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母爱这种伟大的情感是否有科学依据?华人研究者将为我们揭开谜题

在很多國家的文學中, 都有很多歌頌母親偉大的作品, 但如果拋開情感因素,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 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母親對后代自然的愛呢?最近以為華人研究者為我們解開了其中的緣由。

人們在自然界觀察到, 很多動物對自己的后代都有保護性的行為, 這是自然發生的, 即使幼崽剛剛出生, 母親也會這樣做, 例如小鼠的幼崽, 如果不小心離開了巢穴, 母親就會立刻把它安全的叼回來。 這種現象使得研究者非常好奇。

在之前的研究中, 學者們發現, 這種行為是受腦中MPOA這一區域控制的, 為了進一步地研究,

研究者仔細地分析了這一區域中的幾百萬個腦細胞。 結果表明, 當鼠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離開巢穴, 并且將要將他們叼回來時, 這個區域中表達α-雌激素的細胞將會變得活躍, 而完成這個過程后細胞活躍度又下降。

因此研究者認為這些細胞正是影響母愛行為的關鍵所在, 并通過實驗進行證實。 他們通過化學手段激活母鼠的這些細胞, 果然發現它們立刻開始尋找自己的寶寶, 即使那些并未生育過的母鼠也會有同樣的行為, 叼回別人的寶寶;而抑制這些細胞的活躍度后, 相應的母愛行為也就消失了。 因此可以證明這些母愛行為, 根本就是動物的本能, 是本來就存在于腦中的設定。

在后續的研究中,

學者們又發現這種行為最終是由多巴胺進行驅動的, 這個發現與之前研究者對多巴胺的認知有很大不同。 但這一系列的研究在解釋母愛行為, 幫助加深母子紐帶等方面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接下來研究團隊將逐步探究人類母親和公鼠的腦中是否也有這樣的區域, 以及能發揮同樣作用的腦細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