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二战大错觉:德军元帅很强?真实状况令人不齿

今天的波蘭城市格但斯克, 舊時曾經是歐陸北部“普魯士走廊”(也稱波蘭走廊)的核心地帶, 12世紀羅馬教皇訓令中, 將格但斯克(當時又叫但澤城或波蘭走廊)劃給了波蘭。 這個城市一度是西普魯士的首都, 被視為德國的發源地之一。 可惜如今當地的日耳曼人已經很少了, 90年代兩德統一后, 德國議會修改憲法, 稱“德國領土已經完全統一”, 即放棄了這塊爭奪了1000多的領土, 幾大國軍隊開始大規模撤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德國是一個由世襲制皇室統治的國家, 發源于這塊土地的貴族階層對普魯士走廊念念不忘。

他們的名字里都帶有一個“馮”字, 比如赫赫有名的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馮·龍德施泰特元帥以及后來的“閃擊伯爵”馮·艾 里希·曼施坦因。 德國人對血統的重視由來已久, 興登堡臨死時希特勒來看他, 為了討好權勢沖天的納粹投資, 興登堡臨死不忘拍馬屁稱“看到他, 我似乎看到了德皇威廉”。

從曼施坦因戰后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 我們可以看到, 其實德國貴族對民選上臺的平民希特勒的鄙視情緒非常濃厚。 由于德軍將帥在戰后多有著作, 因而極大的影響了人們對二戰的看法。 以至于隨著時間的變化, 很多人認為德軍將帥尤其是被稱為“德軍三大名將”的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是天才, 戰爭失敗只不過是被不懂軍事的希特勒連累。

曼施坦因書中描述, 開戰之前, 德國的原貴族階層私下稱呼希特勒最信任的手下戈林為“大廳保安”, 并且嘲笑他們的衣著打扮。 各種資料顯示, 希特勒曾經一再表示不會為了普魯士走廊開戰, 但德國貴族為了收回他們的發源地給出了巨大的壓力, 希特勒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 最終對波蘭開戰。

但事實上, 德軍在二戰期間的軍事行動主要階段可以分為:吞并奧利地----吞并蘇臺德----瓜分波蘭---進攻法國----進攻蘇聯---大敗。

首先, 直到蘇德雙方瓜分波蘭之前, 奧地利和蘇臺德都并非通過戰爭所得。 尤其是蘇臺德地區, 是英國和法國通過《慕尼黑協議》送給希特勒的。

在準備進攻波蘭之前,

曼施坦因接到命令, 要在德國東線修建名為“東方堡壘”的攻勢。 波蘭首先與希特勒商量好一起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隨后因為“東方堡壘”的修建, 以為希特勒將會率先攻擊法國, 因此才修筑防御。 而這些計劃, 曼施坦因透露, 他在進入波蘭之前, 根本不知道希特勒想做什么。 當以防御為名聚集部隊之后, 閃電戰突然開始, 德國的元帥們都是服從者, 對整個計劃并不知情, 最多只能猜測。

德國進入波蘭, 最初遭到了波蘭兵強烈抵抗的, 但是由于希特勒和蘇聯提前密謀, 因而蘇聯也出兵波蘭。 相比較于天主教的德國人, 波蘭更擔心來自東正教和布爾什維克的軍事進攻。

波蘭總理說:德國人來了, 我們將失去國土, 蘇聯人來了我們將失去靈魂。

因而德國在波蘭受到的抵抗, 遠遠不及蘇聯所受到的抵抗, 將波蘭大半力量卸去之后, 德軍才得以35天拿下波蘭。

二戰結束后, 德國將帥對此的解釋是:很奇怪希特勒的外交運氣為什么這么好。

而當德國繞過馬奇諾防線準備進攻法國的時候, 真正的大戰還沒打響, 法國的投降派就已經戰勝了抵抗派, 法國也幾乎是不戰而降的。

從一定程度上看, 在德軍進攻蘇聯之前, 根本沒打過像樣的戰爭, 所謂的閃電戰, 很大程度上是快速的去接收土地, 所遇到的抵抗平平。 而通過分化離間瓦解完成這一切的人, 卻被曼施坦因這樣的德國貴族稱為不懂軍事。

蘇德戰爭爆發, 身為元帥的貴族們, 或者像隆美爾這樣本身不是貴族,

因為被希特勒賞識而提拔起來的人, 這個時候除了不斷的向后方討要石油之外, 他們還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甚至在非洲, 當然還有諾曼底, 紛紛遭遇慘敗。

不僅如此, 戰前對于希特勒的命令, 曼施坦因等人大多數都表示了贊同, 而戰后他們把戰爭源頭給了希特勒無可厚非, 然而把軍事才能平庸的帽子也給了希特勒, 卻有些令人不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