往榮譽比不上另外兩隊,但他們的球迷卻不遑多讓。

2013年9月的那場與加拉塔薩雷的“火星撞地球”,當補時階段“雄獅”中場梅洛吃到紅牌,主場的“黑鷹”球迷借題發揮,數百人沖入球場追打加拉塔薩雷球員,主裁判立即吹停比賽,嚴陣以許久的防暴員警費了好一番力氣才阻止了局勢的惡化。貝加兩隊衝突不斷,貝西克塔斯球迷一度被禁止前往加拉塔薩雷主場五年。2017年初禁令解除,貝西克塔斯球迷集體黑衣出現在客隊看臺上,一向以“地獄”著稱的阿裡-薩米-揚球場的氣氛儼然死神降臨一般。

貝西克塔斯球迷在加拉塔薩雷的地盤氣勢不輸

土超三強的對話仿佛三國爭霸,不過與魏蜀吳的“勾心鬥角”、“分分合合”不同,土耳其人之間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對抗,絕不存在拉攏與聯合。當然,貝西克塔斯的分量比起另外兩家顯然稍遜一籌,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的對抗才是足球運動德比戰的巔峰。兩支球隊自成立之初便開始不斷對抗,早在1934年,加拉塔薩雷和費內巴切曾爆發了彼此之間有史以來第一次衝突,爭吵最終導致比賽取消。德比的意義和激烈程度通過百年來的不斷積累,逐漸形成今天的樣子。

近百年來,費內巴切(豎條衫)與加拉塔薩雷的對抗從來都不太平

格雷姆-索內斯在英格蘭足壇算得上鼎鼎大名的硬漢,這位小鬍子球員球風極具侵略性,彪悍異常,職業生涯首秀就吃到紅牌,他的雙腳飛鏟直接引發了兩支球隊的毆鬥,被對手送上“毫無人道的畜牲”的評價,效力布萊克本時又在訓練場將隊友鏟成重傷。如此“混不吝”的人物竟然也對伊斯坦布爾德比聞之喪膽,足見土耳其人的瘋狂。“那是我幹過的一件傻事”,令索內斯感到後怕的不是別的,正是那場舉世震驚的德比戰。加拉塔薩雷贏球奪冠,時任主帥索內斯興奮異常,他扯過一面象徵球隊顏色的紅黃旗幟插到了死敵主場中央,這不啻於親手點燃了炸藥桶的引線。

就憑這一下,索內斯成為加拉塔薩雷球迷心中的英雄。時至今日,索內斯的壯舉仍會出現在加拉塔薩雷球迷的tifo中

座椅和煙花伴隨著滿天的謾駡聲猶如雨點般砸向場內,費內巴切球迷的怒火達到了空前高度,已經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打算親自“下場”。索內斯的瘋狂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費內巴切俱樂部主席海達爾(Ali Haydar Sen)此前曾把心臟搭橋手術後的蘇格蘭人叫做“殘廢”,此舉正為報復對手。嚇壞了的索內斯最終在警方的密切保護下“逃出生天”,畢竟英格蘭的“大風大浪”不過是“fxxk”、“XX養的”、中指外加上幾面橫幅,跟土耳其球場的所見所聞相比,簡直就是“幼稚園”級別。索內斯的“英雄行為”使他成為加拉塔薩雷球迷心中的傳奇,但俱樂部卻在幾周後給功勳卓著的蘇格蘭人送上一紙解聘書,土耳其足協則對其“不正當行為”予以嚴詞警告。另一方面,在費內巴切擁躉心中,索內斯的名字成了“骯髒”的代名詞。

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的比賽,頗有些好萊塢大片的感覺

索內斯的遭遇無疑是加拉塔薩雷與費內巴切敵對狀態的一個縮影,不過說起兩支俱樂部之間的仇恨,雷維沃(Haim Revivo)的體會似乎比蘇格蘭人更甚。作為第一個登陸西甲聯賽的以色列球員,雷維沃在2000年轉投費內巴切,幾年時間裡為“金絲雀”立下不少功勞,出場的68場比賽中打進30粒進球,幫助球隊拿到了聯賽冠軍,成為不少球迷的最愛。不過隨著主力位置不保,雷維沃的心理防線逐漸崩潰,因愛生恨之下,選擇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披上加拉塔薩雷球衣。費內巴切球迷對叛徒行徑感到異常憤怒,他們開始用各種方式“報復”這位元曾經的英雄。有一次,雷維沃生病住院,“金絲雀”的球迷們聞訊蜂擁而至,在病房外、院子裡打著寫滿了辱駡詞彙的旗幟。巨大壓力下,以色列人還沒來得及品味“復仇”的快感就陷入另一場困境,只在“雄獅”踢了半個賽季便灰頭土臉“逃回”祖國。

拿起加拉塔薩雷球衣的一刻,雷維沃就已經沒有了退路

球迷怒,誰之過?

