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奸臣蔡京问孙子,谁知道米饭从何而来?孙子说了2答案,逗笑蔡京

蔡京年輕的時候, 就被新舊兩黨同時視為宰相之才, 果然他四度拜相, 成了封建王朝當宰相時間最長的人。 生前, 他是北宋權相, 因為其超越常人的政治才能被視為治國天才, 他所設計的財政制度更是解決了國庫的財政危機, 增加了財政收入, 滿足了宋徽宗大肆揮霍的欲望。

可是他的這些措施只是為了滿足皇帝的私欲, 可以說是與民爭利, 因此小商人紛紛破產, 百姓也生活的更加貧苦, 宋朝內部矛盾加劇, 而統治階級在擁有了大筆財富后更加的奢侈和腐敗, 帝國衰落速度越來越快。 徽宗被俘之后蔡京被判流放。

死后, 他成了奸臣, 在《奸臣傳》中被評價為徽宗時期的六賊之首。

蔡京不但政治能力非常突出, 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書法大師。 代表了宋代書法成就的四大書法家的蘇黃米蔡的蔡, 指的就是蔡京。 足見其藝術天賦之高。 蔡京無論是藝術成就還是政治地位都是處于最頂峰的那一小撮人里。 可就是這樣一位牛人, 他的孫子卻成了何不食肉糜的那類人。

蔡京的子孫出生的時候, 蔡京已經權傾朝野, 蔡家也已經是大宋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 他的子孫在其福蔭之下享受著富貴, 蔡京自負才華過人, 但是卻沒有時間親自教導子孫的功課, 他給孫子們延請名師教導他們學問, 卻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孫子們關心民生,

沒有讓他們了解過民間疾苦。

從一件小事就可以反映出蔡京對教育子孫所持的態度。 蔡京雖然是宰相, 在家中對孫子也是非常疼愛, 他曾經無意間問他的孫子們“你們天天吃的都是白米飯, 有誰知道這其中的白米是從何而來嗎?”, 其中一個孫子理所當然的回答“是從石臼中出來的”, 蔡京沒有感覺到對孫子教育中的問題, 卻反而哈哈大笑。

而他另外的一個孫子回答說“大米是從草席中倒出來的”。 這讓我們感到可笑又可嘆, 他的孫子們不知道農民是多么的辛苦才最終收獲到一點的糧食, 這和“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又有什么差別。

在蔡京的蔭庇下, 他的子孫出了好幾個大學士, 可是蔡京失勢之后, 也就失去了控制朝政輔佐子孫的能力,

兒孫不是被殺就是被貶, 蔡氏家族也就此衰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