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再見!SIM卡

來源:騰訊深網(ID:qqshenwang)

作者:郭曉峰

編輯:高宇雷

5月25日, 中國移動對外發佈了國內首款eSIM晶片C417M, 可提供“晶片+eSIM+連接服務”。 3月, 中國聯通率先在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鄭州、長沙這6個城市推廣eSIM卡。 有細心的用戶還發現, 中國電信手機營業廳也開通了eSIM通訊服務。

究竟什麼是eSIM?eSIM卡, 即Embedded-SIM, 嵌入式SIM卡。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晶片上, 而不是作為獨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設備中, 使用者無需插入物理SIM卡。

簡單而言, 以手機為例, 使用前你需要插入一張運營商的實體SIM卡, 彈出卡槽, 替換SIM卡, 不小心放錯位置也是家常便飯,

過程可謂繁瑣。 而eSIM卡是一張虛擬卡, 可以直接寫到手機設備裡。

值得一提的是, 傳統的SIM卡都被局限在某一個運營商服務網路中, 如果想要更換運營商的話, 還需同時更換SIM卡才行, 而eSIM卡未來可以在不同運營商之間自由切換。

目前, 國內支援這一功能的智慧設備有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華為的HUAWEI Watch 2 Pro與聯想的Miix 630等多款產品。 隨著國內eSIM卡業務的推進,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支援此項功能。

連三大運營商都相繼在eSIM技術上做文章了, 或許到了該向傳統SIM卡說再見的時候了!

大勢所趨

第一張商用的SIM卡誕生於1991年, 隨著之後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 SIM卡的個頭也是越來越小, SIM卡可以說經歷了Standard SIM(原卡)、Mini SIM(標準卡)、Micro SIM(小卡)、Nano SIM(超小卡)四個階段, 目前市面上後兩種使用居多。

卡身雖然變小了, 但功能基本沒變。 多是使用者資料存儲、身份鑒別等。 算一算, 目前個頭最小的Nano SIM卡從iPhone 5時代誕生至今已六個年頭了, 在數位化、虛擬化遍地開花的今天, SIM卡數位化是大勢所趨, 而eSIM卡的推出就是要徹底讓SIM卡數位化。

eSIM之所以近來有著如此高的呼聲, 因為它有著不少傳統SIM卡所不具備的新特性。

從最直觀的方面來說, 如果使用eSIM卡, 手機中將可以取消傳統的SIM卡槽, 而節省出來的空間則可以讓手機進一步變得纖薄;而且不用擔心經常換卡插拔會損壞SIM卡及卡槽。

不但如此, 其還帶來了更高的運營商切換自由, 用戶無需進行複雜的銷號再入網就可以進行運營商網路的更換, 並且在出國後不用面臨高額的漫遊使用費,

只需選擇當地運行商網路即可。

對三大運營商而言, eSIM卡發展起來後, 運營商不需要那麼多人來制卡、寫卡, 一切都可以讓用戶在網上自助辦理, 減少了運營商的人力成本;另外一方面也促使運營商進行變革, 用戶換號成本的降低, 將會促使運營商提升自身的服務品質。

從目前智慧手機發展趨勢來看, SIM卡的存在部分程度限制了移動終端的進化, 限制設備的空間和設計, 並增加設備的工藝難度與製造成本。 正因如此, 各大智慧手機廠商也開始下決心大力推廣eSIM技術。

不過, 這些服務和改變並非一朝一夕, 因為擔心這一技術降低了消費者對運營商的依賴, 大多運營商起初是抵制eSIM技術的, 運營商“不鬆口”,

端測也是徒勞。 所以, 博弈的過程必然會很漫長。

下一個“藍海”

eSIM能夠有效地節約本就寸土尺金的內部空間。 隨著5G的到來, 物聯網的發展會需要各種設備來應用, 其中內置eSIM的物聯網設備可以和使用者的手機綁定同一個手機號碼, 共用同樣的流量服務, 這就使得這些設備可以不受使用場景的限制, 隨時隨地聯網使用。

根據麥肯錫、IHS、GSMA等預測, eSIM將在2018年實現爆發式增長, 全球將在2021年實現50億個連接數;年複合增長95%, 2022年度eSIM市場規模將達到54億美金。 在2020年的eSIM可以應用的連接場景, 消費電子、車聯網和公共設施將是2020年eSIM的三大主要應用方向。

