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李云龙喊了十几年其实喊错了?二营长的根本不是意大利炮?

看到上面兩幅圖片, 想必不少人都知道, 這是2005年版抗日題材電視連續劇《亮劍》里, 主角李云龍率部攻打平安縣城的片段。 其中李云龍的那句, “二營長!你他X的意大利炮呢?”作為“意大利炮”梗在互聯網更是流傳甚廣。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 大家喊了十多年的“意大利炮”, 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火炮, 而是一門正宗的法國炮呢?!

其實在電視劇里出場的那門炮, 是法國素 “七五小姐”美稱的大名鼎鼎的法制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戰炮 (法語;Canon de 75 modèle 1897)


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戰炮

施奈德M1897型75mm野戰炮研發于1890年。 它是一跨時代性的火炮, 首創使用了新型的火炮液壓駐退復進機構。

在19世紀, 無論口徑大小, 所有火炮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后坐力。 火炮發射時的后座力會將炮身往后推離炮位, 然后炮手還要將火炮推回原位。 這即限制了火炮陣地的選擇, 同時得重新計算彈道諸元, 無法二次裝填, 極大的影響了炮兵的射擊效率。


M1897型75mm野戰炮細節

而M1897型75mm野戰炮則解決了這個問題。 火炮的后座力便由駐退機吸收, 而減輕了傳達到炮架上的后座力。 這意味著火炮射擊后, 位置不會有顯著的移動, 因此不需重新瞄準, 只需重新裝彈即可再次射擊, 極大地提高了火炮射速。


M1897型75mm野戰炮的宣傳圖, 上面法語GLOIRE AU ’75, 意為榮譽歸于75。

(筆者注:原理為液壓反后座機構安裝在槽型搖架上, 通過托箍和火炮連接。

搖架內還裝有復進機構, 這火炮射擊時, 液壓反后座機構吸收火炮的后坐力并將其制動, 而吸收的能量則通過儲能筒傳遞到儲氣瓶, 使之內部的氣體壓力驟增。 待穩定后, 高壓氣體會通過復進機構反推, 使火炮恢復到初始的位置)


法國75的四種陸輪配置方案狀態設計圖

這使得M1897型75mm野戰炮射速達到了恐怖的每分鐘15-30發, 成了當之無愧的速射炮。 加上它擁有的8550米的高射程, 能夠壓制當時所有同等規格的火炮。 可謂技壓超群。 這樣優秀的火炮怪不得法國人會給它“七五小姐”的美稱


“75小姐”的宣傳圖

法國人迷信75已經到了癲狂的地步!到一戰爆發時, 法軍裝備的全部野戰炮均為M1897!這包括1000個炮兵連和4100門火炮。 軍屬炮兵是4營制48門75,

師屬炮兵是3營制36門75。

但是法國75的高射速也給后勤帶來了困難。 有時候全部的炮彈儲備只要2小時, 就可以被75全部發射出去。 為了解決炮彈的供應, 法國政府甚至引入大量私人企業甚至手工作坊生產炮彈。


由M1897型75mm野戰炮改裝的高射炮

但是這樣的輝煌很快就過去了。 德國雖然在中口徑速射炮比不上法國, 但是德國人很快就研發了大口徑火炮, 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壓制了M1897型75mm野戰炮。 于是前線眾多75很快就被大口徑榴彈炮取代。

M1897型75mm野戰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仍有4800門在服役, 不過它被改為反坦克炮。 被重新定名為Canon de 75 modele 1897/33

回到剛才的意大利炮問題, 關于“亮劍”中為什么會叫意大利炮?網上給出的解釋是中國政府購買的M1897型75mm野戰炮是從意大利購買的法國二手貨,

因為上面有意大利文, 故稱為 “意大利炮”。

但這樣的說法筆者認為是錯誤的。 因為整個抗戰期間, 中國軍隊手中的法國75不過幾十門。 其來源分別為 滇系軍閥龍云從法國獲得數量不詳的法國75;中央軍在1932年購買的幾十門法國75。 當時由于75mm野戰炮優秀的射速, 中央軍甚至想將所有火炮都采購為M1897型 75mm野戰炮。 但是財力實在有限, 加上后來德式火炮英式火炮的引進, 計劃并未得到實現。


一張罕見的國軍正在拖運M1897 75mm野戰炮的照片

此外, 中國還從蘇聯手中獲得了其援助的在俄國內戰期間少量剩余的M1897 75mm野戰炮。 所以沒證據顯示有意大利人的參與。 其實筆者的猜測是, 是劇組的文稿臺詞與道具之間出現了偏差。

于是演員喊的意大利炮, 推上的確實法國炮。

本文為筑壘地域授權發布的原創作品, 主編原廓, 原著饅頭。 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