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王國維跳湖自沉,陳寅恪自隱,都是在為傳統文化殉節?

文/翟曉潔

(左起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作者簡介】湖北荊州人, 武漢大學新聞系碩士研究生。 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負責採編工作, 目前已發表新聞、散文、詩歌、小說等一百多萬字。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一)

在中國, 有兩大天才皆死于水。 屈原投江, 王國維沉湖, 一個在傳統文化的源頭, 一個在傳統文化的尾端, 他們就像兩座遙遙屹立的豐碑, 讓我們看清了傳統知識份子的精神走向。

1927年6月2日, 北京頤和園門口, 一輛黃包車從遠去奔來, 停在了這裡。 只見一位身著長衫、面容消瘦的老者下車後,

徑直走進了頤和園。

老者先去長廊裡悠哉興哉地漫步, 又在石舫前獨自靜坐了一會, 最後來到排雲殿西魚藻軒前, 他吸起了紙煙, 吞雲吐霧間, 他的眉頭變得更加悠閒輕適, 煙盡之後, 他從容地縱身躍入了平靜的湖水裡。

園中清潔工人驚聞聲響, 趕過來將他救起, 雖然只隔了短短幾分鐘的時間, 但他已經氣絕而歿。

(王國維)

這位老者, 便中國近現代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大師——王國維。

他拖著一根象徵舊時代的辮子, 死在了舊王朝的皇家園林裡。 只留下了簡短的遺書:“五十之年, 只欠一死, 經此世變, 義無再辱。 我死後, 當草草棺殮, 即行槁葬于清華塋地……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 家人自有人料理, 必不至不能南歸。 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

然苟謹慎勤儉, 亦必不至餓死也。 ”

遺書中, 陳是陳寅恪, 吳是吳宓。

“五十之年, 只欠一死, 經此世變, 義無再辱”, 這短短16個字, 便是他死因的線索。

(王國維)

(二)

見過王國維遺容的人, 事後回憶道, 他的僵硬的容顏中, 分明透著拒絕生還的決絕。 就在王國維沉湖的前一天, 他還參加了清華園學院畢業生的敘別會, 下午得知有學生要去家裡拜訪, 他急忙回家。 晚上, 他熟睡如常。

死前, 他沒有焦灼, 也沒有異常。 看來, 自絕, 是他早就做下的決定。 死志已定的人, 反倒會變得從容不迫。

1927年6月3日下午, 王國維以前清官服入殮。 參加入殮儀式的, 有清華校長曹雲祥、教務長梅貽琦, 還有吳宓、陳達、梁啟超、梁漱溟、馬衡、容庚等教授, 他們莊重默然,

神色悲哀。 他們用三次彎腰鞠躬, 同王國維做最後的告別。

當天在場的人, 幾乎都著深色西裝, 唯有陳寅恪穿著一絲不苟的玄色長衫, 搭配傳統的綿柔布鞋。 只見他步履沉重地來到靈前, 撩起長衫前擺, 雙膝墜地, 將額頭恭敬地磕在磚地上。

(陳寅恪)

在場的師生都被這個場景驚呆了, 儘管早在1912年, 民國政府就以法律形式廢除了延續千年的跪拜禮, 但是就在此時此刻, 唯有傳統的跪拜之禮, 才能和王國維先生的馬褂、長辮相呼應。 他是一個鐫刻進傳統社會的人物, 也只有傳統的禮數, 才能與之匹配。

難怪王國維臨終時, 會將書籍交給陳寅恪處理, 陳寅恪才是真正理解他文化精神的人。

眾人很快便醒悟過來, 大家一齊隊伍排在陳先生的身後,

虔誠地, 跪下叩頭。

那情那景, 遠遠望去, 真像被大風肆意吹擺的麥田, 在陰鬱的天空下, 給人一種鼻腔酸楚眼眶熱紅的感覺。

(三)

