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徐峥的《我不是药神》虽好,但多数人不愿意看第二遍

文/媯滿聰

經典電影有兩種, 一種是針砭時弊, 第一個吃螃蟹的電影。 這種電影未必有手法、內容上的創新, 但是在某個領域發出了第一聲吶喊, 所以成為經典。 第二種是這部電影的創意、內容具有普適性的突破, 無論在任何時代觀賞, 都能獲得好的體驗。

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典型的是屬于第一類電影。 如果從電影的攝影、聲音、編劇、演員、導演、美術等角度全面評估的話, 這部戲是中上游水平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對電影產業的每個環節都沒有太大的貢獻, 只能用四平八穩、中規中矩來形容。

第一種經典是社會意義大于藝術價值與觀賞性,

所以很難讓人刷二遍或多遍。 第二種經典值得一直去看, 無論是對人性的深刻剖析還是對時代的精準雕琢, 都值得后人一遍又一遍去回味, 去理解, 去超越, 如《教父》《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等電影。

即便是達不到第二類的藝術高度, 但是具備娛樂屬性, 觀賞性強, 也可以被多次消費。 如, 《戰狼2》《紅海行動》《阿凡達》等電影。 還有就是漫威宇宙觀下面的幾部經典作品, 都具備這樣的屬性。 然而, 《我不是藥神》并不具備。

在票房突破方面, 《我不是藥神》注定可以獲得高票房, 但是很難獲得爆炸性的效果。 畢竟, 沒有人愿意付出時間、金錢去看第二遍、第三遍。 這是這部電影的局限性。 不過, 即便是如此,

這部電影也已經創造了奇跡。

《我不是藥神》再一次證明, 中國的觀眾對犀利的現實主義題材有強大的認同。 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將改變電影創作的走向。 這是好事, 希望未來有更多類似的電影問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