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中国五百强出炉了 带你认识《财富》背后的男人

昨天《財富》2018年中國五百強榜單出爐了, 關于榜單的文章很多媒體都發表過了我就不湊熱鬧了, 我覺得我應該換個角度談論下這個話題:帶你認識《財富》背后的男人

大家知道這份《2018年中國五百強》的報告是由《財富》雜志發出的, 那你了解《財富》雜志嗎?了解《財富》雜志的創始人嗎?沒錯, 今天要說的就是《財富》的創始人亨利·魯斯。

丘吉爾說, 魯斯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七個人之一。 由于盧斯首先提出“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 因此, 20世紀50年代也被稱為“盧斯的十年”。

美國教育家、芝加哥大學校長、不列顛百科全書編委會主席哈欽斯也曾說:“魯斯先生和他的雜志,

對美國人性格的影響, 比整個教育制度加在一起的影響還要大。 ”


亨利·魯斯

如果你不知道或者是第一次聽說亨利·魯斯, 并且對《財富》也是知之甚少, 那么, 《時代》周刊或許你更加的耳熟能詳了吧, 是的, 沒錯, 《時代》周刊也是亨利·魯斯創辦的。

說起亨利·魯斯, 他與中國還有著莫大的緣分, 因為他父親是基督教傳教士的原因, 亨利·魯斯在山東蓬萊降生, 小亨利幼年在中國山東煙臺讀書, 煙臺日報曾發表過一篇名為"從蓬萊走出去的《時代》之父", 大家感興趣可以找出來看一看。


《煙臺日報》發文

魯斯自幼就非常聰明, 下國際象棋時, 大人們常常會輸給他。 他是一份男孩雜志《圣尼古拉斯》的忠實讀者,

10歲的時候, 他寫了一封信給這家雜志說:

“親愛的圣尼古拉斯:

我是一個住在中國的男孩, 家在濰縣近郊, 在一個大約兩條街那么長、圍有圍墻的大住宅區里。 這里住有8戶人家, 1所男女生兼收的學校、1所學院、1座大教堂和兩家醫院……”.

魯斯家所住的地方圍有12英尺高的圍墻, 教士們在幾乎與外界隔絕而經濟又不寬裕的情況下, 自己找些娛樂消遣。 只要有一點什么才能, 人人都毫無保留地獻出來。 這里有人演過話劇和音樂劇, 魯斯的父親上臺拉小提琴, 他的媽媽就彈鋼琴伴奏。 魯斯則開始了他新聞事業的首次冒險——辦了一份名為《手》的男孩雜志, 并且, 這份雜志全是出自他一人之手,此時便顯現出了他天賦異稟的才能。

魯斯有時跟著父親到偏僻的鄉村去傳教, 中國農村的風土民情深深地印在他的腦子里。 他常會看見村口路旁有一些石塔, 貧民們無力養活的嬰兒就被扔棄在石塔上面(年幼的經歷或許激發了他內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個世界的想法)。

幾年后, 魯斯回到美國念書, 學校里的同學戲喊他“中國佬”, 并且取笑他, 因為他們誤以為他既出生于國外, 那就是學校里唯一不具備當美國總統基本條件的人了(曾幾何時我們也曾為這個問題苦惱過, 經常感嘆:要是出生在美國就好了, 這樣就可以競選美國總統了, 想想多么的天真無邪。 )。 魯斯反駁他們說:“我雖然出生在中國, 卻是在美國領事館注冊的, 跟你們一樣, 當然也可以當美國總統。

中國沒有什么不好, 我愛中國, 也愛中國人……”

被同學們稱做“中國佬”的魯斯, 冷漠、高傲而勤奮。 他略帶紅色的眉毛已經長得突起, 體格也越來越健壯。 在學院舉行的希臘文考試中, 他的得分為全國之冠, 這項成績和榮譽, 把校長感動得宣布全校放假一天。