關於王國維自殺的原因, 眾說紛紜。 大致有殉清說, 羅振玉逼債說, 驚懼北伐軍迫害說, 甚至每種說法都有大量的論據做支撐。 但我最贊同的還是陳寅恪先生的觀點, 他在《王觀堂先生挽詞並序》中寫道:“蓋今日之赤縣神州, 值數千年未有之巨劫奇變, 劫盡變窮, 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 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王國維是以自毀的方式為中華文化之死而殉節, 他死于一種文化和文化信仰。

(1938年, 陳寅恪懷抱幼女)

當近代社會急速變遷, 導致傳統文化價值逐漸喪失,

當他無力挽狂瀾于既倒時, 唯一能做的, 只有以形體之滅寂, 換精神的永生。

1929年, 王國維逝世二周年忌日, 紀念碑落成, 陳寅恪親自撰寫碑銘:“先生之學說, 或有時而可商。 惟此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曆千萬祀, 與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 ” “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是對王國維一生學術氣節的褒揚, 後來成為了整個知識階層乃至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遺產。

現在回過頭再看, 王國維先生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他取得過怎樣的學術成就?

魯迅曾說他“老實到像火腿一般”, 胡適也曾直言不諱地形容王國維:“人很醜, 小辮子, 樣子真難看, 但光讀他的詩和詞, 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

他卓絕的才情幼時便已顯露, 曾與褚嘉猷、葉宜春、陳守謙並成為“海甯四才子”, 早年的王國維和當時大多數知識份子一樣,一心想入朝為官、兼濟天下。屢應鄉試不第,便於戊戌風氣變化時棄絕科舉。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1898年,22歲的王國維進上海《時務報》任職,在報社工作之餘,他苦學日文、德文和英文,成為國內第一個通讀康得、叔本華原著的人。1901年,在羅振玉的資助下,他東渡日本求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在此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全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對整個中國文藝界影響深遠。

1925年,王國維任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這個受聘經過說來很有意思。當時,清華國學院的主任吳宓帶著曹雲祥親自寫的聘書去請王國維。在登門之前,他對王國維這位晚清遺老的習性、思想作過一番研究。到了王國維住所後,吳宓二話沒說,“撲通”一下子趴在地下,先行三叩首大禮,然後起身落座,再慢慢說起聘請之事。這一舉動讓王國維深受感動,當場答應下來。

吳宓後來在日記裡寫道:“王先生事後語人,彼以為來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對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決就聘。”

(四)

陳寅恪曾為王國維寫過兩句詩: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

詩句說的是王國維,其實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晚年的他抱定了隱士的態度,避居廣州。王國維自沉,陳寅恪自隱,其實殊途同歸,都是在為傳統文化殉節。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建國後,陳寅恪被邀出任學部第二歷史研究所所長之職,已然失明的他口授了一封覆信,信中有這樣的話:“我認為研究學術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陳寅恪拒絕當官,為的是保全獨立人格和學術自由,這體現了一位國學泰斗的勇氣和骨氣。

孔子曰:學而優則仕。這條古訓,陳寅恪沒聽進去。他覺得,學術是神聖的,是探求真理的工具,不該被外力所左右。

晚年的陳寅恪致力於《柳如是別傳》的寫作,由於目盲體衰,整部書稿系是先生口授由助手黃萱筆錄整理而成的,這也是他寫作時間最長的一部著作。很多人對陳寅恪花如此大氣力研究一個青樓女子深感疑惑,其實對於一位潛心隱世的大學者來說,這個選題恰是最契合他的境遇的。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柳如是經歷了由明到清改朝換代的動亂局勢,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很多明朝官員貪生怕死、賣主求榮,柳如是卻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一部80萬字的《柳如是別傳》,明寫柳如是坎坷不屈、魄力奇偉的人生逆境,暗喻的卻是作者自己堅持自由與獨立的學術精神。這是一種全然拋開權勢、利益、得失的抗爭,懷有知識份子頑強的決絕。在大政治面前,這樣的精神很渺小,但從整個傳統文化範疇來看,這樣的精神很偉大。

1969年10月7日,國學大師陳寅恪,在高音喇叭日夜不停的謾駡聲中與世長辭。

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終於走到了該終結的時刻。從此,它隨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一起,只能被珍藏在逝去的時光中,再難尋回了。

陳寅恪去世43年後,中山大學為這位一身傲骨的學術大師豎了一尊銅像,陳寅恪先生以一位書生的形象屹立著。

感謝大師,以柔弱之軀,傳達了傳統文化最後的閃光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只是大師皆已作古,我們何時會再有大師?