由於其晶片的產品形態, eSIM卡就能完全滿足汽車行業的耐高溫、抗震動、不易氧化等需求;而eSIM具備空中寫卡能力,

也就滿足了汽車行業不換卡即可換號的需求。 如今, eSIM卡已經成了業界公認的最契合車載場景的SIM卡形態。

換個角度而言, 三大運營商積極部署eSIM, 推進物聯網建設, 目的是為了在日後的5G競爭中打基礎。 除此之外, 這個市場的玩家還有手機廠商以及互聯網巨頭。

此前, 聯想和小米都推出了4G版的筆記本, 通過集成的eSIM卡獲得了對4G網路的支援。 聯想是最早一批將eSIM服務應用到自己智慧設備中的廠商,

聯想集團副總裁、懂的通信總經理王帥博士對騰訊《深網》表示, eSIM將率先在消費電子領域實現全面爆發, 它能滿足物聯網設備對通信的安全性、穩定性的高要求。 自GSMA正式發佈eSIM標準後, 聯想懂的通信一直積極研發, 促進產品儘快商用。

幾天前, 騰訊與中國聯通發佈TUSI SIM卡,面向物聯網行業推行新的身份鑒權標準,同時騰訊TUSI物聯網聯合實驗室發佈了身份區塊鏈產品,為同一使用者不同場景的身份提供交叉認證服務。

TUSI SIM卡是應用於物聯網領域的安全SIM卡品,不僅可以有效的鑒別使用蜂窩通訊的物聯網設備身份,還可以保證上下行資料的安全,更為騰訊生態內容平滑過渡到設備端提供了可信的身份標識。

顯然,隨著eSIM技術的普及,運營商、手機企業、互聯網巨頭在資料標籤、獲取的競爭上會更加激烈。

何時用於手機上?

eSIM技術的推進已經歷了很長時間,可用戶最期盼應用於手機上的願望還沒有實現。目前,僅是可穿戴、物聯網設備、消費電子產品。在手機上常見的場景是,像華為、小米等很多手機廠商都會內置國外漫遊服務,使用者在手機端申請就能直接獲得一張虛擬SIM卡,短期內出國使用,這也是一種eSIM技術。

要用eSIM卡徹底替換SIM卡,現階段依然阻力不小。

在過去數年的運營中,三大運營商已經牢牢把握了行業的主導地位,手機號碼已經成為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唯一紐帶,如果eSIM卡取代SIM卡,eSIM技術很可能使得這一紐帶落入終端廠商手中。此外,運營商原來基於SIM的增值業務、收費模式將面臨被全面顛覆,而用戶的自由選擇將引起運營商之間進行激烈的價格競爭。

去年7月底,中國電信在其“天翼智慧生態博覽會”上明確表示,因安全問題、實名制問題、監管問題,中國電信現階段反對手機eSIM。

任何一個新技術、新事物的成長必然要經歷一番風雨。不過好消息是,eSIM卡有可能在2019年進入智慧手機。

IHS的分析師認為,eSIM技術在今年將陸續進入蜂窩手持設備,並在2019年被像三星、蘋果、華為所啟動,從而大規模應用在智慧手機裡。

幾天前, 騰訊與中國聯通發佈TUSI SIM卡,面向物聯網行業推行新的身份鑒權標準,同時騰訊TUSI物聯網聯合實驗室發佈了身份區塊鏈產品,為同一使用者不同場景的身份提供交叉認證服務。

TUSI SIM卡是應用於物聯網領域的安全SIM卡品,不僅可以有效的鑒別使用蜂窩通訊的物聯網設備身份,還可以保證上下行資料的安全,更為騰訊生態內容平滑過渡到設備端提供了可信的身份標識。

顯然,隨著eSIM技術的普及,運營商、手機企業、互聯網巨頭在資料標籤、獲取的競爭上會更加激烈。

何時用於手機上?

eSIM技術的推進已經歷了很長時間,可用戶最期盼應用於手機上的願望還沒有實現。目前,僅是可穿戴、物聯網設備、消費電子產品。在手機上常見的場景是,像華為、小米等很多手機廠商都會內置國外漫遊服務,使用者在手機端申請就能直接獲得一張虛擬SIM卡,短期內出國使用,這也是一種eSIM技術。

要用eSIM卡徹底替換SIM卡,現階段依然阻力不小。

在過去數年的運營中,三大運營商已經牢牢把握了行業的主導地位,手機號碼已經成為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唯一紐帶,如果eSIM卡取代SIM卡,eSIM技術很可能使得這一紐帶落入終端廠商手中。此外,運營商原來基於SIM的增值業務、收費模式將面臨被全面顛覆,而用戶的自由選擇將引起運營商之間進行激烈的價格競爭。

去年7月底,中國電信在其“天翼智慧生態博覽會”上明確表示,因安全問題、實名制問題、監管問題,中國電信現階段反對手機eSIM。

任何一個新技術、新事物的成長必然要經歷一番風雨。不過好消息是,eSIM卡有可能在2019年進入智慧手機。

IHS的分析師認為,eSIM技術在今年將陸續進入蜂窩手持設備,並在2019年被像三星、蘋果、華為所啟動,從而大規模應用在智慧手機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