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抗战中期中国处于劣势时,日本曾多次主动求和,为何蒋介石拒绝了

抗日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雖然日本只是一個島國, 但是因為他們武器和科技的先進, 這場戰爭實力的懸殊, 中國雖然最后取得了勝利, 但還是元氣大傷了。 其實曾經日本中途有向中國求和, 但是被拒絕了, 為什么當時的中國要拒絕呢?

起初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然而中國人民及時清醒過來, 進行了全民族抗戰, 盡管是拿著血肉之軀去拼, 但是終究是讓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破滅了。 當然, 因為實力的懸殊, 日本的全力進攻, 中國東部沿海一帶已經被日本控制了,

連國民政府都不得不遷都重慶。 這個時候, 怎么看都是中國處于弱勢時期, 但在這個時期日軍高層多次向國民黨提出要和談, 不過都被蔣介石拒絕了, 為什么這個時候明明是日本占上方, 日本卻尋求和談, 難道是良心發現了?

日本良心發現那是不可能的,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有人給了答復, 錢學森的岳父蔣百里, 曾經就這么說過:有一天日本真的侵略中國了, 無論如何, 都不要和談, 要打持久戰, 這么拖下去, 日本遲早要投降。 日本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 國內資源匱乏, 人口也沒那么多, 并且離中國這么遠, 軍需物資的運輸沒有那么容易,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他提出三個月要滅亡中國的口號的原因, 日本希望的是速戰速決。

特別是在戰爭后期, 日本的劣勢就更加明顯了, 拉得過長的戰線, 長期的戰爭國內的生產也受到了影響, 加上中國的持久抗戰, 美國直接對他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日本最后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也只能投降了。 畢竟主戰場在中國, 日本的物資跟不上, 越到后期, 劣勢就越明顯, 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拒絕談和堅持持久戰的原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