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隋文帝下诏制新乐曲,一个域外音乐从此进入中原,并受到世人欢迎

唐代詩人元稹的詩句“胡音胡騎與胡裝, 五十年來兢紛泊。 ”描述了唐代時西域文化在中原的廣泛流行, 從中, 我們可知西域樂舞也是隋唐時期人們所崇尚的樂舞藝術, 那么, 作為一個域外音樂, 它是如何進入中原并受到人們所喜愛的呢?

在漢代以前, 中原的音樂是以讓孔子“三月不識肉滋味”的周樂占據主導地位的, 后來雖然受到一些外來的影響, 但基本上還是保持了漢族的傳統音樂體系。

到了隋唐時期, 由于中原與西域的交往越來越密切, 中原的音樂也開始大量地吸收了外來的音樂, 并建立了新的音樂體系“九部樂”,

這九部樂中就有兩部是西域的龜茲樂和疏勒樂。 到了唐太宗時, 又增設了高昌樂, 合稱“十部樂”。 這十部樂中的龜茲樂, 它的樂律對隋唐時期的音樂理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龜茲(qiū‘cí), 又稱丘慈、丘茲等, 意為“白色”, 在今新疆庫車, 約公元前2世紀建國, 是西漢時西域36國之一。 其最盛時, 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隋朝剛剛建立時, 隋文帝為了避免“禮樂不興, 國家將亡”的危險, 就命令幾個大臣負責整理創作新的樂曲, 以此來歌頌皇恩帝德。

由于當時的社會風尚還很崇拜周樂, 于是, 幾個主管禮樂的大臣找來一個懂得周樂的樂師, 通過改換聲律, 創造新的音樂。 結果改了個亂七八糟,

根本就沒法聽和用。 而且這幾個大臣各持己見, 搞了好幾年也沒有結果。

隋文帝為此而大發雷霆, 他怒斥大臣們說:“我做皇帝已經六七年了, 難道還能讓樂隊老唱那些歌頌舊朝的樂曲嗎?”

這是一個大臣出來奏道:“從前周武王伐紂滅了殷朝, 可是直到周公保成王的時候, 才把禮樂制成, 由此可見要辦好這件事求快是不行的。 ”

隋文帝聽后, 態度緩和了下來, 他又決定下詔聘請天下深知音樂的人才。

另一個大臣鄭譯借機向隋文帝上奏說:“我查閱了許多以前的音樂書籍, 里面都有七聲的說法, 可是這七聲中有三聲, 現在的人們已經分辨不清。 后來我遇到一個跟隨突厥王后到我們這里的名叫蘇袛婆的龜茲人, 他彈琵琶很高明,

我聽他彈奏七聲俱全, 經過詢問, 原來他的父親是西域的樂師, 他們世代相傳都是用的七個聲調, 這七個音調和我們古書記載的七聲相比較, 完全符合, 所以我主張應該用七聲來寫新樂曲, 并制造新樂器。 ”

隋文帝聽了很贊賞, 別的大臣們也都認為鄭譯的七深學說比起當時流行的五聲更完美, 所以大家都同意參照龜茲音樂來整理漢族音樂。

后來, 正是依靠這個理論體系, 中原的音樂從龜茲樂里演變出了隋唐燕樂二十八調。

龜茲樂器的種類也很多, 據《隋書》和《舊唐書》記載, 有各種各樣的樂器多達19種之多。 唐代詩人李欣在其長詩《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的開頭便說“南山截竹為觱篥, 此樂本自龜茲出。 ”說明觱篥(bì lì)這個樂器便是從龜茲傳到中原的。

李商隱在其《龍池》詩中也有一句“羯鼓聲高眾樂停”, 羯鼓也是龜茲樂的主要樂器, 傳入中原后, 唐玄宗極為喜愛羯鼓, 據說他為了練習羯鼓, 光鼓槌就打壞了幾箱子。 唐玄宗甚至說:“羯鼓, 八音之領袖, 諸樂不可方也。 ”當時著名的宮廷樂師李龜年就是以善打羯鼓和吹觱篥而名動天下的。

本文參考文獻:《新疆兩千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