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秦始皇陵出土绝世好剑,工艺领先世界两千年,专家直呼不可能

在我國古代, 不管是上陣殺敵的將軍, 還是吟詩作對的文人都喜歡佩戴寶劍。 在他們看來, 佩劍就是自己身份的象征。 因此, 我國古代的鑄劍大師打造了很多知名的寶劍。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越王勾踐劍, 它因為獨特的鑄造工藝, 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鋒利無比, 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劍”。 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把寶劍, 其珍貴程度一點也不弱于勾踐劍。

此劍便是1994年在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中發現的一批青銅劍中的一把。 那次考古發掘一共出土了19把青銅寶劍, 它們雖已在黃土中沉睡了兩千多年,

但出土時依舊光亮如新, 鋒利無比。 而且這批青銅劍內部結構排列致密, 劍身光亮平滑, 劍刃磨紋細膩, 紋理來去無交錯。

專家們通過測量, 得知寶劍身長86公分, 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 用游標卡尺測一量, 這8個棱面的誤差竟不足一根頭發絲。 這工藝水平, 就是現代工匠恐怕都難以比肩。 而最令專家們感到驚奇的便是咱們文中的主角。 專家們在發現它時, 它已被一尊重達 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 當專家們移開陶俑后奇跡出現了:只見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 竟瞬間反彈平直, 恢復如初。 仿佛當初被壓的不是它一樣。 要知道, 這把寶劍被壓彎少說也得有千年的歷史, 經過千年的擠壓仍能恢復如初, 這簡直就是神藝啊!

當然, 這批寶劍帶給專家們的驚喜還不只這些。

為了研究它們千年不腐的秘密, 專家們將青銅劍先后送到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有色金屬研究院、上海冶煉廠等單位進行檢測。 沒想到這次檢測結果竟轟動了世界。

原來, 科研人員在激光顯微光譜、電子探針等設備的輔助下, 在青銅劍的表面發現了一層厚約十微米的鉻鹽氧化屏, 這層鉻鹽氧化屏中鉻含量為0.6%-0.2%。 這種工藝處理方法在化學界被稱為“鉻鹽氧化”處理方法。 是在近代才出現的一種先進工藝。 德國在1937年才發明, 美國人在1950年才研究出。 而中國的老祖宗在兩千多年前就熟練已經掌握了這門手藝。 這如何能不讓專家們感到吃驚?

經過與越王勾踐劍進行比對, 專家們認為這種防腐處理手段比勾踐劍的硫化防腐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而且其中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因此, 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的結合堪稱完美, 此外它的攻擊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這里真心得佩服老祖宗的聰明才智, 雖然他們在那時候不懂什么科學, 但是卻做出了一件件讓后世驚嘆不已的精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