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传统武术不能战?为何“中国功夫”能传承几千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幾十年前《少林寺》的上映曾經掀起了一段學習武術的熱潮, 李小龍則將中國功夫推向了全世界, 而各種武俠電影的興起更是將中國武功表現的非常具有神話色彩, 讓人覺得中國武術就是那種可以飛檐走壁, 斷金碎石的。

可是隨著電視上武術格斗表演的興起, 中國傳統武術的傳人屢次在格斗比賽中失利, 導致人們紛紛議論中國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究竟是不是真的厲害。 而更多的人認為中國武術就是一種表演形式。 那么中國的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呢?

武術的萌芽是原始人為了更好地生存下來而出現的,

而隨著氏族部落之間戰爭的增多, 武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凡是能夠增加戰斗力的工具被紛紛使用, 這些被使用的棍棒, 長矛等也就成了武術器械的前身。

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 僅僅是簡單的使用器械已經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 人們開始自發的使用技巧來提升攻防的技能, 并且形成了系統開始代代相傳。 春秋戰國時期, 諸侯為了爭霸天下, 頻繁的發動戰爭, 各國都非常注重軍事發展。

齊國為了提高士兵作戰能力, 強制選拔武藝高強之人進入軍隊, 還對士兵進行武藝訓練, 當時齊國的兵力非常強盛。 而在越國興起的則是劍術, 史書曾經記載當時越國有一位女子劍術大師, 如果按照這位女劍士的理論學習劍法,

就可以“一人當百, 百人當萬。 ”而隨著騎兵的興起, 可供選擇的武器種類更加豐富, 并且更加強調攻防上的技巧。 在這一時期, 我國的武術已經是內外兼備了。

而漢朝時, 除了實戰中的各種武術形式, 開始出現了具有觀賞性的武術表演, 比如劍舞、刀舞等, 這時候也出現了一些用于健身的武術, 比如“五禽戲”等。 而在實戰訓練中, 則更加注重訓練身體達到一招制敵的目的。 唐朝就出現武舉制, 開始選擇武藝高強的人擔任武官。

唐初的很多將領都是武藝超群之人, 文人也以佩劍為榮, 很多詩人都曾經學過劍術, 而公孫大娘的劍舞更是證明當時的劍術水平已經非常的高超。

兩宋時期, 民間形成了大規模的習武組織,

但是武藝分化比較嚴重, 在邊境地區武藝多注重實用性, 以殺敵為主, 而在城市中武術則更具有表演性, 觀賞性, 開始更注重套路。 元朝時蒙古統治者為了統治的需要, 沒收民間武器并且禁止習武, 這時候的武術發展停滯不前。

到了明朝開始要求文武全才, 武術快速發展起來, 開始出現以創始人姓名命名的不同流派, 此時的拳法種類繁多。 持器械的套路也紛紛開始著書立作, 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曾寫書來描述如何訓練士兵提高武藝。 但是這時候武術在表演上的套路發展已經開始大于實際殺敵中的應用。

清朝時, 官方禁止習武, 但是在民間人們紛紛練功習武, 清初是為了反清復明, 很多底層老百姓紛紛習武,

后來雖然逐漸平定, 但是習武之風卻繼續繁衍。 就是在這一時期, 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各種傳統武術的分類形式。 比如說以地區分的有南派、北派, 還有按照拳法名稱和門派名稱所形成的分類, 此時傳統武術發展的非常繁榮。

到了清末民初, 中國傳統武術的聲望達到頂峰, 和當時的中國武術家勇于抵抗外國侵略者是分不開的。 還有單刀抗擊外敵的李存義, 曾經打敗自稱世界第一的白人力士。 武術名家韓慕俠, 曾經打遍歐美四十六國無敵手。

但是此時熱武器的發展已經讓人注意到單人作戰能力不再成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 比如程派八卦掌創始人程廷華, 幾招可以打到了十幾個德國兵,

卻死在德軍的槍擊之下。

看看那時候的武術名家, 成名之時已經習武十幾二十年, 現代的人可以做到嗎。 抗日戰爭時期到改革開放前, 武術不但沒有得到發展, 反而出現了斷層。 后來才逐漸形成了現在這種以運動健身為主的現代武術形式。 中國的傳統武術能夠傳承幾千年, 并非都是花架子, 只是現在的社會環境不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