中學期間他更是擔任校刊《哈區基斯文學月刊》的總編輯, 把課余時間幾乎全花在了上面。 由于他想盡方法拿到一些美國杰出人物的稿子, 對學校的活動加以批評、報道, 并介紹一些圖畫的設計和表現手法, 使得這份雜志成為全國最生動有趣的校園雜志之一。

魯斯中學畢業后, 進入了美國著名高等學府耶魯大學讀書。 在美國, 即使是富人的孩子也不肯依賴家里。

魯斯邊讀書、邊勤工儉學, 他兼任的工作是學生餐廳的經理和一個裁縫的委托代理。 魯斯的同班同學海登也同時考進了耶魯,這個海登(部分文獻翻譯的是哈登或者哈頓)就是《時代》周刊的聯合創始人。


亨利·魯斯

在中學時, 海登是學校新聞周刊的負責人。 這次, 魯斯和海登競爭耶魯大學學生辦的刊物《耶魯新聞》董事會zx, 海登得票最多, 魯斯緊隨其后名列第二。 海登當了zx, 而魯斯則當了編輯。

打從中學開始, 魯斯和海登就志同道合。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他倆不得不去軍營里接受軍訓。 在軍營里他倆下定決心, 有朝一日出版一份期刊, 把知識和消息廣為傳播, 以開導人們、啟發人們。 當他們正要開拔去歐洲作戰時, 戰爭結束了。回到校園,他倆繼續經營《耶魯新聞》。他們擴大對世界時事的報道,針對時弊發表評論。魯斯做得更“出格”,以致連海登都抱怨說:“中國佬魯斯趁我不在,發了篇《小鎮的記者》,惹來不少麻煩!”

這篇《小鎮的記者》具體內容不知,但是就“出格”二字而言,應該也不是一般的言論,因為社會環境以及制度的開放性,這里不做過多探討,畢竟在中國還是很難有言論自由的,更何況是一個大學生,所以應該慶幸,魯斯后來回到了美國,魯斯于1920年畢業時,還是榮獲了一枚“菲貝塔卡巴”獎章,并被選為“最聰明的人”。海登也榮獲了獎章并被選為“最可能成功的人”。

大學畢業以后,海登選了紐約的《世界日報》作為施展才華的地方,而魯斯則選擇了游歷歐洲各國,后來,他們機緣巧合的又相會了,魯斯旅游回國后,前往東部的巴爾的摩,當上了《新聞報》記者,這時候,他的老同學海登也在巴爾的摩當記者,兩個校友又恢復了競爭。由于同是記者,他們總是相互比賽,看誰發表在第一版的報道多,海登總是稍微領先。

他倆既相互競爭又結成了聯盟,閑聊時擬定了一份計劃,創辦一份新聞雜志。海登給雜志起名為《事實》;魯斯搭乘地鐵上班時,突然來了靈感,想起了“時代”二字。第二天他告訴海登,海登同意了。 1922年,魯斯和海登離開巴爾的摩前往紐約。他們在東17街141號一座廢棄了的兩層樓上,租下一間房間作辦公室,創辦《時代》周刊。辦公室只能容納兩個人,可是他們還是讓第三個人擠進來了,此人是耶魯的同學蘇得樂。蘇得樂畢業后曾在芝加哥的公交車上賣票,此刻正失業。他倆讓他人伙是因為他懂得些廣告學。

就這樣,開干了,當然創業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知道他們是如何從3個人的團隊,最后建立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嗎?歡迎留言哦,單獨回復你!

