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和珅奉命去賑災,卻往粥中倒沙子,大臣不解,後賑災情況立馬好轉

說起大貪官和珅, 大家對他的印象卻不差, 這歸功於王老師演繹了一個幽默風趣的和珅。 不過, 和珅利用職權貪污腐敗是事實, 劇中的人物並不能洗白和珅在歷史中所留下的污點。

和珅從小小侍衛, 一步一步成為軍機大臣, 有人說是因為他會拍馬屁的, 能說會道, 乾隆被捧得心情極好, 自然不會虧待和珅。 但有一點是必不可少的, 就是個人的能力。

和珅, 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也非常勤奮好學, 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物。 和珅能夠脫穎而出, 首先就是他精通《論語》, 畢竟滿族的官員大都不熟悉, 乾隆就開始對和珅另眼相看。

和珅受到乾隆的栽培之後, 就立志做個好官。 在任管庫大臣期間, 使得布庫的存量增加, 乾隆對此非常滿意。 後來破了一次重大貪污案件, 和珅一躍成為戶部尚書。

所以和珅是非常能幹的, 而且也能為乾隆辦實事。 而有一年, 久不下雨, 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旱災, 百姓沒有了收成, 民憤四起。 乾隆急忙下旨賑災, 給百姓發放賑災的糧食。 可是遇到了一個問題, 朝廷開倉之後, 發現災民特別多, 糧倉的糧食估計都不夠, 但按調查不會有那麼多人才對。

乾隆很惱火, 於是就命和珅前去調查。 和珅一到, 就命人往粥中倒入沙子, 讓兩者混合在一起。 下面的人非常不理解, 可是和珅這樣做之後, 情況立馬有了好轉,

人少了很多的。 原來, 有一些不是災民也來冒名頂替去領取糧食。 而有沙子的粥, 這些人就嫌棄了, 不再來領取。 而真正處在水深火熱的百姓, 是不會計較有沙子的粥的。

和珅成功處理了賑災的事情, 自然更加得到乾隆的重用。 不過和珅隨著地位的上升, 也不再堅持當初為官的初心, 慢慢沉迷於權勢和錢財, 逐漸建立了一條龐大的貪污集團。 而他最終也逃不過制裁, 嘉慶帝的一道聖旨, 一條白綾結束了一朝權臣的生命。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語創作

圖: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