(陳寅恪、夫人唐筼及三位千金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早年的王國維和當時大多數知識份子一樣,一心想入朝為官、兼濟天下。屢應鄉試不第,便於戊戌風氣變化時棄絕科舉。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1898年,22歲的王國維進上海《時務報》任職,在報社工作之餘,他苦學日文、德文和英文,成為國內第一個通讀康得、叔本華原著的人。1901年,在羅振玉的資助下,他東渡日本求學,歸國後,任職清政府學部,在此期間,完成了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這是他在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全新視野對中國舊文學作出的評論,對整個中國文藝界影響深遠。

1925年,王國維任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這個受聘經過說來很有意思。當時,清華國學院的主任吳宓帶著曹雲祥親自寫的聘書去請王國維。在登門之前,他對王國維這位晚清遺老的習性、思想作過一番研究。到了王國維住所後,吳宓二話沒說,“撲通”一下子趴在地下,先行三叩首大禮,然後起身落座,再慢慢說起聘請之事。這一舉動讓王國維深受感動,當場答應下來。

吳宓後來在日記裡寫道:“王先生事後語人,彼以為來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對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決就聘。”

(四)

陳寅恪曾為王國維寫過兩句詩:一死從容殉大倫,千秋悵望悲遺志。

詩句說的是王國維,其實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晚年的他抱定了隱士的態度,避居廣州。王國維自沉,陳寅恪自隱,其實殊途同歸,都是在為傳統文化殉節。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建國後,陳寅恪被邀出任學部第二歷史研究所所長之職,已然失明的他口授了一封覆信,信中有這樣的話:“我認為研究學術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陳寅恪拒絕當官,為的是保全獨立人格和學術自由,這體現了一位國學泰斗的勇氣和骨氣。

孔子曰:學而優則仕。這條古訓,陳寅恪沒聽進去。他覺得,學術是神聖的,是探求真理的工具,不該被外力所左右。

晚年的陳寅恪致力於《柳如是別傳》的寫作,由於目盲體衰,整部書稿系是先生口授由助手黃萱筆錄整理而成的,這也是他寫作時間最長的一部著作。很多人對陳寅恪花如此大氣力研究一個青樓女子深感疑惑,其實對於一位潛心隱世的大學者來說,這個選題恰是最契合他的境遇的。

(中山大學陳寅恪故居)

柳如是經歷了由明到清改朝換代的動亂局勢,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很多明朝官員貪生怕死、賣主求榮,柳如是卻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一部80萬字的《柳如是別傳》,明寫柳如是坎坷不屈、魄力奇偉的人生逆境,暗喻的卻是作者自己堅持自由與獨立的學術精神。這是一種全然拋開權勢、利益、得失的抗爭,懷有知識份子頑強的決絕。在大政治面前,這樣的精神很渺小,但從整個傳統文化範疇來看,這樣的精神很偉大。

1969年10月7日,國學大師陳寅恪,在高音喇叭日夜不停的謾駡聲中與世長辭。

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終於走到了該終結的時刻。從此,它隨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一起,只能被珍藏在逝去的時光中,再難尋回了。

陳寅恪去世43年後,中山大學為這位一身傲骨的學術大師豎了一尊銅像,陳寅恪先生以一位書生的形象屹立著。

感謝大師,以柔弱之軀,傳達了傳統文化最後的閃光點。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只是大師皆已作古,我們何時會再有大師?

(陳寅恪、夫人唐筼及三位千金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