伊斯坦布爾德比也被稱為“洲際德比”,似乎比那些著名的“國家德比”更進一步,在其中球迷的“貢獻”不可或缺。然而,倘若只讓三強“背鍋”或許又有失偏頗,他們代表的只不過是土耳其球迷最普通的日常。

惹怒了球迷,連自家球場也毫不猶豫的燒起來

土耳其球迷的肆無忌憚世界聞名,然而在名望方面似乎不及英法意德“足球流氓”、俄羅斯“戰鬥球迷”以及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為代表的巴爾幹半島“火藥桶球迷”,造成這種情況恐怕還要歸咎於其國家隊和俱樂部多年來在洲際大賽罕有“表現機會”。不過這並不能讓土耳其球迷閑下來,他們總會抓緊一切機會“展示肌肉”。前有里茲球迷在伊斯坦布爾被刺身亡,後有里昂和多特蒙德球迷在場內場外被追打,加拉塔薩雷球迷跑去羅馬城投擲自製燃燒彈。就算土耳其隊沒能闖入2018年世界盃正賽,也無法阻擋“足球流氓”的腳步,在兩國緊張的政治關係以及世仇影響下,他們揚言要聯合英格蘭球迷“揍遍”俄羅斯,反倒是普京豁達宣佈各國球迷都能在世界盃期間免簽入境,大有“不怕死就儘管來”的意味。

土耳其足球比賽裡,員警才是主角

事實上,火爆的球場氛圍與不再單純的球迷文化已然成為限制土耳其足球發展的桎梏。根據OPTA資料顯示,韓日世界盃上,“突厥鐵騎”的一鳴驚人為聯賽注入強心劑,2002年至2004年間,土超上座率可達1.7萬人上下,隨後,這一資料卻斷崖式下降,直到2014-2015賽季跌至穀底,場均尚不到8000人觀戰。要知道,同一時期(2014年)中超聯賽的上座率為1.8萬人。屢禁不絕的暴力事件導致更多喜愛足球的純粹球迷遠離了球場,俱樂部方面也在積極行動,比如貝西克塔斯為防止本隊的極端球迷組織“Carsi”鬧事,做客萊比錫的歐聯杯前便主動放棄客隊看臺。土耳其足協卻“飲鴆止渴”,出臺規定每名球迷只能購買一支球隊的門票,這無疑更加助長了“足球流氓”的氣焰,使他們將關注點聚焦在場外,鬧起事來也更有針對性。

如此混亂的情景,確實會嚇跑不少“真球迷”,畢竟海瑟爾慘案殷鑒不遠

其實,土耳其完全可以算得上體育大國,除了足球外,籃球、排球等大球以及摔跤、舉重等重競技體育項目也是一樣不落,具備高昂的體育熱情和傳統。然而,作為人口1400萬,年GDP超3000億美元的國際大都市,伊斯坦布爾從1993年起五次申辦夏季奧運會,卻屢戰屢敗。基建不足、存在地緣政治風險等表面原因之外,絕大多數領土在亞洲,卻以歐洲國家自居的現狀,導致土耳其無法獲得穩定票倉,才是“罪魁禍首”。地處不同文明的交匯點,卻始終四面不討好,毫無疑問是土耳其的真實寫照,投射到普通人的心裡,就變成了急需找到存在感,甚至不惜採取極端方法,再加上廣受突厥文化影響,訴諸暴力成為自然而然的通路。土耳其足球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變得異常火爆,相應的也被寄予太多本不屬於自己的附加意義,只是這種看起來很熱鬧的“大環境”,又真的能對土耳其足球帶來多少正向影響?俱樂部方面,多年來眾多資本不顧成本砸錢引援,營造出聯賽欣欣向榮的表像,然而自韓日世界盃爆冷奪得季軍後,土耳其足球便罕有亮點,連續缺席此後的4屆世界盃正賽;歐洲杯方面,除了2008年的“迴光返照”外,也只不過在兩年前靠著賽事擴軍躋身24強。圖蘭、沙欣等近十年來被寄予厚望的土耳其球星,又何曾滿足過外界對“星月軍團”的期望。

土耳其足球不應該只有“熱鬧”

伊斯坦布爾德比的背後,掩藏更多的卻是空虛與落寞,激烈火爆與高水準競爭從來也不能簡單的劃上等號。所幸在我們這些“愛看熱鬧”的局外人看來,還真的是越亂越精彩吧。

仰臥撐獨家懂球帝稿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