《時代》是美國第一份用敘述體報道時事,打破報紙、廣播對新聞壟斷的大眾性期刊。盧斯善于利用歷史資料和收集現實材料,使《時代》刊登的文章比報紙和廣播更具有可讀性。哈登獨特的寫作風格與活潑的版面編排也有助于《時代》很快成為銷路最廣、影響最大的期刊之一。


亨利·魯斯的雜志帝國

1929年哈登去世。盧斯兼任總編輯后,開始出版《時代》周刊國外版。其后,以《時代》為核心,陸續出版了《幸福》、《生活》、《體育畫報》、《建筑論壇》、《屋與家》等著名期刊,組成了美國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業——時代出版公司,這些雜志在大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發行總數上億份。60年代,公司出版范圍擴大到圖書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幾十個國家開設子公司。

1929年3月,亨利?魯斯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基本上,商業就是我們的文化,因為它就是我們時代的特征。它控制我們的生活,而同時許可我們去加以控制的就是科學、技術以及環球信用和環境的發展——簡而言之就是現代企業,企業就是我們的生命,它是藝術家、牧師、哲學家、醫生的生活必要條件,因為企業對藝術家或哲學家的生活情況問題,具有一種決定性的影響,普通人更是隨時都必須與企業發生關系。”

他的這番話揭示了商業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20年代,是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大量的經濟活動,需要有相應的經濟刊物與之相適應,然而當時已有的一些經濟性報刊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觀念上,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亨利?魯斯以驚人的洞察力,決定辦一份專門為工商企業界服務的月刊,定名為“財富”,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2018中國500強企業》的出品方。


據說吳佩孚是《時代》周刊第一個中國人

1929年秋,《財富》雜志第一期184頁,全部用重磅銅版紙印刷,并配有精美的圖片。它趕在股票市場暴跌的黑色十月之前在芝加哥出版了,售價為1美元。

亨利?魯斯經過兩年的調查和研究之后,才決定出版這樣一本“外觀極盡豪華,插圖極其珍貴,文章懷有一種適合其商業在公眾心目中獲得應有地位的目的”的雜志。在時代公司的歷史文獻上有當時對于《財富》雜志的定義:

1.這份刊物將是美國現有刊物中最精美的出版物;

2.它從頭到尾都是權威性的;

3.它將以最引人入勝的文字撰寫,完全以事實為依據,深入淺出地報道商業界所關心的主題;

4.它將以富有技巧的方式探討商業道德的立場。

《財富》雜志剛一誕生,就碰上了美國經濟蕭條,股票暴跌,失業加劇,接著便是一連數年的經濟大蕭條。有趣的是,這種情況沒有影響《財富》雜志的出版,它在美國經濟蕭條的年代反而發展起來了,因為它是專門給工商企業界上層人士看的。

好了,關于《財富》雜志,關于《時代》周刊,關于亨利?魯斯的梳理介紹就先到這,其實整理完整個發跡史,這不就是咱們現在的自媒體嘛,從一個人發表觀點,到兩個人策劃看點,到一群人各抒己見,形成合力。這或許給我們打算做自媒體、或者已經在自媒體這條道路上的人能夠帶來一點點啟發吧!

戰爭結束了。回到校園,他倆繼續經營《耶魯新聞》。他們擴大對世界時事的報道,針對時弊發表評論。魯斯做得更“出格”,以致連海登都抱怨說:“中國佬魯斯趁我不在,發了篇《小鎮的記者》,惹來不少麻煩!”

這篇《小鎮的記者》具體內容不知,但是就“出格”二字而言,應該也不是一般的言論,因為社會環境以及制度的開放性,這里不做過多探討,畢竟在中國還是很難有言論自由的,更何況是一個大學生,所以應該慶幸,魯斯后來回到了美國,魯斯于1920年畢業時,還是榮獲了一枚“菲貝塔卡巴”獎章,并被選為“最聰明的人”。海登也榮獲了獎章并被選為“最可能成功的人”。

大學畢業以后,海登選了紐約的《世界日報》作為施展才華的地方,而魯斯則選擇了游歷歐洲各國,后來,他們機緣巧合的又相會了,魯斯旅游回國后,前往東部的巴爾的摩,當上了《新聞報》記者,這時候,他的老同學海登也在巴爾的摩當記者,兩個校友又恢復了競爭。由于同是記者,他們總是相互比賽,看誰發表在第一版的報道多,海登總是稍微領先。

