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三国最聪明的五个谋士,郭嘉落榜,荀彧垫底,第一比司马懿还厉害

熟讀漢末三國史, 我們不難得知, 那個時代, 有很多頂尖謀士, 例如為曹操獻計, 夜襲烏巢, 使曹操贏得官渡之戰的許攸;在潼關之戰中, 為曹操獻計, 就地取材制作堡壘, 為打敗馬超奠定了基礎的婁圭, 等等。 不過, 這些人雖然智計超群, 卻都不是什么聰明人, 于是生生將自己作死了。 那么漢末三國有沒有真正的聰明人呢?答案是有的。 說到此處, 也許有人想到了曹操的心腹郭嘉。 但是如果我們細讀史料, 就會發現郭嘉也僅是謀略出眾, 他是否是一個聰明人, 到是沒有過多的記載。

那么當時的聰明人, 都有誰呢?他們又為什么被稱之為聰明人呢?接下來,

小編就與大家一起, 來盤點一下, 當時最聰明的五個人, 順便了解一下, 他們到底聰明在何處。

第五名:荀彧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謀士, 剛剛投奔曹操的時候, 就被曹操稱贊為“吾之子房”。 提到荀彧, 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 都是他的悲劇結局, 覺得他雖然有謀略, 卻算不得聰明人。 其實不然, 荀彧自投奔曹操起, 便身在曹營心在漢, 但是曹操架空漢室也好, 把持朝政也好, 他從未提出反對, 更不會像董承等人一樣, 搞什么衣帶詔, 他一直在小心的平衡著, 曹操與漢室之間的關系, 在不背叛曹操的情況下, 維護著漢室。 這種事情, 如果不是聰明人, 怎么能夠看透并做到呢?

至于他最后的悲劇,

小編認為曹操大約并沒有打算將其逼死, 只不過想讓荀彧認命, 放棄漢室而已, 這個時候, 荀彧難道不知道應該如何自保嗎?他僅是不想聰明了而已。

第四名:司馬懿

司馬懿“鷹視狼顧”, 包藏著狼子野心, 他早在曹操時期, 便不甘屈居人下, 卻一生隱忍, 在曹丕、曹叡時期, 從未露出馬腳, 一直到曹芳時期, 他也先避曹爽鋒芒, 等對方完全失去了警惕之心, 才選擇動手。 他也是足夠聰明的, 可是同樣是為子孫后代鋪路, 他卻比曹操多承擔了太多的罵名, 雖然換來了家族的一時顯赫, 卻也被罵千百年, 這又是他聰明中的一點瑕疵, 因此只能屈居第四。

第三名:劉曄

提到劉曄, 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 他也是曹操的心腹謀士之一,

據記載, 當時曹操每有難以抉擇之事, 都會以書函的形式詢問劉曄, 有時候一晚上兩人能傳十來次小紙條, 可見曹操對他的信任。 而他料到曹操派鐘繇征漢中, 可能逼反西涼, 料到江東的野心, 料到遼東的不安分等事, 也說明了他的眼光和謀略。 而且他同樣是一個聰明人, 《三國志》中提到“曄在朝, 略不交接時人”, 他曾自己解釋說, 并非是因為自己清高, 不屑與人交往, 而是因為自己在漢室和曹魏集團都身居高位, 身份物殊, 少結交些人, 既能避嫌, 又能自保。

第二名:諸葛亮

權力的誘惑, 少有人能夠拒絕, 因此自古以來, 權臣少有人能夠善終, 例如漢朝的霍光, 三國的諸葛恪, 明朝的張居正等, 或生前被滅族, 或死后被打擊報復。

可是諸葛亮, 卻不但生前讓劉禪說出了“政由葛氏, 祭則寡人”之言, 死后其接班人受到厚待, 其兒子得以尚公主, 自己也被立廟祭祀, 這縱然與劉禪有容人之量有關, 但他自己的聰明, 也難以忽略, 首先劉備托孤時, 提出他可以廢劉禪自立, 他堅決表忠心, 劉禪登基后, 他則鞠躬盡瘁, 從未有野心, 便是他最聰明的地方, 也為他自己及后人受到的厚待, 奠定了基礎。

第一名:賈詡

比起上述幾人, 賈詡的名聲要差得多, 這主要是因為, 當初他為了保全自己, 玩了一出文和亂武, 拉開了天下大亂的帷幕。 但是他在此事之后, 卻不斷的從李傕、郭汜手中, 為漢室爭取利益, 例如保全被李傕看中的弘農王遺孀, 以及遭到迫害的忠良, 甚至出錢出力,

與異族談判, 保護漢室的安危等, 于是他反而成了漢室的恩人。 后來他兜兜轉轉來到張繡麾下, 又力降張繡降曹, 為自己找了一個強大的靠山。 在曹操麾下, 他很少出頭, 立嫡之事的參與上, 他也很有分寸。

因此, 就算他一生做過很多不經講究的事情, 在后世也留下了不少罵名, 卻位列三公, 并最終得以善終。 由此可以看出, 在處世哲學上, 賈詡的智慧無人能夠超越, 所以說, 他才是真正的第一聰明人。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三國志集注》《晉書》等書, 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 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