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圣彼得堡最凄美的滴血大教堂,一个因为死亡而出现的圣地

在北境之國俄羅斯, 有三座著名的滴血教堂, 分別是位于烏格里奇為了紀念德米特里小王子遇害的滴血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為了紀念亞歷山大二世遇害的滴血教堂、以及位于葉卡捷琳堡為了紀念尼古拉二世全家遇害的滴血大教堂。

其中, 圣彼得堡的這一座是最美的, 雖然這么說感覺有點奇怪, 畢竟她的別名還包括“喋血大教堂”之類, 怎么聽都是一樁謀殺案的現場, 跟美麗扯不上半點關系, 但是從你見到她的第一眼開始, 你一定會產生和我一樣的感覺:這座教堂太夢幻了, 簡直就是一個閃閃發光的糖果屋嘛!

雖然我見到她的這一天天氣很差, 灰撲撲地讓整個世界都仿佛蒙了塵, 而教堂本身又在維修, 但依然能夠感覺到她的美麗。

滴血大教堂也叫做基督復活教堂, 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著名的涅瓦大街旁, 和喀山大教堂兩廂對望互相輝映, 她也是圣彼得堡為數不多的傳統式東正教堂。

教堂出現的原因并不像她的外表一樣美麗, 實際上, 萬分兇殘。

話說公元1881年的3月1日, 亞歷山大二世乘著馬車準備去簽署一份歷史性的法令:宣布改組國家委員會, 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

當他的馬車經過格里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 遭遇“民意黨”極端分子的暗殺。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投擲的第一枚炸彈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夫,

善良英勇的亞歷山大二世不顧左右勸阻, 執意下車去查看衛兵的傷勢, 結果刺客投擲的第二枚炸彈在他腳下爆炸, 導致雙腿被炸斷, 在被送回到冬宮幾小時后因醫治無效而死亡。

公元1883年, 繼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父皇亞歷山大二世, 在其父遇刺地點開始修建這座教堂。

24年后的1907年, 教堂主體終于建造完成, 她以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為藍本, 裝飾以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 充分反映了俄國十六、十七世紀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筑風格。

教堂高約81米, 寬闊的外形采用了與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構造, 區別是她用彩瓷和搪瓷青銅板在教堂表面鑲嵌了非常多造型繁復、色澤艷麗的影像圖案,

嬌艷秀麗的外觀與周圍其他古老樸素的俄羅斯風格和古典式建筑物形成鮮明對比, 終成圣彼得堡最具存在感的一個所在。

可惜她的好日子只維持了10年, 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 教堂遭到嚴重的洗劫和掠奪。 等到20世紀30年代, 蘇聯政府更是直接將其一關了事。 此后, 她扮演過的角色還包括蔬菜倉庫、負責掙錢的博物館等等, 直到1997年8月, 教堂才在關閉27年后重新對公眾開放, 并成為最受俄羅斯人和全世界游客最愛的圣彼得堡去處之一。

世界杯企鵝號報道團首席村婦于圣彼得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