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郭嘉荀攸都在身边,为何吕布请降,曹操只问刘备意见?原因不简单

《三國志·呂布傳》記載, 呂布下白門樓向曹操請降時, “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 今已服矣, 天下不足憂。 明公將步, 令布將騎, 則天下不足定也。 ’太祖有疑色。 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于是縊殺布。 ”意思是說, 面對呂布的請降, 曹操詢問了劉備的意見, 結果劉備指出了呂布輕狡反復的前科, 用一句話坑死了呂布。 說到此處, 我們不禁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 那就是曹操身邊頂尖謀士不少, 為什么他卻偏偏只詢問劉備的意見呢?

《三國志·荀攸傳》中提到, 當初曹操離開宛城, 前往徐州征討呂布的時候,

戰況陷入膠著狀態, 曹操想要退兵, 荀攸和郭嘉曾一起勸曹操堅持, 由此可見, 當呂布選擇投降的時候, 他們大約都在曹操身邊。 這兩個人, 一個是曹操的謀主兼軍師, 一個被曹操認為“使孤成大業者, 必此人也”, 擔任了為其特設的軍師祭酒一職。 曹操在面對呂布的請降時, 為什么忽視他們, 只問劉備的意見呢?

對于這個問題, 小編認為背后的原因非常復雜, 有幾種不同的可能。 而最有說明力的理由, 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史書使用春秋筆法

眾所周知, 我國的史書, 記載大都非常簡略, 而且很多史學家, 傳承了孔子的春秋筆法, 說白了就是該寫的寫, 該刪的刪。 在整個事件中, 曹操的詢問, 與劉備的回答, 已經算是決定了呂布的結局。

這個時候, 除非荀攸或郭嘉, 不贊同劉備的說法, 并與其產生較大的分歧, 甚至沖突, 大約史書才會記載, 否則的話, 就算曹操問過他們的意見, 也不會在歷史長河中, 留下痕跡。

二、曹操對劉備的試探

呂布輕狡反覆一事, 不僅劉備知道, 曹操也知道, 而且知道的更加詳細, 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多疑之人, 大約就算劉備不提醒, 他也不敢留呂布。 這個時候, 劉備也在依附于他, 而且一向知道, 劉備有很大的志向, 所以他拿呂布之事詢問劉備, 很有可能是試探劉備, 看劉備是否會勸自己, 將呂布這個危險份子留在身邊, 從而判斷劉備的態度。

三、表示對劉備的看重

劉備雖然當時已經一無所有, 但是他是漢室后裔,

而且曾是一方諸侯, 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這個時候, 他就算投奔了曹操, 也保持著獨立, 因此曹操要對他以禮相待, 奉其為座上賓, 而不是將他當作一般的下屬看待。 這個時候, 越過自己的心腹, 只詢問劉備的意見, 恰好能表明他對劉備的看重, 這樣更有可能贏得劉備的效忠。

四、甩鍋劉備

當然了, 如何處置呂布這樣的大事, 曹操不可能僅因劉備的一句話, 就做出決定。 呂布投降一事并非突然, 在此之前, 他麾下的部將紛紛投奔曹操, 城池了遭到了長期的圍困, 他投降或被擒都是早晚的事, 曹操與自己的謀士團, 大約早就商定了呂布的結局。 但是呂布好歹也算是一方諸侯, 而且他麾下的將領、士卒, 以及地盤, 曹操都想要接手。

這個時候, 如果曹操本人, 或者他麾下的某個謀士, 在呂布主動請降的時候, 提出殺害呂布, 都有可能引起呂布舊部的不安, 甚至躁動, 而劉備不完全屬于曹操陣營, 又與呂布有仇, 這種情況下, 由他提出殺呂布一事, 可以為曹操轉移仇恨。

通篇分析之后, 我們不難得知, 呂布被劉備一句話坑殺背后, 有著很多復雜的事情, 不知道你更認可哪種推測呢?還是認為幾者兼而有之?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 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 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