他倆既相互競爭又結成了聯盟,閑聊時擬定了一份計劃,創辦一份新聞雜志。海登給雜志起名為《事實》;魯斯搭乘地鐵上班時,突然來了靈感,想起了“時代”二字。第二天他告訴海登,海登同意了。 1922年,魯斯和海登離開巴爾的摩前往紐約。他們在東17街141號一座廢棄了的兩層樓上,租下一間房間作辦公室,創辦《時代》周刊。辦公室只能容納兩個人,可是他們還是讓第三個人擠進來了,此人是耶魯的同學蘇得樂。蘇得樂畢業后曾在芝加哥的公交車上賣票,此刻正失業。他倆讓他人伙是因為他懂得些廣告學。

就這樣,開干了,當然創業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知道他們是如何從3個人的團隊,最后建立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嗎?歡迎留言哦,單獨回復你!

《時代》是美國第一份用敘述體報道時事,打破報紙、廣播對新聞壟斷的大眾性期刊。盧斯善于利用歷史資料和收集現實材料,使《時代》刊登的文章比報紙和廣播更具有可讀性。哈登獨特的寫作風格與活潑的版面編排也有助于《時代》很快成為銷路最廣、影響最大的期刊之一。


亨利·魯斯的雜志帝國

1929年哈登去世。盧斯兼任總編輯后,開始出版《時代》周刊國外版。其后,以《時代》為核心,陸續出版了《幸福》、《生活》、《體育畫報》、《建筑論壇》、《屋與家》等著名期刊,組成了美國最大的出版托拉斯企業——時代出版公司,這些雜志在大約20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發行總數上億份。60年代,公司出版范圍擴大到圖書和其他出版物。并在幾十個國家開設子公司。

1929年3月,亨利?魯斯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基本上,商業就是我們的文化,因為它就是我們時代的特征。它控制我們的生活,而同時許可我們去加以控制的就是科學、技術以及環球信用和環境的發展——簡而言之就是現代企業,企業就是我們的生命,它是藝術家、牧師、哲學家、醫生的生活必要條件,因為企業對藝術家或哲學家的生活情況問題,具有一種決定性的影響,普通人更是隨時都必須與企業發生關系。”

他的這番話揭示了商業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20年代,是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大量的經濟活動,需要有相應的經濟刊物與之相適應,然而當時已有的一些經濟性報刊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觀念上,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亨利?魯斯以驚人的洞察力,決定辦一份專門為工商企業界服務的月刊,定名為“財富”,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2018中國500強企業》的出品方。


據說吳佩孚是《時代》周刊第一個中國人

1929年秋,《財富》雜志第一期184頁,全部用重磅銅版紙印刷,并配有精美的圖片。它趕在股票市場暴跌的黑色十月之前在芝加哥出版了,售價為1美元。

亨利?魯斯經過兩年的調查和研究之后,才決定出版這樣一本“外觀極盡豪華,插圖極其珍貴,文章懷有一種適合其商業在公眾心目中獲得應有地位的目的”的雜志。在時代公司的歷史文獻上有當時對于《財富》雜志的定義:

1.這份刊物將是美國現有刊物中最精美的出版物;

2.它從頭到尾都是權威性的;

3.它將以最引人入勝的文字撰寫,完全以事實為依據,深入淺出地報道商業界所關心的主題;

4.它將以富有技巧的方式探討商業道德的立場。

《財富》雜志剛一誕生,就碰上了美國經濟蕭條,股票暴跌,失業加劇,接著便是一連數年的經濟大蕭條。有趣的是,這種情況沒有影響《財富》雜志的出版,它在美國經濟蕭條的年代反而發展起來了,因為它是專門給工商企業界上層人士看的。

好了,關于《財富》雜志,關于《時代》周刊,關于亨利?魯斯的梳理介紹就先到這,其實整理完整個發跡史,這不就是咱們現在的自媒體嘛,從一個人發表觀點,到兩個人策劃看點,到一群人各抒己見,形成合力。這或許給我們打算做自媒體、或者已經在自媒體這條道路上的人能夠帶來一點點啟發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