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河南村民用老手艺把废物变成宝,旧毛衣拧绳挺环保

盛夏時節, 在河南禹州市磨街鄉九孔村, 今年78歲的劉大爺正在搖著一個“奇怪”的工具, 這個工具歷史悠久, 是農村專門用來打繩的裝置。 據劉大爺介紹, 如今在這座村子里, 只有他家還有這個“稀罕玩意”, 每年的這個時節, 他都會搬出來放在樹蔭下, 然后村里的男女老少合伙擰上幾盤繩。

繩子在農村用途廣泛, 特別是山區農村, 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幾盤好繩。 劉大爺說過去都是用自家種的麻來擰繩, 后來因為工序太復雜, 再加上會這個手藝的人也不多了, 所以逐漸更換了材料, 毛線和布條成為了現在打繩的主要用料。

這位老奶奶正在準備擰繩用的毛線, 這些毛線都是不穿的舊毛衣拆成的, 毛衣雖舊, 但毛線依然非常結實耐用, 不怕日曬雨淋, 和后來在農村流行的塑料繩相比, 用這種材料擰成的繩子壽命更長, 可以說用上十幾年甚至更久沒有一點問題。

這些舊毛衣都是村里的婦女曾經一針一線織出來的, 只是現在有了各式各樣的保暖衣和羽絨服, 毛衣也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放在家里穿不上, 扔了可惜, 現在有機會把它們變廢為寶, 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兒。

打繩的工具分主機和副機, 這個帶三個搖把兒的主機叫“合車”, 合車上的三個搖把分別拴上三股毛線, 然后用手搖著“上勁兒”, 三個搖把用一根鉆了孔的木板套著,

這樣只用搖木板就可以帶動三個搖把一起轉動, 看到這里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這位老奶奶正在把毛線拴在搖把前面的繩子上, 每一股毛線都有幾根細毛線組成, 毛線還特意配過了顏色, 這樣擰出來的繩子很好看。

當三股毛線都各自擰成股的時候, 接下來就要開始“合繩”了, 合繩需要一個叫“滑子”的工具, 然后由經驗豐富的劉大爺來操作這道至關重要的工序。

據劉大爺介紹, 滑子從副機到主機, 講究走的快慢速度, 他要根據各股的情況來決定滑子前進的快慢, 快了擰成的繩子松垮不結實, 慢了繩子會變韁, 柔韌度不好。

眼下正是孩子們放暑假的時間, 村里的年輕人沒見過這場景, 都跑過來幫忙,

這位小朋友按照大人的指導, 也手搖起了副機, 副機被固定在板凳上, 向和主機相反的方向搖。

一盤繩去集市上買, 可能也要不了多少錢, 但是鄰里之間在一起有說有笑地擰一股繩, 大家都很高興。 這位老奶奶拿著剛擰好的“作品”, 笑得合不攏嘴, “這繩結實, 掏錢也買不來, 家里的舊物也利用了, 按年輕人的話說, 這很環保。 ”老奶奶說到。 攝影記錄|張根棟 更多鄉土手藝請關注公眾號“鄉土河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