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法国达飞退出伊朗:为避免受到美国“连带”制裁

原標題:畏懼美國制裁歐企紛紛撤走 伊朗吁歐盟想轍

又一家歐洲企業宣布撤出伊朗。

法國達飛海運集團7日說, 為避免受到美國“連帶”制裁, 這家世界第三大集裝箱承運商將停止在伊朗所有業務。

伊朗方面呼吁歐洲聯盟拿出切實辦法, 挽留被美國“逼走”的歐洲企業, 抵消美國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造成的負面影響。

【畏制裁】

達飛海運集團董事長魯道夫·薩阿德7日在法國南部城市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出席一場經濟論壇時宣布上述決定。

他說:“由于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政策), 我們決定中止在伊朗的業務。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恢復對伊制裁。 美國政府給外國企業一定寬限期, 令它們中止在伊投資經營活動, 否則將受到“連帶”制裁。 美國還要求所有國家11月4日前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 違者予以金融處罰。

一些市場分析師說, 達飛海運集團在美國的攤子“鋪得很大”, 退出伊朗算是“棄卒保車”。 達飛海運集團在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 去年運營收入超過210億美元。

【成趨勢】

達飛海運集團不是第一家因為美國制裁而退出伊朗的歐洲企業。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一個多月前宣布撤出伊朗市場;法國汽車制造商標致雪鐵龍集團上月宣布暫停合資企業在伊朗的投資經營。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公司5月聲明, 除非法國政府和歐盟能幫這家能源巨頭向美方爭取豁免制裁, 否則道達爾將中止預計投資額數十億美元的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田開發項目。

道達爾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普亞納7日接受盧森堡廣播電視臺采訪時暗示, 道達爾撤出伊朗已經板上釘釘:“如果我們留在伊朗, 道達爾將無法使用美國的金融系統。 我們的責任是保護公司, 因此我們不得不離開伊朗。 ”

【吁行動】

作為伊核協議簽署方, 英國、法國、德國也反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 三國政府向伊朗承諾盡量保障伊朗貿易和投資正常流動。 然而, 歐洲企業大量融資和結算業務依賴美國金融體系。

英法德上月公開一封寫給美方的信件, 請求美國豁免與伊朗做生意的歐洲企業, 呼吁讓伊朗留在國際銀行結算系統內。

美國以外的伊核協議簽署方本月6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外長會, 討論維護伊核協議的辦法。 不過, 伊朗對歐洲方面提出的經濟補救方案表示不滿。

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說, 歐洲方案“不夠具體和完整”, “只有一系列原則性承諾, 缺乏可操作的解決方法和具體合作措施”。

伊朗石油部長比詹·納姆達爾·贊加內7日呼應魯哈尼的說法, 認定歐洲方案“沒有滿足伊朗方面的經濟要求”。

伊朗多名官員先前威脅, 如果美國“封殺令”令伊朗無法出口原油, 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讓其他地區國家也別想出口原油”。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中東產油國使用霍爾木茲海峽運輸原油。 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海運石油貿易依賴霍爾木茲海峽。 (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